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从郭得刚看目前的相声界
性别:男-离线 庞桶

鄱阳郡王枢密直学士

Rank: 16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310
帖子 5481
编号 6
注册 2003-8-19
来自 上海


老实说,在中国干件事真不易

任何事物都有其根本属性
相声的根本属性就是逗乐,让天天压力缠身的人们哈哈一乐,解脱一点,难道不是如此么?
如果没有这个根本属性,就算再有教育意义,哪有意思么?那还是相声么?

就像那个父子媳妇仨人睡一炕的包袱
有什么呀,谈得到道德伦理的地步么?
万物各有其用
马桶就是马桶,你硬在马桶周围刻上二十四孝,教育谁了?
鲁迅先生批评道学家总是看到露出的小臂就联想到大腿乃至奶子,我看也是。我们国家的好些事坏就坏在思想复杂的人太多

郭德纲的相声我最近下载看了,挺乐,这就够了
而且正如熟悉内情的楼主所言,对传统论资排辈的相声界构成了冲击,更让迷茫的相声找到了新的出路——回到剧场
这是好事啊

另,日本人“苏文茂先生”是我最崇拜的相声大师
说相声不能太诈唬(李金斗是个典型的诈唬),讲究的就是不温不火和冷不丁的包袱
郭德纲台风也挺能拿的住,当然离苏老的温文尔雅还有差距,不过已属不易了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庞桶

鄱阳郡王枢密直学士

Rank: 16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310
帖子 5481
编号 6
注册 2003-8-19
来自 上海


不错,马老也是高手。
个人以为天津相声土壤比北京更浓,曾经出差去天津,偶尔听那边人说几句就能逗死你。
马老的儿子马志明虽然有天津同志一贯的嘴快,但似乎没能继承其父精髓。

马三立和苏文茂高就高在能把本并不好笑的事儿说得倍儿搞笑的
譬如马的《练气功》、《吃元宵》和苏的《文章会》
如果不是他们来说这段,我觉得就不见得多有意思

这才叫能耐

侯宝林——马季——姜昆这一脉虽说出镜率高,但似乎并不能代表相声的最高水平(苏先生好像是常宝【那字不知念啥,此公在抗美援朝中被美军战机击中不幸身亡】的徒弟)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庞桶

鄱阳郡王枢密直学士

Rank: 16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310
帖子 5481
编号 6
注册 2003-8-19
来自 上海


客观的说,相声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也未必一定要去讽刺什么具体的对象。
而况很多相声在今天看来讽刺的都未必正确,譬如马三立的《吃元宵》把孔子说得那什么呀,可是丝毫不减低其艺术价值。
但一桌菜就得荤素搭配阴阳调和,现在雷区密布的玩法当然遭人腻烦,可真要一水的损人打诨也不见得好。
重要的在于多样化。

郭德纲至少体现了其个性

他有一句超经典的:“上帝?哪个团的”,体现了草台班子和专业曲艺团的泾渭分明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庞桶

鄱阳郡王枢密直学士

Rank: 16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310
帖子 5481
编号 6
注册 2003-8-19
来自 上海


这得分什么内容

相声是那一代甚至几代老艺人们的心血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极有价值的,当然值得一议。

今年过年回老家时,突然心血来潮和表弟一起去探访一座多年前父亲带我去看过的古桥。
凭着记忆费尽周折才找到了这座已经荒废的桥梁,仍然巍峨的古桥一侧已被汽车公司占用为停车场,早已失去了通行的功用,桥梁上满地是风干的大便,与县文化局“保护桥梁”的石碑交相辉映。
表弟和我“穿花绕步”(躲避大便)的来到桥上,静静地在桥栏上坐了一小会。尽情地倾听风的倾诉、水的倾诉、桥梁的倾诉,谁也没有说话。

离开时,庞桶同志望着不远处拔地而起、闪闪发光的现代化大楼,向表弟说道:“多少年后,我们和这座大楼同样都会泯灭而无人记忆”,回头一指那座桥,“而那座桥应当还在”。
表弟深为赞同。

相声,或许就象那座桥。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庞桶

鄱阳郡王枢密直学士

Rank: 16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310
帖子 5481
编号 6
注册 2003-8-19
来自 上海




QUOTE:
原帖由 stopisneo 于 2006-5-3 00:17 发表
相声到底往哪里去?
当然郭德纲的相声是很不错, 他也提出了很多新观念.
有很多观念是正确的,回归剧场,加强基本功,不能抛弃传统相声.
但是,这三个观念,恰恰突显了相声的尴尬地位.
到底是往艺术走,还是往草根上靠 ...

老弟所言极是,甚得我心
余秋雨在东方大讲坛上讲,一种艺术形式,如果不再有生存土壤,消亡也是正理。并不影响其艺术价值,譬如说元曲,当时也不过流行了区区70年。
而现在国家每年出这么些钱养300多个剧种,其实是搞错了保护文化的形式。
文化应该是一种无需提倡、无需吹捧、无需挽救,本身就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深入人心的玩意。

相声的核心是讽刺,客观上不允许它讽刺到点上,其败也宜
推荐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9 19:3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71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