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李陵和霍光, 闲聊,关于李陵不肯再归汉朝的原因
性别:未知-离线 曹仲德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8
功绩 185
帖子 682
编号 6296
注册 2004-3-27


发表于 2004-4-30 11: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霍光是汉武帝死后的辅政大臣,因为成功的废去昌邑王的皇位改立宣帝在中国史上享有盛名。李陵则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虽然在一次众寡悬殊的作战失败后投降了外族,但和多数投降外族者不同的是,他赢得了不少人的同情。有个少有人留意的细节是,霍光和汉昭帝初年的另一个辅政大臣上官桀两人曾经都是李陵的朋友,这一关系在汉书中有记载,也可以从霍光等执政时任立政出使匈奴,暗招李陵还汉时的细节描写中得到证实。李陵最终以“丈夫不能再辱”为由拒绝重返汉朝,和这上面的影响是不小的。

李陵和霍光跟上官桀的交情大概起始于三人少年时代,当时,李陵担任建章监(建章宫卫士营的长官),上官桀担任未央厩令(未央宫养马官),霍光则为奉车都尉(掌皇帝乘舆),三人同在皇宫中供职,时间一久,来往频繁是很正常的。李陵和上官桀关系亲密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都是祖籍陇西的武人,在当时,乡党是很重要的人际联系,同郡甚至同州人都往往有不错的交情,前文提到的受遣前往匈奴招李陵还朝的李陵“故人”任立政,也是一个陇西人。李陵和霍光的交情,则多少有些奇怪,因为李陵的一个叔叔李敢就是被霍光的哥哥霍去病挟怨射死的。和射杀自己亲人者的弟弟交好,这看起来是件蹊跷的事,个中曲折现在已经不明所以,我们且不去深究。

需要说说的是,陇西李氏在文帝景帝时以及武帝初年可算相当显赫的一个家族,李广历任七郡太守和九卿之一郎中令,三个儿子也很受武帝器重,除了早死的李当户外,另两个都仕至高级官员(两汉二千石以上为高级官员,是郡太守和三公九卿)。而李广的从弟李蔡,更是做到了丞相。出身于这样的家族的李陵,本人又颇才具,再兼以“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的处世风格,朋友自然是不会少的。

然而,当公元前99年李陵败没匈奴,“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糵其短”时,这群朋友都无声无息了,包括史称甚受武帝亲近时任侍中(通常授予皇帝近臣的加官,可自由出入宫禁)光禄大夫(专主论议)奉车都尉的霍光,也无片言只字为李陵一家开解。这时挺身出来为李陵说话的,是太史令司马迁,很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司马迁却并不是李陵的朋友。

有人曾经提出司马迁和李氏关系不同一般之说,理由是司马迁为李广做美传和为李陵投降辩护,这样有由结果反推动机的嫌疑,考查起来实际上是站不住的。因为司马迁自己在写给朋友的书信中已经明白指出,自己是“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报任安书》)。在这封书信里面,司马迁毫不掩饰对于闻李陵有功奉觞而庆,一旦败没则转而媒糵其短的大臣的厌恶,自然也没有故意掩盖自己和李陵交情的必要;而且两人有无交情,作为司马迁朋友的任安不会茫然不知,司马迁要掩盖这个问题恐怕只会愈盖弥彰。因此,司马迁所述与李陵交情不深之语是可信的。事实上,司马迁跟与李广同时的另一个将领苏建的关系比与李氏更为密切,这可能也和他们都是京兆人有相当的关系,这是题外话,不多说。

李陵事件的结果是司马迁被处以宫刑,受到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双重屈辱;而在这一事件中保持缄默的霍光则继续着武帝心目中“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的好印象。最后凭借这种二十年如一日的好印象和在武帝死前一年处理一次刺杀事件中的表现,一举成为武帝死时最大的政治暴发户,由一个中级官员一跃成为朝廷的领袖。李陵的另一个朋友上官桀,也凭借同一件刺杀事件中的表现和出众的逢迎工夫,在武帝卧病的一两年时间里平步青云,并于武帝死后成为朝廷五个辅政大臣之一(另外三个是金日磾,田千秋,桑弘羊),并很快在金日磾病死后上升为朝廷的第二号人物。

霍光上官桀掌权后,遣任立政出使匈奴,暗招李陵还汉。任立政向李陵一再强调现在是霍光上官桀用事,只要回去富贵无忧。但李陵答以“归易耳,恐再辱”,拒绝返汉。李陵这样表态的原因,固然有对汉武帝刻薄寡恩的愤恨,但对于自己败降时士大夫争言己过以邀主眷,而霍光等名哲保身不发一言的寒心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李陵拒绝归汉的一年后,上官桀联合桑弘羊和燕王向霍光夺权,失败,宗族尽被自己的儿女亲家霍光诛夷,霍光由此大权独揽,威震海内。八年后,李陵死于匈奴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曹仲德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8
功绩 185
帖子 682
编号 6296
注册 2004-3-27


发表于 2004-4-30 22:4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萧让于2004-04-30, 21:21:15发表
怎么说呢,感觉仲德对霍光的要求太高了。武帝后期刻薄寡恩,猜忌残忍,谁又愿意以身家性命去冒险呢?何况霍氏高门显宦(我记得好像是),一大家子人,比不得司马迁了。

敢于犯逆鳞仗义执言固然是英雄,做不到也不是小人,不过是平常人而已。我们尊重司马迁,但也没必要鄙薄霍光的说~

ps.以小人之心猜度一下,司马迁要是知道为李陵说话会遭到宫刑的惩罚,他还会不会这样做呢?而霍光出入宫禁,对于武帝的为人和性格想法等等,可能更为了解。“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的背后,是伴君如伴虎的恐惧,何必要求每个人都做英雄。我们可以同情李陵,就更有理由宽宥霍光了。

同意你认为对霍光要求过高的看法,毕竟,掉脑袋不是闹着玩的,换偶也估计明哲保身了事。   

不过当时的霍氏还不是高门显宦,霍光的父亲只是个小吏,霍去病是其私生子,显贵后才知道有这么个父亲,霍光也就是靠这层关系入仕的。霍光的小心谨慎,我觉得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这种低贱的出身,和卫青相同。话说回来,感觉霍光一生挺受命运眷顾的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曹仲德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8
功绩 185
帖子 682
编号 6296
注册 2004-3-27


发表于 2005-3-12 15: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3-11, 18:44:56发表
又是个转贴不注明的人

转帖?呵呵  

我觉得这个主题跟别人撞车的机会实在小得很,你看过类似的么,能不能转过来给偶看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曹仲德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8
功绩 185
帖子 682
编号 6296
注册 2004-3-27


发表于 2005-3-12 15: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什么叫跑这来了,偶很久以前就上这来拉,你是哪位朋友,PM告诉偶一下也成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6 09:4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90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