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天之骄子于2006-01-30, 13:31:37发表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古代画地图是很困难的,一般说来有某地区的地图对管理该地区就比较方便了,所以会有三国时期张松送蜀地地图,蔺相如让秦国把地图拿出来指点用哪些城换壁,以及攒侯萧何在刘邦攻破秦国后首先想到的是拿到宫中的地图和书籍,古代一般献城投降(或叫妥协)都要交纳该地区的地图的,要么不光是没有诚意的问题了,而是必须。
第二个问题嘛,你要是试试就会知道了,打仗的时候士气占有很大的影响的,这点和“势”有关,涉及哲学和心理的一些事情(建议读下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简单点说就是当一个人的“势”很强大的时候他就不会怕一些东西,比如打架,很多打架厉害的人并不一定是力量大或什么的,主要是勇敢,敢下手。当时的历史情况是鲁军弱,当然不能和对方在一鼓的时候对拼了。而对方多次击鼓自然士气会低落,当然具体心理方面的原因我就不清楚了,但古代兵法是通过作战总结出来的,看看历史上的一些战役,我们总结的话应该也可以看出来的。很多有名的战役都是避免和士气高的军队发生直接冲突,而是要先对峙一段时间,等对方士气低落或偷袭或猛攻。
已经说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