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郭嘉评孙策吧,说孙策性格太随便了,容易被小人中伤,容易被刺杀。这道理确实很正确,但是这样的人就“必”死于小人之手吗?天下这种性格的又身居高位者,那起码是成百上千的,难道都被刺杀了?"
楼主有必要探究一下此话的来源
首先,陈写三国,魏那里多半是根据魏史官写的东西,既然郭是曹操的红人,那么在充满强权和政治斗争的魏难道史官一定要完全说真话吗,再说,谁记得他说过"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的话?史官只听说了郭劝曹操不要担心孙的话,他为了突出郭的谋略,很可能把意思说出来,话一变,我们再看一个肯定句式.
1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众所周知,隆对是在你一句我1句的对话中进行的,可陈为了方便,直接把它们编成一段话,而且这句话语气非常肯定,说得那么简单,丝毫没有考虑曹操强大的实力,这不是诸葛亮为了讨好刘备而说的?
2 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
这就更肯定的,后事料的明明白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