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大唐风云录》杂谈, 从最爱“倚天”中拆出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1, 20:06:47发表
nono的那篇日记也是真事呀,
就因为是真事,我才看得那么感动呀。

倒!原来是因为真而感动你啊。我的原意是要展示如何以平淡细微的小节来表达深沉浓烈的感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1, 20:33:09发表
nono的父母之爱关于母爱的部分更感人,尤其是nono的母亲为了nono而读书的故事,很少有母亲会这样做的,一般顶多是即使不感兴趣,也认真听孩子的唠叨。
关于父爱部分,略显平淡。nono所列举的都是普通之极的事,我只感亲切,但并不感动。在家里我爸爸经常关心我,而我也对老爸嘘寒问暖的,这是很平常的亲情交流,十分自然的事,用不着那么感动吧。如果要感动的话,岂不是每时每刻都要感动?
所以我觉得举一些平常中比较特别事更能打动人心。如果在写小说时,只要氛围渲染得当,特别之事写得比较自然不刻意,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我的妈妈是伟大,岂止感人而已。她是少有的聪慧的女子,我不能想象爱任何一个人更胜于爱她了。(这句话倒不怕给LP大人听到的,她自己也知道。)

爸爸嘛,就是普通才动人啊。P!MM真是个狠心无情的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1, 20:53:42发表
光看nono这篇文章就知道是nonoo的妈妈是个不凡之人啦。

你去看我那篇写猫的文章来看吧,里面有些回应有更细致地写我妈妈的。待我有空也写点文字谈谈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1, 21:03:08发表
其实我能从某个角度能理解nono(又要冒着被nono批的危险了),显然nono爱妈妈远超过爱爸爸,所以对妈妈爱的自然而然的流露,而对爸爸呢要略想一阵子才那么爱。简单一句话,对母亲更多是感性的爱,对父亲更多是理性的爱。

呵呵,不批你。因为你说的是事实,我确实是爱妈妈远远胜过爱爸爸。

可能是因为“恋母情结”?但更可能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小时候爸爸长期在外地工作或进修,与他相处的时间不及与妈妈的多。其二,前面也说了,妈妈是极其少有的聪慧女子,是伟大的普通人。(觉得矛盾吗?)我向来感佩于智慧,当然就更爱有智慧的人。爸爸的智慧只算是普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1, 21:07:15发表
nono的“猫”好早以前就看过,准备重温一遍。

那篇小文章才刚写了个开头,就停下来了。但这段时间真是太忙了,我也想赶快把它写完,贴到这里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1, 21:30:53发表
一点都不矛盾,nono的妈妈为人处事方面有真正的大智慧,而这种智慧通常是天生的,以某种直觉的形式存在,和后天的教育关系不大。

是啊,妈妈只有初中毕业的水平,她经常笑说家里就她的学历最低(爸爸都有本科毕业的水平,那个年代是很不简单的事情),但她的智慧我所不及。

我确实是受妈妈的影响比较大,但我觉得我还远远不如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呜,MM居然升郡主了,发现这里的版主都好偏心MM们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喂,MM,你那个“乱弹李世民”还至少缺一部分关于李世民同志光辉三阶段的第三阶段(“千古名君”阶段)啊。什么时候有得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kesin于2004-06-11, 21:45:48发表
Ps:2位实在太能侃,我考虑这个贴子又要分割了。

拆倒无所谓,不要移到别的版去就行了。不过这里侃的与武侠小说无关,担心还是会给拆到别的版去哦。不如版主格外开恩,给我俩开个专门灌水贴?(汗!好像太特权似的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2, 9:37:56发表
预告:从爱的缺乏看芷若沉沦之迷

“从爱的缺乏看芷若沉沦之迷”这篇文章将纯属乱侃,昨日看nono的“父母之爱”一文忽然有感,想到“爱”的话题,本来写芷若应该重看一遍倚天,可我太懒了,只能凭片面的记忆而写,有借提发挥之嫌。

nono可愿看否?如果不敢兴趣的话,我就不写了,本来我就不愿写文章(通常是想的多,写起来却不知所云了)。
另外,李世民的文章会写完的,不过我写起来速度慢,(如果能用说的就好了,保证十分钟内解决)

倒!MM开始学萧让MM那样,一坑未完,又开一坑了。这样朝三暮四,你永远都不能填完以前的坑的,除非你像我那样有毅力,守言诺。

不是要打击你啊。你愿意再开新坑,我还是会支持的。我只是提点忠告,不要步萧MM的后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2, 10:37:53发表
我已经不打算写“从爱的缺乏看芷若沉沦之迷”了。(我不喜欢写动情的文章,写起来痛苦)

能写还是写吧。但不用急,一篇篇来,写完一篇,再写一篇。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好习惯要从一开始就养成,一心一意做完一件事,再做第二件。三心两意,最后只会一件事都做不完,也做不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MM这一PART还是写得很抒情啊,不是你预告的那个客观评述的风格啊。

不过,也很不错很不错,鼓励鼓励!

我下面再慢慢逐一地评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3, 8:52:25发表
如果学习客观评论,只要我刻苦,相信会有一定的进步,不过我天生一懒人,所以不可能进步了。

倒!不用这样从一开始就自绝后路吧?MM这么有天份,怎忍让它埋没了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3, 8:52:25发表
我喜欢看nono的文章,因为层次分明,逻辑严谨,论点也很鲜明以及让人信服,不象有些人写的东西结论不知道哪来的。

这是我个人的风格问题啦。所以抒情啊,乱弹啊之类的东西我就写不出来了。各有所长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3, 8:12:25发表
前两个阶段,我看到了在战场上英勇无敌的世民,在政斗中绝不屈服的世民,当我对世民未来一展宏图的开阔场景而饱含热情的想象时,却只发现一个套中人,一个套在自设枷锁中的无奈的人。

所谓千古名君的梦想使得世民在争权斗争中差点小命不保,然而在帝王生涯中世民仍然执此梦想,甘愿为它奉献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另外,玄武门事件对世民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造成了世民一辈子的阴影,就算人们因世民出色的治国能力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尽,而世民自己却怎么也忘不了。梦想与阴影的双重枷锁,锻造了一个外在的千古名君,但也打造了一个内在疲惫不堪的世民。

确实,小说对这一阶段的李世民的描写,其用心是要表达对成功的代价的感慨。

应该说,选择李世民这个历史人物,用于表达这一感慨,是非常巧妙的“定位”。因为历史上的李世民太成功了,在他身上只见光环,不见阴影。但成功就那么纯粹地美妙吗?世上没有只有正面、没有负面的东西,有光明就有黑暗,有白天就有黑夜,有所得就有所失,从来没有十全十美、尽善尽美的事物。这部小说的独特与矫矫不群--也就是再次地表现作者绝不肯媚俗之处--就在于它在此不是像通常的描写李世民的小说那样,热情地歌颂他作为千古名君这一表面的成功与辉煌,而是把阳光背后的阴影,白天之后的黑夜作为重心,展现在读者面前。

其实,李世民作为一个成功的历史人物,他的所得,人所共知,再怎么写,也不可能出什么新意,主题上也难以深刻。但他的所失,却是隐晦不为人知。这小说的作者,从历史记载的字里行间挖掘出蛛丝马迹,再加上感情线方面相应地补充一些虽然是虚构、但在“假定情境”里与非虚构的史实在“艺术真”上配合得丝丝入扣的情节,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光环背后的李世民--一个真实的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3, 8:12:25发表
然而在结尾处,我只看到了一个茫然的世民,一个追问一生自己所做有何意义的世民 ?也许人在生命尽头都会有此追问,但这个追问对世民来说却来得太早。人生五十知天命,而五十岁的世民怎么反而更加疑惑了呢?

小说中所选取进行着重描写的场景比较特别,应该并不能代表大多时候李世民的心境。他还是觉得自己是成功的,但在与吉儿长谈那一刻,他受到立太子之事的困扰,想到李承乾的怨恨,想到自己身边的女子一个个地离去或逝去,想到过往的恨事(玄武门事件),想到自己落到当年父亲李渊那左右为难的处境……总之,就在那一刻里,他毕生之中所有的不如意之事都兜上心头,他成功背后的所有代价与隐痛,都突然爆发(也只有在吉儿面前,他才能展现自己最真的一面,抒发自己内心最深处的隐痛),所以有此茫然若失,忽然觉得也许以这所有的一切来换得一个千古名君的美誉(抑或虚名?)太不值得了。

但我想,这并不是他在心态正常时会有的想法。每个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都会有极端的念头(那些自杀的人,往往不也只是一时冲动吗?这里我想起“神雕”中写杨过跳崖后,觉得自己不会再跳一次了。就是那一刹那的冲动过去后,那种极端的心境其实并不是常态。这里的描写,不是要贬低杨过对小龙女的爱只是一时冲动,而是金庸对于人的心理之把握,非常准确细腻)。但作者故意地选取这样的特别场景来描写,是为了表达主题之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3, 8:12:25发表
这个阶段世民遭遇的变化太多,心爱的吉儿离开了,曾经的恋人转眼成为陌路人(最后倒成为世民的历史见证人);美丽的燕儿离去了,成为世民长久未成意识到的隐痛;而无垢,这个世民理所当然地认为永远会对自己不离不弃的女子却也早早踏上了归路,曾记否,那个只盼着世民早早回家吃饭的普通女子慢慢变为处处为夫的贤明妻子,曾记否,那个在战场上骁勇的少年统帅终于变为世人景仰的天可汗,一个困在以德持身的牢笼中,一个套在千古名君的枷锁中,就这样擦肩而过,天人永隔。

呜,这一段写得真伤感。

是的,在感情的世界里,李世民的一生极其不如意。如果他能稍微从对吉儿的痴迷中抽身出来,他会发觉大千世界,好花遍野皆是。对他好的女子,就算不数长孙无垢和燕儿,蕊儿其实也不错。

(按:我觉得蕊儿也很值得一评的说。她长得那么像吉儿,似乎又是如燕儿那样成为吉儿在李世民心中的替代品。但你仔细看小说中的描写,他心里其实很清楚地知道蕊儿不是吉儿。小说中有一处细节,是写燕儿死后,李世民进来,开始时以为吉儿是一个宫女。后来吉儿抬起头时,他马上就认出她是吉儿了。为什么他没有把她错认为是蕊儿?按理说,相貌像吉儿,但又在宫里的,李世民应该很容易错认她是蕊儿才对。但他一眼就认出吉儿来了,说明他从来不曾受到相貌相似的影响。就像孪生儿女的父母通常不会错认,外人才会错认。因为父母太了解儿女了,不仅仅是通过相貌来辨识。李世民是用心、用直觉来辨识出吉儿的。这也是一处很微妙而深刻地刻画出李世民真心爱着吉儿的描写。)

但是,也许正如金庸的“白马啸西风”最后所写的那一句:那都是很好很好的,但我偏偏不喜欢。

无垢、燕儿等等,都是很好很好的,但李世民偏偏不喜欢。

还是“白马啸西风”中的疑问:如果我爱的人不爱我,怎么办?

吉儿倒并非不爱李世民,但二人的性格既相投又相左,属于那种相爱容易相处难(所以可以做情人,但做不了夫妻,最完美的夫妻是要在爱的基础之上相处融洽的)。

与吉儿厮守终生,也许并不是李世民一生中最想得到的东西(他最想得到的,应该还是做千古君),但确实是他一生中最不到的东西中最想得到的东西。贵为天子,而且是千古一天子,也不是所有你想得到的东西就能得到。总要牺牲一些很重要的东西,才能得到最想要的。值得吗?他这样选择了,尽管难免有一时的悔恨懊恼,但应该还是值得的。只是,代价总是存在,总有些你很想得到的东西作为代价而牺牲掉了,永远也得不到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3, 9:19:26发表
我觉得世民本身的悲剧不光是成功代价的问题,而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他本身性格的缺陷或者说不和谐,当然如果不是这么追求成功,他性格的的缺陷或者不和谐不会暴露地这么明显。
我本来想专写一文谈世民的性格以及他的性格在各阶段与环境的相适以及冲突,
不过这个东东写起来太烦,而且很难客观(会带着我本身的有色眼镜去看他),所以就放弃了。

写吧写吧,不要放弃吧。

每个人当然都有性格缺陷的啊,谁会十全十美?成功之所以有代价,有阴影,就在于此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3, 8:12:25发表
战场上是英雄们一展激情和勇气的地方(当然也要以客观的判断为前提),而理政的场合更需要的是冷静克己,兼听兼明。世民很明白这个道理,而且也努力地这样去做,虽获成功,可惜再也找不回战场上那意气风发,酣畅淋漓的感觉,而是约束,约束,再约束。有时侯就连小事也不能满足,想要打个猎却被横加拦阻,想要避个暑去被刻意指责。

以李世民的性格,最适合他扮演的角色,确实就是军事天才。所以,在那个角色里,他从来不需要克制自己,只需要畅快地展现自身。

但是,他并不满足于只在军事方面成功,他希望自己在人们通常用来衡量一个男性是成功的所有领域成功。但有些角色(千古名君)与他的性格是有冲突的,于是他必须压抑甚至是扭曲自己的性格来适应这些角色的需要。(这里我忽然想到,这小说其实还有一个很西方化的主题,就是“压抑与宣泄”。不但长孙无垢的人物形象承载了这一主题,其实李世民的形象更加隐晦地表达了这一主题。)

因此,这部小说从另一角度来看,确实是一部“性格悲剧”。在欲达成的角色和自身的性格之间存在着冲突与矛盾,于是悲剧就这样产生了。通常的性格悲剧,是人物不肯压抑与改变(扭曲)自身的性格去适应角色的需要,于是造成了自我的毁灭(想想哈姆雷特,想想林黛玉);但这部小说中描写的李世民的悲剧(还应包括长孙无垢的悲剧),却是人物自觉地压抑与改变自身的性格去适应角色的需要,自我没有毁灭,但那个纯真、天然的过去的我却正是自己一手地毁灭掉的。当成功以后,回想往事,想到那个自己亲手毁掉的过去的我,于是忍不住伤感唏嘘,这就是李世民与吉儿长谈中表现出茫然的实质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3, 9:28:45发表
说道杨过自杀问题,当初和同学讨论过,同学认为写得很好,非常认同“人自杀过一次就不会再自杀”,我反驳说:“不一定,没看那个三毛搞了n次自杀,最后终于成功了吗”同学被我说得一时无言,但很快也反驳道:“因为那个三毛是神经病。”

我认为这没有矛盾。三毛一再地自杀,说明她确实是想自杀,不是一时冲动要自杀。但很多想自杀的人,其实只是一时冲动。很可能在自杀将死的时候,就已经后悔了,害怕了,不想死了。所以如果能救回来,是不会再去自杀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3, 8:12:25发表
玄武门的梦魇一直缠绕着世民,并在继承人的问题上总爆发。承乾,这个当初世民满心盼望的儿子却因有个“承”字始终得不到世民的欢心,压抑激愤,终于酿成了叛乱的惨剧;李泰,这个和自己当初处于同样位置的儿子亦有和自己当初同样不可抑制的野心,悲剧怎么能重演,世民定要可以改变;李治,这个平日重未上过太子候选人名单的个性柔弱儿子却成为真正的太子,就算有长孙无忌一干重臣的辅佐,他能成么?

即使是历史上的李世民(不是这小说中的李世民),在立太子问题上也是备受感情折磨的。因此我觉得小说中的描写非常逼真,简直要让我怀疑它写的就是历史上真正的李世民(尽管我认为小说不必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而且也可能说服所有读者都同意这是历史的本来面目,但作为一种主观的感受而不是客观的评论,我确实觉得这部小说应该是我看过的所有描写李世民的小说中,最有可能逼近了历史真相的一部)。

像小说中描写李世民临立李治为太子之前,还投床自刺,这可是史书上记载的真人真事,连他说的话都一丝不差地照抄了史书,不是作者编出来的。如果历史上真正的李世民不是哪怕有一刹那间怀有这种对自己的成就感到茫然与怀疑是否值得的情绪的话,怎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3, 9:41:51发表
抒情文章容易打动读者,有审美意义上的快感,但没有多少实际的价值。

文学作品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审美啊,怎能说这没有价值呢?至于文学作品另外还承载了更深刻的主题,那是另一种层次的要求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3, 8:12:25发表
带着太多太多的疑惑,带着太多太多的担心,带着太多太多的不舍,世民静静地去了。世人对他的景仰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他对自己的评价又是如何?

这就是这部小说最令人唏嘘感慨,又最令人难以忘怀,因此最令人忍不住一再地重读的原因所在啊。

金庸的小说,在结尾的时候总给人一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缺憾之美”,这是一种悲剧的美,永远比喜剧乃至正剧的美更吸引人。(以前不是说过,“悲观主义”对人的感情更有亲和力,更有魔力吗?)

这小说当然整体来说仍然有很多不足,不能与金庸小说相提并论。但这种悲剧的色彩,这种令人无奈地低徊不已的气氛,正与金庸小说相通。“白蹄乌”说不能明白为什么我会喜爱金庸小说的同时,还能欣赏这部小说。但这其实是没有矛盾的。我想,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为什么了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3, 9:45:43发表
不错,不错,这正是我想写却未写的那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

那我更希望你能写了。写吧写吧,MM,算我求了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3, 10:42:20发表
除了心理描写过火,这书难道没有别的比较大的缺陷吗?

那小说将“唐太宗李世民”这琼瑶剧和现实主义色彩很浓的“唐太宗”加在一起,又加进自己西方味很重的创作,风格上是有点冲突的。这是我当时写那句话想到的缺陷,但后来写评论时再仔细地看这部小说,觉得这点问题其实并不是我原来想象的那么严重,所以没提了。

心理描写过火那个问题,评论时是有说的啊,不是已经拿了“唐太宗”一书来对比的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3, 10:53:52发表
原来是这样呀,害我仰着脖子等了半天。
心理描写过火,是某个创作技巧的不成熟了。
我还一直以为《大唐》有什么重大缺陷呢。

发觉MM很喜欢挑毛病的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喂,不要说废话啦,说些有意义的评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3, 18:49:39发表
大唐奇女子冰儿

呵呵,不错不错,我正想建议MM不妨写些“大唐风云录”中的边角人物。MM先就自己写了,很会自选题材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3, 18:58:49发表
蕊儿对世民无所谓爱不爱的,只是颇具古代女子的一些美德,话说回来,这也是古代女人生存的必备资本。

蕊儿有吉儿的相貌,长孙无垢的忍辱负重。开始时我以为她是吉儿的“影子人物”,后来想想不是,只不过是作者把她写成是吉儿的影子而已。她是一个独立的人物形象,是“大唐风云录”中的另一类型的悲哀女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3, 18:49:39发表
大唐中的一干女子都是和世民发生各种各样的感情联系,惟有冰儿是以世民的正面对手出现。

你忘了武媚吗?正如有评论者所指出的那样,其实冰儿与武媚才是一对影子人物。写冰儿其实是在暗写武媚,只不过因为武媚不是主要人物,又与主角李世民的故事发生交立叉的机会不多,所以通过详细描写冰儿,就相当于暗示了武媚。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2 18:1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4049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