标题: 朱棣攻破南京、建文自焚以后是怎样统一全国的?
性别:未知-离线 hahaku719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5
编号 70357
注册 2006-5-28


发表于 2014-5-16 13:5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诸葛周 于 2014-5-14 21:02 发表
朱允炆确实宽厚仁慈。对大臣,礼貌有加;对百姓,不断减税,甚至还要实行井田制,以平均田地,造福于民。结果是朱棣率军南下,逼近南京,各省各县居然没有一个官员率兵勤王!对于败军之将李景隆,他不但不杀,反 ...

宽厚仁慈什么?对自己的亲叔叔们怎么不宽厚仁慈?说简单点,朱允文就是一蠢货,统治天下不是靠仁,靠的是权术。即位之初,恩信不立,仁义不施,人心不附,迫不及待的就开始收拾自己的亲叔叔,给天下人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连自己的亲人都要杀,那天下人也没在他眼里,再减税也没用,对百姓再宽厚也没用,在百姓看来都虚假的做作之套。收拾到燕王这里收拾不动了,反被收拾了。

井田制真是太儿戏了,开历史倒车,明初私有制经济体系已经普遍形成,不需要你官家再来统一分配土地。听说他还要恢复周礼,整一个白痴行为。孔子200年后恢复周礼已经无所适从了,他2000年后还要来恢复,知道什么是与时俱进吗?都是那犬儒方孝孺出的馊主意。

军事上还是蠢,罢耿炳文,用李景隆。用耿炳文的话不至于速败,还是犯了“轻”的毛病,心中没底,才会轻。这和即位之初就开始收拾亲叔叔一样,心里没底。心中有底,厚重,才能缓急权变,收放自如。
李景隆,李文忠的儿子,早年和朱棣一起在军中跌打滚爬的时候,他朱允文还没生出来呢。二人对彼此的才能是早就知根知底的,那李景隆见了朱棣就像耗子见了猫一样,速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ahaku719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5
编号 70357
注册 2006-5-28


发表于 2014-5-18 14:2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诸葛周 于 2014-5-17 21:31 发表
相对而言,建文也是只想罢其叔兵权,而朱棣却可能动了杀建文的心思。而建文没有残杀臣民的例子,朱棣却有不少血腥记录,更何况朱棣发明那种“厂卫制度”,历来受到主张现代文明的一些专家、学者的强烈批判。因而 ...

儒家是亲其亲的,全天下都看着的,连自己的至亲都不亲,怎么亲天下?

建文洪武三十一年(1398)六月三十日即位,七月即派李景隆巡视开封,以谋反罪擒周王,周王和燕王同母,所以第一个发难。周王举家被发配往云南,废为庶人。
建文元年(1399)4月,以同样的理由擒湘王、齐王、代王,湘王不堪受辱愤而自杀。齐王代王均被软禁,废为庶人,迁往漳州。至此六王已废其四。
引用郑庄公杀弟的例子,看看郑庄公是怎么杀太弟共叔段的?恶未露时千万不能动手,这时杀人就等于杀自己。公子吕劝庄公早除逆弟,庄公不应。庄公然后借出巡为名,离国朝周。共叔段果然乘此机会举兵造反,庄公因而擒而杀之。所以人心大定,举国之人都说共叔段不是,咎由自取。


建文的这些举动都是导致丧尽人心的根本原因。不杀人甚过杀人。井田、周礼则是他无能的表现,就是直接举起的杀人武器,他要是真实行的话,下场就和王莽一样。这些行动让尚未成气候的文官集团,很快就将其不放在眼里。没有朱棣的话君弱臣强的局面不会要晚到成化弘治时才开始发生,而是建文朝当即发生。说简单点,建文就是不知道什么是人,什么是人心。受人摆布,肆意妄为。

朱棣的厂卫,用现代的话说叫作--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朱元璋杀了很多人,建国之初,国家立国根基不稳,杀人以震人心通常是最直接的方法。明初人心迅速安定,国家得以迅速强盛。朱允文上任之初当即即把业已安定的人心再次搅乱。朱棣无奈只能立厂卫,再干一次和朱元璋同样的事。朱棣这是在给混蛋的朱允文擦屁股。
朱元璋手下名将云集,征伐的事全部是手下代劳。朱棣手下靖难之后就没有名将了,文官领兵的时代尚未到来。朱棣只能御驾亲征,出征时留下的朝廷就无人代领,所以立厂卫以代劳皇帝也是必须的,无可奈何的。

杀人,这把刀举得起来砍得下去也是能耐。就怕砍下去以后天下大乱了,或者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样例子在历史上频频发生。朱棣和朱元璋,这把刀正在火候上。
这些专家学者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或者是以当代眼光看古代史。冷兵器时代是对等的较量,大家拿根棍子拿把刀砍在你我身上都是一样的,你疼我也疼。现代可不一样,造反可不容易,一把枪举在手里就能震慑一大片,造反抗法时真的要多掂量掂量。这就是热兵器虽然杀伤力大幅增加,但是战争比例却因此下降,战争死亡人数的比例也因此下降的原因。核武诞生后,大国都在尽力避免冲突。人欲啊,都是怕疼的,最怕死得不明不白,你没死我却干脆利落的完了,连个狡辩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干脆就不造反咯。


[ 本帖最后由 hahaku719 于 2014-5-18 14:31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6 02:2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39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