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武松“三碗不过岗”喝的是什么酒?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武松“三碗不过岗”喝的是什么酒?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1
发表于 2005-6-14 22: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武松“三碗不过岗”喝的是什么酒?
作者:运沂
酒的历史悠久,它与农业文明相伴而生,世界各国皆然。甲骨文即有酒字,传说酒为杜康也即少康造。实际上酒不会是某一个人发明的。先民收存贮野果和饭食时,有时会出现霉烂和发酵现象,在长期食用中他们从自己的教训和体会中作出比较鉴别,然后才人为地通过发酵去制造甘美的酒浆。鲁迅先生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位勇士,螃蟹既然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古代许多东西的发明或发现,都是这样完成的。中国的酒文化发达,据《饮膳标题》,酒有“清浊厚薄甜苦红绿白之别”,十分讲究,标志其区别名称从“酉”的用字,有一、二十个。
读古书,听故事,许多酒仙、酒圣、酒豪的故事脍炙人口,像“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痛饮十八碗尚能过岗打虎的武松,令今天“三斤两斤不醉”的“久经考验”的酒徒们羡慕不已。谈到酒的常识首先要知道,这里没有可比性:古人动辄数升、数碗、一石两石不醉所饮的是酿酒,而不是烧酒或白酒,其酒精度低得多。孔乙己穿长衫站在咸亨酒店柜台外就着茴香豆饮用的,就是这种酒。今天叫黄酒,比如绍酒,即属此类,“花雕”、“女儿红”、“状元红”皆绍酒中之佼佼者。古代的酒,以黍为主要原料,加曲蘖发酵酿制而成。阮籍担任步兵校尉、陶渊明担任彭泽令时所饮的都是这种酒。杜甫《羌村三首》云:“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羌村父老慰问老杜所用的酒,正是用他们自己种的黍子酿制的,因为粮食困难,所以酒味较薄,因为未曾过滤倒出来是浑浊的,澄了一会才得变清。他在成都草堂招待《客至》时用的“樽酒家贫只旧醅”,则是自己的家酿,未经过滤的米酒。这种酒度数不高,一般人都可饮上一斤半斤。碰到豪量,“汝阳三斗始朝天”、“李白一斗诗百篇”、“饮如长鲸吸百川”,就不奇怪了。看今日小青年一气可饮成箱啤酒,则武二郎过景阳岗那种喝法也不算很夸张了。烧酒是经过蒸馏而成的,其成分则基本为乙醇,勾对前达到60—70度,就是今日的白酒。烧酒始于何时,说法不一。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始于元代。葡萄酒非中原所产,它从西域传来。《后汉书》记载西域“栗弋国出众果,其土水美,故萄萄酒特有名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至少到了唐代,已经能够仿造了。
“酒”与“酉”本为一字,金文中皆然 ,“酉”,酒坛子之象形也。甲骨文中或从“水”,象酒从尊中溢出之状。《说文》云:“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许氏之训,虽然偏离了文字学,但若从文化学角度看,倒是颇有意味的。酒作为上帝赐给人们最早也是最受欢迎的礼物,它既是天使也是魔鬼——也许,它就是上帝自己的化身。几千年来,从个人的生活起居到社会重大历史事件,往往都与酒发生着关系。往往成也是酒,败也是酒,的确是“就人性善恶”,“吉凶所造也”。“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酒使人亲切、醇厚。“五花马,千斤裘,呼尔将出换美酒”,“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酒使人豪放、潇洒——酒把美好与成功带给人间。酒池肉林、花天酒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家一席酒,穷汉半年粮”、酒色财气、“人头马”和路易十三的第一消费大国等等,则给尘世制造着罪祸和丑恶。韩非说:“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匹夫失其身。”不算是危言耸听。天下失道,则酒升值,而人贬值。
中国古代,在酒的夹缝中,生长出了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李太白《将进酒》诗云:“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莫,惟有饮者留其名。”千百年来,失意士大夫与酒发生了特殊的关系。鲁迅先生研究魏晋文学,有过一篇十分精采的文章,题目就是《魏晋风度及文章与酒及药之关系》。“竹林七贤”以饮酒著名,刘伶作有《酒德颂》。司马氏酝酿篡国,曹氏宗臣不愿改换门庭即为敌人,士人处境很是凶险。嵇康写《与山巨源绝交书》不愿合作,终于被杀,于是正直的知识分子以嗜酒为掩饰逃避现实。司马昭拉拢名士阮籍要跟他结成儿女亲家,派人去为后来成为晋武帝的司马炎提亲,阮籍连续大醉两个月,司马昭“不得言而止”。阮籍们内心是极痛苦的,他们嗜酒,有着多重意义 。陶渊明与阮籍又不同了,他没有政治风险,但不愿混迹于污浊的官场社会,优游避世、碌碌无为内心又不平衡,他只有“归去来兮”,与诗酒为伴,“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用来排遣苦闷,欣慰于“复得返自然”的本色生活。文人嗜酒,有着多重意义:“佩刀质酒”、“金龟换酒”是豪爽;三杯落肚,王公前“脱帽露顶”,是豪迈,它表现出人格的自信;“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则是无奈与凄凉,“借酒浇愁愁更愁”。当然也有借酒“包装”的,“身在南山,心存魏阙”的假隐士,是借酒标榜自己,走“终南捷径”,最终还是“飞来飞去宰相衙”。即使为李白所称道的孟浩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能够“风流天下闻”,待到真的被“不才明主弃”之后,他“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最后竟悒郁终生,痈发背而死。因为文人与酒的这重关系,就出现了酒以文名、文以酒名的现象。文人以酒钓誉,酒家也拉扯文人沽名,旧时代酒店匾额往往大书“太白遗风”,今日绍兴,商人抢注“咸亨”和“孔乙己”商标,真想不到鲁迅身后还给他们带来这种泽惠,这也是先生所始料未及的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山西杏花村汾酒,中外驰名,名列中华十大名酒之一,也算叨了杜牧的光。其实“杏花村”并不在山西,诗为小杜作池州刺史时所作,杏花村在今贵池县城南。
(来源:天涯煮酒论史)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2
发表于 2005-6-15 22: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那时的酒要温要筛,我估计也是米酒。不是还有人向白胜买酒解渴吗?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7 16:1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43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