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请教《宋史 王安石传》中的一句话(跟祭祀制度有关)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86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13-9-19 09: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问下三红,嚳作为五帝之一,这个名号是不是与炎帝什么的可以父亡子继?这点在欧洲是很普遍的,藏民今天依然如此。以前看萧水的书,说炎黄时代很多称号都是可以同名继承的,比如吃断肠草挂掉的炎帝一世与后来黄帝发兵相助的炎帝八世,以及射太阳的羿一世与夏王朝篡位的羿二世,都不是同一个人。

见于史书的嚳是不是也不止一个人?按《说文解字》,嚳:急告之甚也。能做到这种德行的人称为“嚳”,也算合情合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86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13-9-19 20: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大多数人 于 2013-9-19 14:42 发表

有些称号就是部落名,可以代代继承,这很正常。
但传说中吃断肠草而死的是神农氏,跟后来黄帝并提的是炎帝氏,这两者在西汉以前都是两个不同称号,也即不同部落。
神农炎帝大约是王莽时合流的,一般认为出于 ...

确实如此。神农氏,少典氏什么的“氏”字一省略就搞不清楚到底说的是个人还是氏族,更不要说第几代了

上古的东西确实很乱,查了下《帝王世纪》,感觉跟《太平御览》相似,以资料堆积比较明显,炎帝、黄帝的出身都找了两种记载,皇甫谧也没有注明出处,显得就比较凌乱。不过后世有人考证“炎帝八代,五百三十年”出自《路史.后纪》,而且称《古今通系》、《帝王世纪》都因之。介个考证下去就比较繁复了

不过翻翻《周易乾凿度》(郑康成 注)
【明成汤、帝乙之功】

孔子曰:自成汤至帝乙。帝乙,汤元孙之孙也。帝乙则汤。殷录质(王者之政,一质一文,以变易从初,殷录相次质也)以生日为名顺天性也。元孙五世之末外绝恩矣。同日以乙,天之锡命疏可同名(仁恩已绝则不能避,故小。殷以是日同,故曰天之锡命矣)。汤以乙生嫁妹本天地之义,顺隂阳之道,以正夫妇。夫妇正,则王教兴(正夫妇者,乃所以兴王教於天下,非苟也)。易之“帝乙”为“汤”,书之帝乙,六世王。名同不害以眀功(易与尚书俱载帝乙,虽同名不相害,各以眀其美功也

这就比较扯蛋了。貌似“避讳学”流行起来之后,祖宗的名号就不能乱用了,而与之前史料衔接出的状况,似乎并未细查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9-19 20:19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9 12:3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33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