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萁谷之失”的分析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4-16 17: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咎皆在臣授任无方. 认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在那个地方打了败仗,总没有安心的道理。阳平关不过是入汉中道路之一,可并不意味着入汉中一定要经过阳平关。更加东边的子午谷骆谷等入汉中的路,明摆着没必要走阳平关。
--------------------------------------------------------
那么问你一句, 曹操为什么要在阳平关跟刘备耗着而不走你所谓的"子午谷骆谷"等进汉中?, 而刘备又是凭什么敛众聚守终不交锋? 曹操都已经过了斜谷了又为什么累月攻战, 亡者日多? 明摆着? 曹操可不大同意你的意思.

阳平关是入口之一, 不代表其他入口就没坚关险山把守. 否则无险可守的汉中, 只要被人在谷口打败就能长驱直入, 还有什么"地利可言"?? 还有什么所谓的易守难攻?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8-4-16 17:3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4-17 08: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当阳侯杜元凯 于 2008-4-16 22:28 发表


汉中争夺战,有几点可以明确的吧。

1 刘备猛攻阳平关定军山等地,斩夏侯渊后魏军撤退到汉水北岸,双方对峙。估测一下子蜀军进攻线路,走的是剑阁-白水-阳平这条路,猛攻阳平关试图夺取汉中。
2 魏军撤退 ...

我不过是用曹操争汉中的经历告诉所谓过了斜谷汉中就无险可守的逻辑有多无力. 诸葛亮北伐走的不是阳平关的道路. 那是有好几次都是北上阴平, 建威去北伐. 你说的可是从斜谷进入汉中, 攻取汉中不需要理会阳平关哦. 为什么曹操就做不到你说的呢? 既然阳平关本就可以无视, 为什么曹操还要撤退呢?


七年春,魏大将军曹爽率步骑十馀万向汉川,前锋已在骆谷。时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诸将大惊。或曰:“今力不足以拒敌,听当固守汉、乐二城,遇贼令入,比尔间,涪军足得救关。”平曰:“不然。汉中去涪垂千里。贼若得关,便为祸也。今宜先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平为后拒;若贼分向黄金,平率千人下自临之,比尔间,涪军行至,此计之上也。”惟护军刘敏与平意同,即便施行。涪诸军及大将军费祎自成都相继而至,魏军退还,如平本策。----王平传

所谓过了什么谷就等于直接进入汉中平原, 直接威胁汉中, 不如也看看王平传的记载. 你真的就觉得过了斜谷, 汉中平原就在眼前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4-17 08: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奉天翔龙 于 2008-4-17 08:26 发表



诸葛亮一句话中的一个词跟一个政治意义非常强的上疏来当凭证????上疏曰:“臣以弱才”,难道证明诸葛亮是弱才不成???
赵云箕谷失利的原因是兵弱敌强,陈寿在当时就直接否定了这个不戒之失。怎么还 ...

陈寿还否定了赵云汉水拒敌呢, 你有没有依照陈寿的意思不采纳? 更不用说别的了. 陈寿说云兵弱敌强, 不利于箕谷而已. 可没说赵云是怎么不利的. 如果就这样认定赵云没有失误, 那你就别参考云别传去论赵云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4-17 08: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如果真想纠缠的话, 就参考陈寿云传的后一段话: 兵弱敌强, 不利于箕谷, 然敛众聚守. 不至大败.

说明了什么? 兵弱敌强并不一定就是天生的, 因为后面赵云敛众聚守下可以挽回败势. 不至大败. 所以可以得出, 要么赵云对敌人来攻的准备不充分导致自己兵弱敌强的形势, 要么就是赵云被偷袭了来不及聚众固守导致所谓的"兵弱敌强".

总之, 赵云有失误, 但没错到底罢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4-17 09: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笑, 资治通鉴都出来了, 三国志又不好用了? 为什么就不见了三国志直接否定资治通鉴的言语了? 哦, 按需采用嘛.

然敛众固守居然还不明白赵云怎么失利的貌似是你.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 15:5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56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