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再看--关于冉闵
性别:男-离线 chemFang
(brutu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7
编号 66396
注册 2006-4-17
来自 beijing


发表于 2006-4-22 13:2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如果对民族仇杀和文化破坏追根溯源

如果对民族仇杀追根溯源的话,恐怕汉人也免不了担负很大的责任。
民族冲突和南北分途的苗头由来已久
首先是少数民族的发展和徙戎论的产生
西汉末年境内外人口比例33:1,东汉末年则为17.8:1,三国乱世后西晋时期为3.4:1,少数民族开始壮大就会自然向南渗透。
本来明明可以通过文化同化解决矛盾,可又有很多人提出了徙戎论:
邓艾:羌胡与民同处者,宜渐出之
江统:戎晋不杂,并得其所
原本已经和汉族人杂居相处的胡人一旦被执行徙戎论的政府赶走当然会激化民族矛盾
石勒曾经屠杀过他俘获的西晋大臣,究其原因恐怕不全是因为石勒天性好杀。因为石勒过去曾经被诸侯王司马腾当作奴隶掠卖到山东,所以才有这种刻骨的仇恨。
而且从竺可桢写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来看,十六国时期正是进入小冰河时期日平均气温较现在低1-2度,华夷分界也就是500mm降水线南移。胡汉融和杂居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如果说杀人和对民族文化的破坏,那么八王之乱恐怕牵连的死者也不少,特别是很多不幸卷入其中的文人。只怕是因为八王之乱属于兄弟阋墙的丢脸事,所以没有人愿意提及吧
至于对文化的保存,十六国的许多君主还是有非常大的贡献。后秦姚兴其重视法学,转非中国之主所能逮也!-吕思勉
连东晋人都写到:或亲临讲坛,或建坛宫中,虽旦夕小朝,兵戈云扰,而文教之盛转胜江东,岂非盗亦有道欤?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0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3 17:0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90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