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为什么都说刘禅傻呢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6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13-3-19 21: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颖颖 于 2013-3-19 17:29 发表
刘禅要是 250 年左右病死,绝对会被称为一代明主。前期就诸葛亮和蒋琬的任命上,感觉他比刘备还会用人。

顶公主殿

禅殿比灵帝强,以当皇帝而论。不当皇帝,说不定还是一代名臣。但是地盘小也搞成这样,地盘大了有可能更糟糕。其实看看雍正与崇祯,就知道要当个“正常”滴皇帝有多么艰难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6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13-3-23 00: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陆伯言 于 2013-3-22 13:14 发表


照这么说,司马懿应该是曹芳重用的。曹丕甘拜下风。。。。。。。

曹芳和禅殿咋看很像,其实不像,准确说正好相反。禅殿能用黄皓,能容武侯,此芳亥之辈所不能。武侯虽有千术过之,此二能之不及;一旦为臣,则为之用明矣。刘禅,岂非天上紫薇真君乎?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3-23 00:4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6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13-3-23 21: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陆伯言 于 2013-3-23 15:21 发表
跑题了。我只是不同意刘禅用人比他老爸要强。另外是刘禅重用的诸葛孔明也让我惊诧。
就表现来言,我也认同刘禅比曹芳强。但是曹芳有可塑性,年纪轻,以后尚未可知。另外刘禅用黄皓算不上什么光彩吧,用陈祗 ...

用黄皓也是没办法呀,能干又听话的总是稀缺。不用黄皓,姜维早在内斗中出局了,禅殿要保他呀。不过黄皓不光彩那是在外人看来,此人可比汪东兴。在毛华俩巨头看来,还是很可爱的。

QUOTE:
一个中人之资的人,坐到了君主的位置上,这就是一个悲剧。

也未必,我以前以为赤兔马只有吕布关羽能骑,的卢只有刘备能骑,现在发现禅殿两个能骑,这就很牛叉了。姜伯约还是太年幼了点,以马为喻,算是迷你爪黄飞电。曹操骑完整版尚且潼关遇险,禅殿骑迷你版黩武亡国也在情理之中。

PS:其实如果诸葛亮能够学萧衍用陈庆之,平定南中之后自己坐镇成都,让赵云保护禅殿御驾亲征,统领李严北伐关中,何愁大事不成?这就是一个气度与格局的问题,“隆中对”的光环,“暗度陈仓”的阴影去不掉,诚所谓“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3-23 21:1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6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13-3-26 21: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3-3-23 21:48 发表
刘禅不行。

之所以现在的人迷惑,其实是在刻意的模糊普通人与君主之间的概念。譬如说刘禅懂得分权懂得牵制,这就是很牛很聪明啊,殊不知这只是对普通人而言。

对君主而言,分权牵制只不过是最基本的常识,阿斗当了这么多年君主,如果连这个都不会,那就真是傻到姥姥家了。把刘阿斗放到太平盛世,以中人之资,自然评价高一点,可惜这孩子生不逢时,点背不能怨社会。

至于隆中对,从来就不是什么保守防御的战略,而是一个积极进攻的战略。今天的人指责诸葛亮死守四川,或者北伐方略不对,这实在是冤枉了人家。

要知道隆中对的进攻方略,是两路并进。后来关老爷丢了荆州,紧接着刘大爷一仗差点输光老本,两路并进的计划实际上已经不可能实现。

这个责任无论如何摊不到诸葛亮头上吧。注意看关羽攻打荆襄的初期表现,就可以看出隆中对是非常合理的战略,只不过被破坏了

SOS啊,《隆中对》我从高中就开始思考,讲直白一点,看法与你很不一样。至于禅殿,南飞以为,不适合你我讨论,搁置一下比较合适。我可以跟别人辩议这个话题,比如琅邪的杨文理,她的看法与你基本相同:禅殿于中人之智是不乏的。

《隆中对》有个前提很关键:荆益富庶,承平日久,二刘匹马入住,小字辈守不住。然而曹操南下前夕,刘表突然死亡,刘琮直接投降,刘备毫无准备仓皇南顾。这样整个计划的节奏已经打乱了。按照诸葛亮的规划,以刘琦为援,入掌州权,徐图西川。刘表一死,他依然坚持直接入襄阳抢班夺位比较重要,也还有机会。但是刘备经历了徐州之败,深知这样搞多年声名败尽,一旦战败则无容身之所,势无东山再起之望。因此刘备的计划是据守江陵,划荆州而抗曹,到这一步《隆中对》还能缩水执行。然而长坂坡难民彻底粉碎了这个构想。之后经历赤壁、南郡战役,荆州已然人物凋零,这是有史所载的。

等到三年消耗战拿下益州,局面已经完全不是诸葛亮在南阳时所预计的,所以《出师表》开场才有“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后勤这么吃力的情况下还要两路齐出,无异于自杀。打汉中,刘备主力都闹到“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围襄阳,关羽偏师闹到擅取孙吴之粮。长平一战,赵国几亡;街亭之败,武侯自贬。败因不都是补给线被切断了嘛。

所以才说,后勤决定战略,以拿破仑之精明远征沙俄五十万大军尚且只回来三万,何况三国时代;为什么一个横跨欧洲的帝国覆灭得那么迅疾?整个《隆中对》都是建立在很强的后勤基础之上的,后世读书人往往只见其战略眼光,而不见其后勤沉淀,妄责陈寿贬低武侯,岂非目论之人?再说远一点,整个蜀汉,中高层应变能力强大的不足五人,庞统法正还是外援。这导致抗震能力跟吴魏完全没法比,一旦遇到需要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时候,往往步履唯艰,稍有不慎满盘崩溃。这样的历史实在是重演了太多次

PS:至于刘备东征,太祖总结“刘备应该打运动战”,南飞深表赞同,不知SOS以为如何?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3-26 22:1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6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13-4-10 10: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3-3-27 17:44 发表
而且从鲁肃的“隆中对”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很多问题。

第一个问题:占据荆襄瓜分天下,是当时南方一部分战略人员的战略构想,看到这一点的不光是诸葛亮,当然了,他是唯一实现这个战略的人,所以说这个战略本 ...

先说一句:鲁子敬生而失父,与祖母居。

SOS同学,你对隆中对的执着南飞思考了两个多星期,今天终于有了灵感,遂有此对联:

观试音不闻实况转播,大师傅只斗隆中蛐蛐

今天想了很多对联与歇后语出来,这是其中之一。整个内容我反复琢磨,修改了五次以上。想听听你的意见,这个对联怎样的横批合适?这也是我想解决的发展战略构想问题,战略执行先缓一缓

PS:南飞也想做个萧何、管仲混口饭吃算了,但我不想搞成乐毅、诸葛亮那样。不如开个新帖研究下前者与后者的差距主要在什么地方,SOS以为如何?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4-12 20:4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6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13-4-12 20:4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38 sos2290 的帖子

SOS呐,刘备为何,如何陷入生存危机,南飞还要继续思考几天。前几天一激动就扔了三个黑洞出来。现在要仔细考虑下你的帖子如何回复,这个版以及我思故我在版的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4-15 20:07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16 22:3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77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