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superdregs 于 2006-5-4 14:31 发表
感觉日本的弓好长...
虽然在战国时期已经开始大量使用铁炮,或称之为毛瑟枪,但是因为但是的技术落后,铁炮逢下雨的时候就无法使用了。再加上铁炮耗资巨大,弓箭在战国时期还是步骑兵种的主要武器。
如果玩过游戏的人都知道,日本将领穿着的盔甲是从头到尾都包起来的。对于以人头计算功勋的日本战国时代,所有上阵的将军,士兵,或是野间的农民,都梦想着割下身批凯甲武士的人头,从而可以获得功勋或财富。而武士穿的凯甲因为特别厚,除非射中头盔和身甲的结合出,其它地方普通的弓箭是射不透的。木曾义仲手下四天王之一的今井,最后就在源义经的军中几进几出,一点都没有受伤。而德川家的本多忠胜,一生征战从未负伤,虽然说是其本身勇武,但是若没有他身上优质的盔甲,这也是不可思意的。
为了射穿敌方武士的盔甲,不少武士开始锻练使用长弓。当时以弓拉满时弓到弦距离的最大值来计算弓的强度。普通的强弓至少要在十把以上。其意义是指将弓拉满后,可以架上大越十个拳头长短的箭。这样的箭就可以射穿一些武士的盔甲了。战国时候最长的弓,达到了16把的强度,相当与可以射出1米6长的弓箭。这样的箭,即使大象也可以射死。以人力达到这种程度,是非常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