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袁崇焕与明朝之亡
性别:男-离线 吴元叹

轩辕参合右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0
帖子 4759
编号 682
注册 2003-9-10
家族 轩辕狼党




QUOTE:
原帖由oblivion于2006-02-08, 19:23:52发表

QUOTE:
原帖由弓骑步于2006-02-08, 7:41:35发表
不是明朝武将差劲,而是明朝皇帝极度不信任武将。朱元璋说析文武为二途,自轻天下无全才矣,这话漂亮之极,其实就是这老农民没度量罢了。也是,连徐达这等名将都赶紧弄死了,再选个徐达出来做甚。一直到明朝建立一百年后,才第一次试行武举,而且重弓马轻策论,打的就是选拔武夫的主意,又不殿试,寒了天下武人之心,怪不得武侠小说里面明朝不断有新门派出现,武人无计公战,只好勇于私斗了。
糟糕的是,被明朝皇帝允许带兵的文官不是个个都如袁崇焕,天生的军事家,更多的是杨镐同志那种书生,丧师失地,寻常不过。明朝卫所士兵又积弱得很,除了边镇军队,需要抗击游牧民族,尚富经验,内地几无可用之兵,纯属白养。要不是明朝皇帝运气不错,隔三差五地冒出来几个文官军事家,某家看明朝早就亡了。

徐达的死关老朱什么事啊  
而且老朱杀大臣可是不分文武的,也不能他特别不信任武将,应该说自从儿子死了以后他谁都不相信了,除了自家人
明代的武功应该说还是很NB的,前期在各个方向都NB,中后期在北方不怎么样,在南线和东线可是NB得很,看看其他朝代,除了汉朝,守成期没一个比明朝做得更好了
卫所也是跟府兵学的,任何朝代守内地的兵都很垃圾,这个跟制度没什么关系,钱穆说得好,主要是因为明朝内地承平太久了
应该说重文轻武是世界历史的必然发展,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发展文职人员带兵的制度,宋明发展出来的文官带兵制度现在看起来也不差劲,傅衣凌早就提出这是中国社会的早熟性决定的
明朝会打仗的文官还是超多的,于谦(大牛啊),王阳明(强中之强)、毛伯温(又是个大牛),熊庭弼、孙承宗、袁崇焕,悍将则也不少,只可惜明代中后期以后那些世袭的边将打仗只知道带着一帮很猛的亲兵冲到前头,所以有文官节制还是不错的

恕在下孤陋寡闻,实看不出毛伯温如何比袁熊孙更牛
其实真说起来,洪同志的水平也不差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吴元叹

轩辕参合右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0
帖子 4759
编号 682
注册 2003-9-10
家族 轩辕狼党


洪武七年,有言云龙据元相脱脱第宅僭用故元宫中物。召还,命何文辉往代。未至京,道卒。
子中袭。李文忠之卒也,中侍疾进药,坐贬死。二十三年追论中胡党,爵除。

某方面来说,华同志的死也有可疑之处。这种风流罪过,说有就有,说没有也不过一笑置之,洪武此为,是存心搞华同志的可能性居多。而且路上就挂了,天知道是咋死的。洪武杀功臣,初年就把华云龙,廖永忠挂了,后来不过是自己老了,朱标死了,加快进度罢了。
这种思维方式,应该是一开始就存在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4 02:3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04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