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一个大学教授让人发冷汗的讲演
性别:男-离线 庞桶

鄱阳郡王枢密直学士

Rank: 16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310
帖子 5481
编号 6
注册 2003-8-19
来自 上海


客观的说,英文作为一种语言确实比汉语更国际化,如果能够学好,是一门有用的语言。
本人非常崇拜柏杨,但对柏老的一个观点十分不爽,就是汉语应该拼音化。
虽然我们不能和某些意淫患者一起鼓吹什么汉字咋的咋的,但和拼音化文字相比,绝对是有利有弊,不是那么不堪的。英语国际化,自有其历史原因。

现在的问题,并不在学习英文,而在于“强迫学习”英文。
英文有用,但作为一个科目,还没到缺之就无法生存的地步。学的好的可以学,学不好的学他干吗?语言的学习和其他不少学科一样,需要一定的天赋!
不知大家身边有否这样的对象,数理化极佳,就是英文拖后腿,误了前程?象这类偏科的情况普遍的很:本人的情况就是语文和数理佳,英文和化学差;本家钱钟书老同志就更夸张了,进清华时语文英文双百,数学15分,是特批入学的。制定游戏规则的人想没想过:因为一门并不是必须的科目埋没人才是不是有点可惜?
而且依照我国现在的学法(cet),即使六级过了的人有几个能流利的和外国人交谈?抑或写出一封通畅晓意的信件呢?

生在中华,长在中华,不识字还则罢了,略有智识,未免就有一种沉重的感觉,老大帝国的问题真所谓比比皆是,积重难返。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6 18:2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16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