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蒹葭苍苍 于 2007-10-9 18:48 发表
关于这个问题,能说的书上都有。书本之外的说也白说。这大概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为什么苏轼之所以为苏轼,秦观则成为秦观。那是不能复制的。
这个是正解。
新诗发展到现阶段,各种流派或者说风格并存,但不管哪一种,都有很多作品给我们独特的感受,能打动我们。无论是创作方法、创作内容等,以及诗歌的内涵,都有作者独特的东西在里面,搞创作,基本的理论知识、创作技巧、阅读积累固然重要,但灵感更重要,灵感是个很飘渺的东西,但却是赋予作品灵魂的最重要的东西,作者以生活的体验、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领悟等,带给作品的特质,不是能学到的,要自己在不断创作,不断学习提高中慢慢揣摩。怎样写出好诗?没有什么高人能教给我们,要自己在努力读书、感悟生活及创作的过程中慢慢体会。
又:楼主提的问题很难回答。
自99年盘峰论争后,中国新诗界一直纷争不断,很热闹,各个著名的诗歌论坛都有骂战,关注中国新诗的现状,楼主可以去几个较专业的诗歌论坛去看一下如诗江湖、诗生活、星星论坛、诗选刊、新诗研究所、第三条道路等,还有各地方诗歌论坛等,你有机会和传说中的著名诗人们切磋。若想了解中国新诗的发展,你可以参考一下几本介绍中国新诗史的书,如陆耀东的《中国新诗史》等,如果有机会你也可以阅读些民国期间的诗集,著名的如尝试集、翡冷翠的一夜、女神、冬夜、童心、繁星等等,大概能搜罗到的会有几百个集子,其他如杂志《新青年》《诗》《诗学半月刊》《新潮》等等,也有大量的作品,更有很多关于诗歌理论的文章,建国后的那些歌功颂德的随你爱好了,其他的如舒婷、海子、顾城、北岛、马永波等等一大批诗人的作品,还有三毛、罗门、余光中、席慕蓉等大陆外的作者的作品。西方诗歌,就更驳杂了,需要阅读大量大量的东西。
写诗和学任何一种专业知识一样,是要付出大量努力的。反正我是放弃了。
[ 本帖最后由 皇城跟 于 2007-10-10 16:4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