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康雍乾盛世:中国史学界最无耻的谎言, 转自百灵社区
性别:男-离线 Hawk_cn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6
编号 59379
注册 2006-2-8


满清的人根本不能放开眼界,连国内一点文字都要整肃,何况去放眼世界?康乾盛世之时,中国早已远远落后于世界。自己愚蠢了还不自知,这就是最可笑的地方!

一天到晚自卑心理作祟,这样的王朝,能有什么前途?

所谓康乾盛世根本就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玉米来了,人头税没了,隐性人口浮现出来了,对内平定了一点内乱,对外畏畏缩缩地和一点点小俄毛子磕了一下,还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倒是吏治腐败远胜过现在,人民愚蠢冠绝古今,皇权又被集中,政治制度上大倒退,而马嘎尼一来就看到了遍地的乞丐,再看中国的军队,深笑其落后,还自信到让福康安参观带来的英军。

中国在康乾盛世的余威之下,终于陷进万劫不复的无底深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awk_cn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6
编号 59379
注册 2006-2-8




QUOTE:
原帖由crayfish于2006-03-11, 22:05:00发表
这段颇有道理,其实专制独裁体制下,帝王领袖有才能未必是好事。才能是多方面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面的才能可遇而不可求,那么就要对应王朝相应的时期来提供相应的才能,开国之君必备的是要有政治和军事才能,守成之君呢,经济文化政治都可以考虑,最重要的是君主要有器量,能用人容人。没有器量的君主再在不合适的时代出现,那就倒霉了。隋炀帝是典型。更多的例子可以想想刘禅和诸葛亮,明朝张居正等等。

满清诸帝就君主的个人品德和素质在历代中算是比较突出的,可是受其外族身份限制,见识短浅,缺陷是致命的。(这个即便是换成汉人皇帝也未必就有好的表现,最多明末重演一遍罢了。)
虽然清帝的缺陷对于汉民族造成的危害极大,但是就此说他们甚至不如明朝皇帝,忽略其前期的政治表现,个人觉得是不公平的。

清朝皇帝有过什么上佳表现吗?请教一下。

前期好像就屠杀做得比较多吧。然后是自卑心理开始吹毛求疵限制言论自由。后期就神人共愤了。不知还有什么真正能拿出来说说的?

个人感觉清帝个人品德也比明帝好。海瑞有胆将嘉靖骂个狗血淋头,清朝有人敢吗?清帝所谓的品行,不过是妇人之仁,窃不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何足道哉。

目光短浅,自卑作祟,以至于尽管呕心沥血,不过只是贯彻高压政策,愚民自欺,这才是清朝真正的伤疤。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awk_cn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6
编号 59379
注册 2006-2-8




QUOTE:
原帖由crayfish于2006-03-12, 0:25:22发表
对于楼上的第一点,我早就说过,我仅从逻辑上来谈论,具体史实不懂也不提。而且康雍乾既然是史学界公认的,那么这种论据你真想知道也该自己去找.

楼上接连说清帝自卑,自卑是心理因素,明显是自己假想的。要说自卑,不知道该谁自卑呢?满清10万铁骑灭亡大明万里河山,千万军民。
别人只说清帝目光短浅,是从分析其作为得到的结论,怎么和自卑扯上了关系。

哈哈,史实都不懂居然敢在这里方词?

你的逻辑无非建立在所谓康乾盛世是公认云云?

切!我国在清朝是封建社会还是公认呢,可是我国是封建社会吗,参照一下唐人的封建论就知道是封建的本意是什么了。本朝史学界闹过的类似的大笑话还不够多吗?难道我们要根据所谓公认说抗战是中共领导的吗?

你的所谓逻辑根本不成立!历史本身就是人写的,永远为政治服务!而铁的事实是,尽管有人大喊康乾盛世,但是最忠诚的fans也拿不出什么像样的证据证明其存在,只好拿出所谓逻辑,贻笑大方!

我说清帝自卑是个人意见,但是从维民所止四个字就可以让人联想起是要卡砍自己的头、老子写了大义觉迷录,儿子看了觉得心虚反而要封杀等等不计其数的案例来看,我这个个人意见还是相当有道理的!

明朝是亡于满清之手吗?笑话!那请问满清是不是亡于孙中山之手啊?明显不是。满清连小小关外袁崇焕都解决不掉,况我泱泱中国!明朝实亡于天灾(崇祯年间的天灾决不下三年自然灾害)引起的民变和无数的汉奸佞臣!原来大清有十万铁骑啊,是啊,全部用于屠杀去了!

最根本的还在于无论统治者是谁,他们都不触及乡村最基本的生活经济形态,所以当所谓铁骑进来尚无全民抵抗,但是当要留发不留头的时候,却可激起全民暴乱。中国的悲哀就在于经济形态永远是分散的为主,因而永远不能真正的团结。但是一但形成团结,就威力无穷,就像内战中土改后的解放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awk_cn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6
编号 59379
注册 2006-2-8




QUOTE:
原帖由crayfish于2006-03-13, 12:08:06发表
[QUOTE=Hawk_cn,2006-03-12, 18:21:03] 像你这样的人多了,我们普通的怎么敢自称懂史实呢?  
其他的就不跟你说了,跟一个fans评论是非常愚蠢的,无论他迷的是什么。

研究历史自然有研究历史的方法,于是像另外那位曾提起不赞同(很少提起)康乾盛世的历史学家钱穆虽然不赞同这种说法,但是他也只是不赞同,出来否认和打倒原有的说法,他也并没有能够完成。推翻一些史学界公认的看法是需要实据的。当然在公认的看法之外还可以存在历史大家的一家之言,随着更多史料的发现和推证,一家之言也可能会成为史学界所公认的。
历史是人写的,从子不语怪力乱神时起,史记就和一些后来发现的早期文献如竹书纪年有不符的地方。可是并不代表历史就可以由后来的人随便再改写,想要改写之前的说法,是需要付出比前人数倍的精力的。

是,是,是,正解  

我请你举出点史实,可没叫你懂很多历史,偏偏你连一点点都说不出来,只会搬出公认两个字  

根你这种人,确实没有什么好说的。 [/QUOTE]
我的说法你看不懂吧?那我仔细解释给你听:
因为论坛里你这样逻辑不通、史实不求甚解的人多了,我可以不去了解史实就能够游刃有余。比如这个,我本不知道当初为什么要康雍乾盛世,但是逻辑学知识告诉我本贴主贴是反驳盛世的说法的,本贴自然会针对盛世的原因来进行反驳,所以我根本不需要自己去了解。可惜你这样的,居然还好意思追问说没有康雍乾盛世的史料......
仔细看看主贴,难道还找不到称为盛世的理由吗?“康熙之所以可以得到"千古一帝"的名头,吹捧者无非是吹嘘他的文治武功.其文治方面,在用人方面,除健全科举取士外,开博学鸿词科,破格荐用人才。又开明史馆,编纂《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书籍。”去除评价性文字,“其文治方面,在用人方面,除健全科举取士外,开博学鸿词科,破格荐用人才。又开明史馆,编纂《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书籍。这为乾隆时期开四库馆打下基础。因此,康熙统治时号称治平。继任者乾隆皇帝沿着康熙路线向前推进。这就是历史上称道的康乾盛世,康熙是这一治世的主要时期”。“另一半所谓赫赫武功,更是不堪回首的记忆.他戎马倥偬,在西南平定三藩之乱,在东南统一了台湾,在东北打击了沙俄,在西北平定了噶尔丹之乱,随后进兵新疆和西藏 ”这些还不是史料?至于下面原贴的分析与批判性文字,对于文治部分的我个人也认为清帝有不少错误,但是总体是功是过,不是我等能够评价的。武功部分就不说了,原贴明显主管因素太强。就说最简单的,明朝是被自己人托跨的,为什么那些当时的老百姓反抗了明朝的暴政却宁愿忍受清朝的暴政?别说清朝比明朝的专制更残酷,要知道,清朝人仅凭满族人的力量是远远弱于汉族人的。

下面说你对历史不求甚解,比如那个清朝和封建论,不知道你到底懂得多少,略一搜索就看到封建制度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且据我所知,这种制度的划分部分也是为了和国际认同的惯例接轨。清朝灭亡了明朝你有意见?另外那位也只能说清朝“窃取了”明朝,他是否否认“清朝灭亡了明朝”?从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历史时间来说,说窃取并无不可。但是直接灭亡了明朝的,还算是清朝(南明算明)。 [/quote]
因为论坛里你这样逻辑不通、史实不求甚解的人多了

是是,我们这种愚民不敢自称懂历史,但这句话送给您更是恰当好处。

关于封建,真不知您懂得多少,遗憾的是,好像一点都不懂吧,您可以去参看一下钱穆和翦伯赞的著作,看看他们的封建是什么意思,而不是凭着高中的历史知识就在这里咬人。

我可以不去了解史实就能够游刃有余  

本世纪最大的笑话之一。原来论历史可以完全不懂历史,您的逻辑真强,高论!佩服的五体投地。

另外那位也只能说清朝“窃取了”明朝,他是否否认“清朝灭亡了明朝”?从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历史时间来说,说窃取并无不可。但是直接灭亡了明朝的,还算是清朝(南明算明)。

原来窃取等于直接灭亡,您的中文看来也不过如此  

您既然提到四库全书,好,那我们就从这一个角度看什么是盛世!我给您一段鲁迅的话:乾隆朝的篡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

当年英使马嘎尼在乾隆年间来到中国,在官员的陪同下一路南下,结果看到惊人的贫困,并在《中国行记》形容中国人为半野蛮人,原来这就是盛世之下!

奉劝您别再强调您无敌的逻辑了,这样只会显得您十分可爱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4 05:2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218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