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我觉得姜维在蜀汉灭亡一战里的布置还是很有问题的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86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16-5-8 13: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当阳侯杜元凯 于 2016-5-8 12:07 发表


蜀汉总兵力,司马昭灭蜀前估计为九万,刘禅投降后交出的册籍是十万两千。姜维带领五万在沓中,汉中阳平一万,汉乐 两城各五千,汉中共计两万。南中一万,这么算其他地方,包括成都加在一起最多两万出头。灭 ...

姜维那五万是退守剑阁之后的总兵力,包括后主派去支援的廖化、张翼、董厥等部。姜维在沓中的兵力估计只有三万,否则魏国不会就派邓艾、诸葛绪两人去堵。

《三国志,姜维传》:及锺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沓中,然后乃遣右车骑廖化诣沓中为维援,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

而且汉中原来的兵力应该悉数退往汉、乐,而不是汉中阳平还有一万。汉中总兵力四万比较合理,如果八万都在外面,一旦造反就成都就完了,不会这样部署的

《三国志,钟会传》:蜀令诸围皆不得战,退还汉、乐二城守

所以这样算下来,诸葛瞻至少有两万兵力,被邓艾击溃是致命的。当然,我们今天读史,很多人都理所当然的说邓艾偷渡阴平,实际江油不战而降,姜维的后路就给切断了,蜀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剑阁失守,而不是有人绕过崇山峻岭。所谓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邓艾稍微散布点“剑阁失守,姜维被擒”的消息,沿路势必传檄可定。就是邓艾不传,蜀中自己也会生出这类谣言。成都方向在无法确切掌握姜维部还有多少人剩下来的情况下,诸葛瞻派出去多少是抱着必死的心。

事后来看,诸葛瞻没有抢险要给了邓艾速克的机会。但诸葛瞻轻骑前驱又能不能稳住蜀中混乱的局势呢?在司马昭所说的“以刘禅之暗,而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知也。”蜀中投降派迭起,沿途的粮草供应势必存在风险,先据涪城是去做稳定沿途豪强的工作。就是小心如此,前锋还是被击败了,被迫从涪城退往绵竹,可见黄崇的建议风险极高。所以说,人心惶惶之下,诸葛瞻是未战先败。在这种情况下,打赢了是力挽狂澜的奇迹,输了实属正常。

另外,邓艾一入江油,姜维得知后必定从剑阁后撤驰援,这样钟会的大军就入川了。如此就是刘备灭刘璋的格局,钟会还有国力兵力优势。所以姜维的战前部署,存在这样一个致命缺陷,亡国之责难辞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6-5-8 14:1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86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16-5-8 15: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engbar 于 2016-5-8 15:20 发表

姜维如果有权调动部队还用向成都上表增兵阴平桥头和阳安关?而且成都还没采纳

姜维能调动应该只有汉中地域,廖化那些增援部队是属于成都管的。

不过,如若没有增援部队他的“诱敌深入”战略就要破产,对此他的警觉性还是相当不够的。袁崇焕的辽东防御计划也被努尔哈赤突破了,崇祯也没采纳他加强蓟镇防务的奏章,但袁第一时间就赶了回来,结果北京有惊无险。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86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16-5-8 16:4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engbar 于 2016-5-8 16:28 发表

六年,维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及锺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沓中,然后乃遣右车 ...

蜀中高层既然已经不知兵如此,再采取冒险战略,岂非不智?姜维连年北伐不利,损兵折将,想抽调汉中驻防部队经营陇西也是有的。因此,他需要借口。

总的来说,他是一个比较单纯的武将。在敌我殊势的情况下,仅凭军事上冒险取巧是行不通的,政治上必须有人替他保障后方无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86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16-5-8 18: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engbar 于 2016-5-8 17:38 发表

知兵的人不听他的,反而要不知兵的说了算,还要怪别人出的主意没有迁就自己的低水平,这板子不要打的太精彩

至于说连年北伐不利,灭蜀关键一环的陇西军团。在洮西大捷后的段谷战役中,如果不是胡济失期不至 ...

事实上二三代皇帝经常如此,自己不知兵,只知道玩权术,重要的军策根本听不进去。在这种情况下,辅政的大将要么篡权自立,要么被贬被杀郁郁而终,像郭子仪那样既忍辱负重,又克敌制胜,最后还能保晚节的几乎是几千年来的唯一。姜维比不了郭子仪,也比较正常,运气是差点。

连年北伐,后勤上是极大的压力,爬秦岭保后勤是要死人的。不管主观客观,容不得你师出无功。以诸葛亮之才,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也落得“连年动众,未能成功”,何况姜维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6-5-8 18:2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86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16-5-9 18: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engbar 于 2016-5-9 00:11 发表

夸夸其谈,穿秦岭搞运输死人出于何典?
魏军破成都后的屠杀死的人就少了?
在某些历史宿命论的观点里,大搞门阀统治的晋朝反倒成了当时的“三个代表”了,五胡乱华这个锅背得动吗?
对某些千方百计也要抹黑 ...

《杜畿传》:太祖征汉中,遣五千人运,运者自率勉曰:“人生有一死,不可负我府君。”终无一人逃亡,其得人心如此。

钟会那是魏军内讧死人吧。

既然有些死人是无法预见的,有些则是明显可以预见的。百姓不会把命赌在无法预见的事情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86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16-5-9 20: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engbar 于 2016-5-9 20:28 发表

这只能说逃不逃劳役,跟穿不穿秦岭有什么关系?且不说河东这五千人是不是全程随军运输,就算是全程随军,难道是这些人已经预料到曹军必能入汉中,他们也要爬他们熟知的秦岭而死,所以终无一人逃亡才显得尤为悲 ...

司马家为首的魏晋门阀固然彻底堕落为奴隶主阶层,但蜀汉代表的外籍人统治也好不到哪里去。钟会邓艾灭蜀,关键点投降的蒋舒、马邈两个,一个是南郡的,一个是扬州广陵的,可见这些“红二代们”的腐化堕落程度。三国末,真的是比烂而已。少数民族稍微出几个人才反抗一下,就五胡乱华了。若是赶上满清那会儿的列强入侵,岂非要亡国灭种?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5 12:3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81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