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忠武公海战战史, 倭贼的海上克星-李舜臣将军祝祭
性别:男-离线 广成子

槐里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545
帖子 2396
编号 568
注册 2003-9-7


这篇文章采用了标准的韩国人记史方法……

最后的露梁大海战中照例对无论是在名义上,或者是在事实上的战斗主力——明朝福建水师一字不提……壮烈牺牲的邓子龙将军也不知道被他们忘到哪里去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广成子

槐里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545
帖子 2396
编号 568
注册 2003-9-7




QUOTE:
原帖由过路小人于2005-09-15, 20:03:55发表

QUOTE:
原帖由广成子于2005-09-15, 18:10:06发表
这篇文章采用了标准的韩国人记史方法……

最后的露梁大海战中照例对无论是在名义上,或者是在事实上的战斗主力——明朝福建水师一字不提……壮烈牺牲的邓子龙将军也不知道被他们忘到哪里去了……

你原创的电影剧本《血祭》何时才迈出一步?

PS:福建人也曾参加过抗倭援朝战争吗?

起码得等我忙完这一阵子,只有等稳定下来我才有心思写东西啊……

唉,生活啊生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广成子

槐里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545
帖子 2396
编号 568
注册 2003-9-7




QUOTE:
原帖由广成子于2005-09-16, 11:34:27发表

QUOTE:
原帖由过路小人于2005-09-15, 20:03:55发表
[quote]原帖由广成子于2005-09-15, 18:10:06发表
这篇文章采用了标准的韩国人记史方法……

最后的露梁大海战中照例对无论是在名义上,或者是在事实上的战斗主力——明朝福建水师一字不提……壮烈牺牲的邓子龙将军也不知道被他们忘到哪里去了……

你原创的电影剧本《血祭》何时才迈出一步?

PS:福建人也曾参加过抗倭援朝战争吗?

起码得等我忙完这一阵子,只有等稳定下来我才有心思写东西啊……

唉,生活啊生活~ [/quote]
何止是福建人?

我大明在前期派出了刚刚讨平西夏勃拜叛乱的辽东李如松部,随队的就有大批参与平叛的西北戍军。
辽东军多剽悍勇捷,精骑射,果于前突,部分装备轻火器与可发射碎石开花弹的重型火炮。辽东军的战斗意志极强,在碧蹄馆战役中,李如松率领的三千辽东轻骑误入倭军埋伏圈,被数万日军重重包围,但这支部队竟凭着坚强的毅志与日军从清晨血拼到黄昏,直到援军到达才从容退走。战争打到后期,很多倭军只要一听见辽东军的大炮开响,便纷纷“举阵溃散”。辽东军的主要将领有李如松兄弟六人、祖承训(明末名将祖大寿之父)、查大受、杨元等。
西北军看起来较辽东军为弱,其中还夹有不少塞外降丁(如摆赛、颇贵等将领)。领兵将领有的麻贵、解生、杨登山、牛伯英等。西北军只要活跃在第二次战争中。由于丰臣秀吉突然撕毁和议,发动突袭,朝鲜军与明军一时难以及时集结迎战,故令倭军如旋风般地占领朝鲜南方四道,兵锋直指朝鲜王京(今汉城)。在这种险要关头,明帅杨镐、麻贵派出了解生部西北军,在稷山素沙坪痛击北上的倭名将黑田长政部,大破之,斩首数千级。令倭人丧胆,从此不敢正眼北顾,纷纷退进海边的坞堡扼守。七年战争也进入了最后的拉锯战阶段。

同李如松一同赴朝的还有受兵部侍郎宋应昌节制的南方江浙闽粤一带的南军。这些南军本是戚继光当年在东南抗倭的余部,多步战,善技击,装备火铳与少量鸟枪。统军将领有骆尚志、吴惟忠、陈寅、茅国器等。这些南军主要活跃在平壤、蔚山等攻坚战中。但是南军的战斗意志似乎不甚强,素养也差。在第二次蔚山攻坚战时,南军在几乎攻破城池的情况下遭倭军援军挟击,便纷纷四散而走,结果损失惨重。

再说水军,由于朝鲜李舜臣将军的水军在继任者元均手上覆没。明庭当即派出了陈磷率领的福建水军与邓子龙率领的浙江水军赴朝,配合陆军攻坚海边倭军据点。后来李舜臣将军复出,率军与大明水军合流,形成了联合舰队。李舜臣将军还与陈磷将军结下了刎颈之交。最后在露梁大海战中,联合舰队大战倭军名将岛津义弘的摩萨舰队,战况极其惨烈。最终岛津舰队大败而走,舰船五损其四,水兵战死万余人。而联合舰队则损失李舜臣与邓子龙两位将星……
由于战争后期交战三方进入僵持局面。大明万历帝一度诏令广州镇海提督童元镇进入备战状态,预备旦夕袭击日本本土。但广东舰队还未及出发,战争的发动者丰臣秀吉已经病死了……战争很快便结束了……

另外,赴朝将领刘大刀刘铤麾下大部是川兵,还有一支在平南时收编的苗疆特别部队。这支部队善长兵器涂毒之法,朝鲜执政柳成龙还专门派军官和技匠去向刘铤学习此法。

顺便说一下,后来在播州发动叛乱的杨应龙曾向朝廷上书,说他愿率部众击倭效力;当时还是建州龙虎将军的努尔哈赤也向朝廷上书,表达自己愿率女真诸部入朝击倭的愿望。但明庭一概不准……我想,朝廷大概是怀疑他们居心叵测吧……

总之,这场七年万历朝鲜战役简直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全民族对日本的战争……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19 19:2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53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