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文学影视中的李世民(第六批), 大唐双龙传、天子传奇4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回到“天子传奇4”来吧。

这部作品在最后的地方有一个看似挺俗气的桥段,就是“失忆”,但此处的运用也是有“脱俗”的精彩效果。

李世民在与其师摩诃叶最后的对决中终于从“沉沦”中被“拯救”,摩诃叶以功力消去他对这一切苦难的记忆。这种类似于“失忆”的桥段,武侠小说中也能使用,但如此地“人为制造”的失忆,则只有在玄幻作品中才能得到读者的认可。

这姑且不论。这里使用“失忆”的桥段,并不是为了情节变得曲折,因为这时故事已经走向结束,不再需要什么悬念,也不需要解决什么矛盾(矛盾已经解开了,李世民的灵魂已经提到拯救)。这里使用这一桥段,是为了进一步塑造摩诃叶的“人世中最接近佛的凡人”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是用来刻画李世民与他这一对师徒之间的深情厚义。

李世民的灵魂虽然已经提到拯救,他已经忏悔曾经犯下的罪孽,但如果他记得这一切(情人张天娇的惨死、他为此而疯狂杀戮、甚至在最后杀了自己的师父),在他的余生之中,永远也不能摆脱这痛苦的回忆的煎熬。摩诃叶洗去他的记忆,不但是拯救他的灵魂,更是要拯救他下半辈子的幸福,让他以为张天娇死于摩诃叶之手,他已为她杀了摩诃叶报仇,从而让他的悲痛和仇恨都得到化解,可以坦然地面对余下的人生。

这是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献身精神——不但为解除李世民心魔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还为了消弥他痛苦的回忆而献出自己的身后名誉和李世民对他的感恩之心。牺牲名誉、感情比牺牲性命更为难得!有这样的大慈大悲,摩诃叶不愧为这“人世中最接近佛的凡人”。而他对李世民的爱护之深(不惜让他带着错误的回忆而恨自己一辈子,也要使他不必负疚终生),又是何等的天高地厚,动人心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所以,当这作品描写到李世民在记忆消失的前夕,最后一次满怀对师父摩诃叶的感恩之心下跪,叩谢他的养育之情、授业之恩、拯救之德时,我胸中喉间充塞着的悲壮凄怆之情,实在非言语所能表达。这种强烈的感情抒发,恐怕恰恰是玄幻作品才能比较自然地表达出来的吧。

这作品最后的“尾声”阶段中,描写到李世民在多年后的弥留之际,于回光返照之间,忽然唤醒了对过去的所有回忆,猛然记起原来因错误回忆误导而被自己恨的一辈子的师父摩诃叶,其实是拯救了他的灵魂、挽回了他毕生的幸福与心境安详的大恩人时,他不觉一阵茫然若失。尽管他功成业就,开创了千古盛世,与长孙皇后的夫妇之情也美满之极,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才忽然发现原来自己曾经的最爱是如此惨死于非命,对自己最有深恩厚德的恩师被当成最大的仇人而痛恨,那么这一生的成就与恩爱还有什么意义呢?回顾一生,拥有了完整的回忆之后,他才明白,自己一生最快乐的时候,是呼唤那个人(指摩诃叶)为师父的时候。

这里的落幕,可谓极尽煽情之能事,也为这小说中最感人至深的一对师徒之情的描写画上了一个极乎完美的句号。

审视整部作品,如果不是采用玄幻作品的手法,这种浓烈的感情,不容易表达得如此自然而感人。李世民的爱(对情人张天娇、对师父摩诃叶)与恨(由张天娇的惨死所引发)都气势磅礴,摩诃叶对他的爱也是惊天地而泣鬼神。如果不是摩诃叶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本身还是有点问题,这一对师徒之情的震天撼地,实在不下于“倚天”中谢逊与张无忌的义父义子之爱。而且,其实本来李世民师徒之情更能撼人心魄,因为李世民与摩诃叶的性情都可以说是至情至性,二人之间感情的激荡更有暴风骤雨的气势,而不像张无忌的个性阴柔得多,感情的表达远为婉转柔和。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 14:0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80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