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三国精锐部队面面观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5-5-24 12: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2先登死士。

QUOTE:
“瓚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陷之。义兵皆伏楯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5),史书中写很明白,这八百人“晓习羌斗”,也就是熟悉“骑斗”,在公孙瓒骑兵冲来时他们躲在“楯下”,“未至数十步”时一起冲出,用千张“强弩”射垮了公孙瓒纵横北地的“控弦”。

这里似乎有误,先用箭攻击的是袁绍派在麹义身侧的“强弩千张”,而非其自身部队,麹义承担的只是先登陷阵而已。

QUOTE:
附带说一下曾经被袁绍寄予厚望的“大戟士”面对被麹义击败的2千骑兵时,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最后还是麹义来救了袁绍(6)

从哪里看出袁绍对所谓的“大戟士”寄予厚望呢?混战之中,那2千骑兵恐怕也不能说之前是被麹义击败过,这反而说明公孙瓒虽败,尚有余力反击,麹义区区八百人的突击作用仅限于给公孙瓒带来混乱,真正致命一击是随后跟进的“步兵数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5-5-24 12:0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3白耳兵。

已经有专帖讨论了,可以看看,不过说“先帝帐下的精锐”指的就是白耳兵恐怕也不尽然。

4陷阵营。

QUOTE:
“陷阵营”曾经击败过拥有关张的刘备军,可见一斑。狐疑的吕布唯一信任的大将是高顺,他唯一放心的部队就是“陷阵营”。

搞错了吧!恰恰相反,吕布根本就不信任高顺,书上后面不是接着写得很清楚“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5-5-25 14:1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老不看三国于2005-05-24, 11:07:40发表
6。无当飞军。
      “ 诸葛亮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於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即为无当飞军。王平任无当监。”(13)

这里的“王平任无当监”恐怕是楼主自己加的,《华阳国志》并无此语,而且王平也是在街亭战后才“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可以这么说,街亭一役,王平是参加了,“无当飞军”应该也是有参与,但说“王平的无当飞军”肯定是错的。

至于说“末任司令官张嶷”、“所有无当飞军也在这一战中全军覆没”等等都是夸张之语。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5-5-25 18:3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蓝纱枫于2005-05-25, 14:19:37发表
王平是无当监是有记载的:

《汉晋春秋》:宣王病之。诸将咸请战。五月辛巳,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於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我当然知道王平是“无当监”了,我说楼主引用《华阳国志》却又多出这么一句,显然以为无当军从一开头就是王平部队。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4 16:5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51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