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给海洋的情书 于 2014-9-12 09:48 发表
以相供给就是对前文的补充说明。有了这句,才能看出是针对供给的,没有这句反而不能
保证供给线的粮食、军备充足。很好理解~
蜀国的经济状态,应该是诸葛亮描述的,民困国虚,民穷兵疲
以相供给是保证供给的意思?,这确实对你来说很好理解。
足食足兵,以相供给。可不是倒置句。本来是以什么支持供给的意思,变成了保证供给成什么样子的意思,您这种创造性理解实在是有点难理解。
至于诸葛亮描述的“民困国虚,民穷兵疲”从哪飞出来的啊~ 难道海洋帝引用一个自我创造历史的文章还不够,还要自我创造历史起来?
诸葛亮在出师表只说过这么一句:
益州疲弊,可这句的前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同时也说了这么一句: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所以,这种“益州疲敝”,其实说的是上下的士气和心态,而不是“经济”。
因为在平南的记述里有这么一出: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至于民困、民穷之流,就留您肚子里慢慢暖着好了。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4-9-13 16:2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