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9-10-27 13:05 发表
大哥~第四次北伐可分明有木牛运粮啊,如何证明仅用上硅一处粮食就可满足?另外,外线作战的补给远不止粮食一种,还包括军械的补给,伤员的救治等等。
关于最后的问题,相当的明显,在第一次北伐阶段,凉州并无充分的军备,而且此地在第一次北伐前没有受到中央足够的重视和足够的监管,与中央貌合神离,要不也不会有“三郡皆叛“ “卿能断陇,使东兵不上,一月之中,则陇西吏人不攻自服”之说了。
换言之,先打陇右,则关中必救,先打关中,则陇右很可能观望。(当然,蜀汉如果决战失败了,回撤途中必然受到陇右的进攻。)而且,陇道要较多,且无足够坚城帮助据守,而函谷关、潼关一线,自古就是天然屏障。如果能占据雄关,对蜀汉的战略决战会更有利。
第四次北伐有木牛运量也发生了一件事情----大雨绝道,漕运困难。两军加起来十五万以上军队的开销,更不用说还得算上硅处发生战争对收麦的损害率。
军械补给?诸葛亮还没打啥攻坚战呢,就要补给军械了?伤员救治?诸葛亮占领了上硅郡县,还要靠汉中来伤员救治??这开玩笑吧?
凉州军无充分准备?还是因为诸葛亮的疑兵把魏军主力都吸引到郿县去了,而面对蜀军主力突然出现在陇右才有此变?
先打关中,则陇右很有可能观望,雍州诸军呢?人间蒸发,不能骚扰了?郭淮呢?这位使羌户平出余量,以为军用的深得人心的刺史突然默不作声了?陇右观望?没有受到打击和威胁,还能让郭淮都动不了,只能呆在陇右观望?omg…… 兄弟,你得让多少人突然变成无能才能让关中被诸葛亮吃下了?
诸葛亮连祁山堡垒都没攻下来,不要说祁山堡垒,连陇右一些小县也不是轻松拿下,还如果能占领雄关。。。。洛阳发兵自潼关最多不过需要10天的路程,结果潼关连10天都守不下来,守关者弃关而逃?既然都假定好这么优厚的条件给蜀军,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你支持出兵关中,不过是认为能轻易拿下长安,可以无视关中诸军,可以无视凉州刺史郭淮,可以无视雄关轻松拿下,而事实上诸葛亮认为此计过倾危。你觉得诸葛亮屯驻汉中一年之久,不先了解过关中情势,对关中完全一无所知全凭自己想像说此计过于倾危?
以诸葛亮的个性能得出此计倾危,不具备可行性,却在兄弟你的眼中突然成了轻松无险的策略了,诸葛亮即使再无武略,以他赏罚二十皆亲省之的行为,不至于弄不清楚关中的守备力量有多少吧?如果这样,不要取潼关了,直接打下洛阳对蜀军更有利,蜀军去打洛阳好了。直接复兴汉室了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10-28 03:3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