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评荡寇志系列(全文完)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12-12 22: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巴孤 于 2007-12-12 22:36 发表
哈芸生,正一村里仁庄都团练,使鹰嘴斧,又使五股托天叉

军B武A+智B情B名B

武艺不如哈兰生,曾完败于史进,顶多也就是A+的水平。


看样子史进是s的了

史进是S-,等同于哈兰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12-12 23: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巴孤 于 2007-12-12 22:47 发表

a+都能完败于s-?

史进换了一技点钢丈八蛇矛,骤马出来。哈芸生见了,便挺着手中五股托天叉,一马冲来,直取史进。二人也不打话,两马相交,叉矛并举,一来一去,一往一还,斗到三十余合。只见史进那枝矛,忽高忽低,忽前忽后,忽左冲,忽右掠,挥身上下,尽是一片矛影。芸生搠他不着,焦躁起来,提起那五股钢叉,尽平生气力,划开矛影,直向史进面门刺来。史进霍地闪开,芸生搠了个空,身子和叉直攧入史进怀里。史进用个拖篙势,抽转矛头,趁势往上一挑,那矛头直点到芸生胸前。芸生急转身,叉开矛头。矛头被叉一拨,恰打偏落在左腿上,史进就将蛇矛一送。芸生腿后早着,急忙负痛而归。

按俞万春的写作语气风格,这里真的应该算是完败了。当然我写完全部评论后,会整理一遍武评,哈芸生可能会降到A。

[ 本帖最后由 林冲 于 2007-12-12 23:0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12-13 00: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259 巴孤 的帖子

推倒八爪斩爪

[ 本帖最后由 林冲 于 2007-12-13 00:1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12-13 17: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今天太忙,尽量写,估计北京时间23点到24点之间才能更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12-14 08:0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十一、胜败无凭

高俅当然不“能”是梁山的对手,果然因为报仇心切,中埋伏后险些丧命,逃入蒙阴城中龟缩不出了。这一战高俅手下武将胡春受伤深重,坠马而死。文官孙静兵败之际,吐狂血而死,临死前写信向云天彪求援。但云天彪攻打清真山,一时不能脱身。于是陈希真获得翻身的机会,一下子就利用宋江借尸还魂了!救援死敌奸臣高俅,全猿臂寨却只有陈丽卿象征性的反对了一下。

高俅退入城中后,手下两个总管何有勇、石少谋,居然在蒙阴城外拖了梁山七日。杀败何、石后,梁山才开始攻城,攻了三日仍然不能攻下蒙阴。陈希真和云龙的援军已到,梁山立刻腹背受敌,被两路援军和召家村杀的大败,郭盛被擒。幸好高俅认为陈希真也是贼军一路,不肯开门协助攻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诸位“英雄”相见,自然“惺惺相惜”。高梁氏十分喜欢陈丽卿,估计是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亲自拉她到召家村来做客,临走时还送给她四名丫环:桂花、薄荷、佛手、玫瑰。

何有勇、石少谋,类似名字的人物在荡寇志中还有很多,都是些能力极差之辈。吴用被这种人物绊住七天,乍一看会觉得很不可思议,其实却是俞万春这本书特殊语气所产生的错觉和特殊细节处理所导致的结果。特殊的语气导致了吴用的能力暂时退化到了何有勇、石少谋的水平;特殊的细节处理导致了俞万春能用这种方法替陈希真争取到了十天的时间。

我这里就来着重讨论一下荡寇志的语气和军事方面的细节处理。

首先是语气。俞在措辞方面会尽量的贬低梁山,褒扬雷将,甚至是在完全平等的情况下。比如说同样写攻城不克的情况。梁山攻城时,他会尽量描述守城将士的英勇和攻城一方的惨重损失;雷将攻城时,他会尽量描述攻城将士的英勇和守城一方的惨重损失。反正这类小说中武将的作用远远大于士兵,决定战争胜负的是武将的质量和多寡。士兵、粮草这些古代战争真正的硬决定因素,在中国古典小说里只是一个可以随意改变的数字而已。所以,今天折了十万人马,明天还可以再生出十万人马,但在语气上就有了他想要的效果。俞万春不必在乎兵马、粮草、军器的实际情况,完全可以把梁山赢的每战都写的十分艰苦,败的每战都写得十分狼狈。士兵、粮草、兵器在这里并不是战争资源,而是语气用词。

武将方面,雷将的人物则更是能描写得多高、多大、多全,就写成多高、多大、多全。梁山的人物则能贬就贬,不能贬的就忽略掉形象描写。总之,俞万春在语气上,是在尽量的不平衡化。这样与他志同道合的人,更重要的是他这部小说的最期望读者——朝廷,读起来会十分的舒服。

语气上的极大不平衡,不代表实际的作战情况有那么大的不平衡。俞万春并不想来个一刀痛快。按他的性格,他是想把水浒好汉拿过来慢慢剐的。所以,尽管被描写的很不堪、很差劲,梁山仍不会速败;雷将也不会速胜、甚至会偶遇挫折。

所以战争的实际情况描写就要比语气上平衡的多了。不过,俞万春对战争有他自己的细节处理方式,这使得战争天平在他的调节下,以看似合理的方式,从“一边倒”慢慢的向“另一边倒”倾斜,达到他最终想要的结果。我列举一下他的几条重要细节处理方法:

一、整体优势和局部优势

从武将的总数上看起来,应该说梁山是多于官军的,前期尤其明显。但俞万春从不让梁山在一线投入太多的头领参战,一般每战只派二十个左右的头领参战,剩下的都在山寨里躺着、养着。结果每战都被对方形成了局部的武将人数优势。

二、能力的稳定性

比如吴用,他的计谋能力应该略差于刘慧娘,和陈希真差不多,强于云天彪。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刘慧娘对吴用可以百战百胜,吴用对云天彪就不能百战百胜。也就是说,吴用的能力不稳定。状态好的时候可以胜陈希真,差的时候是个人都敢输。雷将们的就不存在这种情况,

三、意外情况

实在不行。俞万春会弄一两个意外情况,改变局势。比如梁山占上风的时候,突然来场雨、下场雪、生个病什么的。天灾人祸大都有利雷将而不利梁山,俞甚至还可以为之加上什么天道人心所向、朝廷必胜、梁山必亡之类的话。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雷将一方甚至会突然蹿出来一个无名英雄助上一臂之力,扭转战局。

四、平衡倾斜的后果

当然,为了表面上看得过去,雷将们也会出现局部劣势,也会有天灾人祸。但是不平衡一旦出现后,结果却完全不同。如果雷将们出现被同等级武将围攻的情况时,一般都能顽强坚持;梁山武将出现这种情况,就基本上是等死了。放到军队的层次上,举例说,梁山和雷将都是一万人,雷将先拿出五千缠住梁山的一万,一段时间后,梁山的一万人会精疲力竭,雷将剩下的五千生力军出击,前面的五千再从后面夹攻,于是梁山溃败!

也就是说,尽管正常情况下,双方的武将和军队能力完全相同。但:1、雷将的军队和武将抗围攻的能力极强,而梁山相反。2、雷将的军队和武将体力下降极慢,而梁山相反。3、雷将的军队和武将应变的能力极强,而梁山相反。

所以后来在梁山优势的时候,吴用一旦生病,局势立刻逆转,转胜为败;同样在梁山优势的时候,刘慧娘生病,其余人却能坚守到刘慧娘病愈,然后梁山还是转胜为败。

总之,俞万春在处理军事细节上,是在尽量维持表面上平衡的前提下,暗中加入了许多潜规则和小动作的。

名著《三国演义》里的战争,虽然作者在写作语气、细节上也作了一些手脚,但每一场战争总体来说都是胜败有凭的,战争的因果关系非常的清楚。而俞万春的这种写作手段,总结成四个字就是:胜败无凭!

宋江蒙阴惨败,战争视角突然转到了曹州。曹州有一位武解元金成英,在曹州失陷后,一直意图恢复曹州。他的成名又是一段裙带关系的写照,都省检讨使贺太平因为欣赏他的才,特意赦免了他杀人的罪名,这里就不仔细说了。宋江被绊在蒙阴,金成英趁机向贺太平提出了恢复曹州的五条可乘之机:

曹州之保障,曹南山也,今贼不于曹南山屯兵镇守,则曹南无犄角矣,可乘一也;烽火营汛多不尽善,可乘二也;闻守曹州者为董平,董平虽东平名将,然勇则有余而谋实不足,可乘三也;而更有天假之便者,宋江、吴用远在蒙阴,呼应不及,可乘四也;曹州、濮州疆域毗连,而贼乃将守濮州之林冲亦调向蒙阴,则曹州孤而无援,可乘五也。有此五利而不乘机进取,则曹州又未知何日复矣。

于是,镇抚将军张继便拨给了金成英八千人马,前去恢复曹州。第一日董平出战金成英不分胜败。第二日,董平、鲍旭、焦挺三个人围攻金成英,结果金成英暗中派兵四面攻打曹州城,董平只好撤回城中,混乱之中焦挺被擒。于是董平死守不出,金成英攻了五日,不能取胜。

这时,来了一个金成英一直寻访的英雄——韦扬隐。于是金成英把焦挺浑身洗剥,绳穿索缚,诱使董平出战。韦扬隐和董平也是平局,这时金成英突然出手联攻,董平战死,梁山就这样失了曹州。

既然是一场让梁山丧了一名五虎将的战役,就来分析一下他的胜败原因。金成英战前慷慨陈词说了五条机会,结果没有一条起到了作用,真正起作用的反而是一个很偶然的事件。对比一下《三国演义》里官渡之战的前因后果描写,就会发现荡寇志里的战争因果是多么的随机了。上面的战役就是终结于一个偶然的事件,而董平、鲍旭、焦挺三人围攻金成英,和金成英、韦扬隐围攻董平的相反结局更是作者存心的安排。

胜败虽无凭,但结局却可以准确预料,偶然中存在着必然,所以荡寇志中,胜败无凭亦有凭,全凭俞万春的个人意愿了。

亮相武将:

金成英,曹州人,使干红西缨镔铁龙舌枪

军A武S智B情B名B

有一定的统帅能力,武艺高强,

韦扬隐,会稽县人,使五指开锋三棱镔铁枪

军B武S智B情B名B

武艺相当了得,感觉上比金成英要高,但仍为S的水平。

贺太平,都省检讨使

军B武C智A情S名A

雷将中少数文官之一,政治型人物。

李成,大名府前都监,使枪

军B武S-智B情B名B

武艺能力应该和闻达相仿。

胡琼,关西人

军B武A智B情B名B

表现不多,能力似乎很一般。

董平,东平府都监,使双枪

军B武S智B情B名C

其他能力一般,名声较差,但武艺还是不能否定的。

斩将擒将记录:

陈丽卿擒赛仁贵郭盛,后者在都省被正法。
金成英、韦扬隐斩双枪将董平
金成英擒没面目焦挺,后者在都省被正法。

[ 本帖最后由 林冲 于 2007-12-14 08:1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12-14 08: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云中野鹤 于 2007-12-14 08:14 发表
呵呵,教头早晨

啥早晨!夜里1点了。老板突然给活,弄完刚刚才回来。连上网的机会都没有。

[ 本帖最后由 林冲 于 2007-12-14 08:2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12-14 08: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云中野鹤 于 2007-12-14 08:24 发表
不好意思,忘了教头是在国外的

明天更新不了了,没体力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12-14 08: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ironsov 于 2007-12-13 23:10 发表
穆春和薛永的结果貌似反了。
这也是俞万春写到张叔夜做统计时产生的bug。

的确反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12-14 08: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279 巴孤 的帖子

如果没有韦扬隐的出现呢?有那五条也没用。而且时间一长,嘉祥的呼延灼,甚至梁山的卢俊义都能派兵来援。

其实,这时候梁山上躺了不少猛将能人,张清、徐宁、朱武、樊瑞什么的。俞就是不让他们出战。

[ 本帖最后由 林冲 于 2007-12-14 08:4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12-15 06: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楼上的LS写的是什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12-15 19: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等我写完了评论篇,凉上三个月后,看看大家还有没有兴趣写反荡寇?
那时如果八爪还想写,就可以写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12-19 17:4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你们让我怎么更新!!!
轩辕害的我昨天重装了一遍系统,现在只敢在公共机房上轩辕!

我咒写病毒和木马的人统统下十八层地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12-19 18: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320 叶无花 的帖子

24章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12-20 06: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十二、雷将统领

蒙阴、曹州战后。朝廷赦免了猿臂寨的罪行,还赏了他们忠义勇士的名号。陈希真咸鱼翻身,由强盗变回忠义,而高封、万俟春、万俟荣等人的冤屈永远也不能昭雪了。俞万春这部书的最大矛盾和漏洞到此告一段落。这样一个先强盗、后招安,完全走水浒化路线的猿臂寨,其实完全违背了俞万春反水浒的核心思想,即忠义和强盗不能并存的思想。虽然俞万春根本不会承认陈希真是强盗,但矛盾和漏洞已经铸成,其为了反水浒而反水浒的目的也就昭然若揭了,而由此产生的诸多牵强附会的效果也在意料之中了。

既然俞万春让陈希真经历了从官到民、到强盗、再到官这样一个波折的循环,他的戏份和战功就自然要多于一帆风顺的另一主角云天彪。而云天彪作为一个低级军官,其戏份和战功也就自然要多于根正苗红的另一主角张叔夜了。雷将的三大主角及三大方面军,按后来征剿梁山时的番号、战后朝廷的赏爵、雷将的排名顺序来看,都是张、云、陈的顺序。这和这三个人、三个派系在书中的戏份和战功完全相反,俞万春是何用意?

我认为这是作者在他这部书里,对他的三种人生理想归宿的表达。俞万春在书的最后也曾写道:云天彪已得仲尼宗旨,不由仙、佛这条路,将来他到无声无臭地位,广大不可思议。张嵇仲当从精忠大节上解脱,也不由仙、佛这条路。

这三种归宿的崇高性顺序就是书中张、云、陈的排名。也就是说,俞万春认为人生最理想的归宿是精忠报国,为国家大义而死(当然这里的国家是狭义的国家,对象只是帝王和朝廷,不是民族、百姓);如果不能以这样的方式得成正果,用一生来辅佐君王,做个三朝元老,名列儒林,也不失为是一个好的归宿;如果这也不能够达成,那就只能归隐山林,走佛、道的路,自修成正果了。

所以俞万春笔下的三个主人公中:张叔夜走的是精忠大节,他在第41回为张鸣珂结传时写道:

至靖康改元,金人南下,叔夜奉钦宗手札率众三万人勤王,鸣珂为参谋。与金人连战四日,斩其金环贵将二人,大获全胜,其计谋半出鸣珂,帝大加褒宠。奈诸道援兵不至,以致城陷,二帝北狩。鸣珂从叔夜赴金军,叔夜一路不食粟,惟饮汤以待死。及到白沟河,正是金人地界,鸣珂矍然起道:“过界门矣!”叔夜便仰天大呼,绝吭而死,鸣珂亦拔刀自刎。当授命之日,天昏地暗,山岳震动,精忠大节,彪炳千秋。这是书外之事,日后之语。

这是俞万春这类读书人的最高志向。其次是辅佐君王,最后他写云天彪的结局:

天彪领了云龙回去。后来云天彪匡辅天朝三十余年,治绩昭彰,享寿八十四年而终,史馆中名臣、儒林两传均载其名。云龙从父阐扬儒教,亦名列儒林。

再次就是陈希真等人在佛道上修成正果的归宿了。

反过来说,俞万春这类人最容易达到的是陈希真式的正果;云天彪式的正果要难多,能当上社稷重臣、三朝元老的,那都是一代读书人中的佼佼者和幸运儿;而张叔夜式的正果就更难了,一整代读书人都未必能遇得上这种机会。所以俞万春在陈希真身上用的笔墨最多,云天彪次之,张叔夜再次,而崇高的程度则刚好相反。

这三种境界在一般人眼中未必是这种排序,但在俞万春这里就是了。否则他不会让一个已经是闲云野鹤的陈希真重新入世一次。而且,正因为俞万春只能达到第一种境界,因此他对陈希真的描写最实。也正因为俞万春最崇拜、憧憬第三种境界,因此他对张叔夜的描写最虚。

陈希真洗清罪名之时,书中最重量级的人物张叔夜也登场了。俞万春上来就列了一下张叔夜的辉煌出身,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根正苗红”!接下来,俞万春叙述了一段张叔夜就任海州时的故事:大意说海州附近有江贼三十六人,张叔夜用计,其二子张伯奋、张仲熊前后火攻加夹攻,大破江贼,海州成为太平世界。

俞万春特意提出这件事,因为这的确是张叔夜的真实事迹,对于这个书中难得一见的正面真实历史人物,俞万春自然要不吝笔墨的把张叔夜的这件正面事迹拿出来亮一亮了。可问题是,这个张叔夜在海州平的寇到底是什么寇?

看看正史中的记载。《宋史徽宗本纪》:宣和三年二月,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张叔夜传》中,叔夜再知海州。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兵莫敢撄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占所向,贼经趋海滨,劫巨舟十余,载虏获。于是募死士,得千 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也就是说,张叔夜在海州平的恰恰就是历史上的宋江!俞万春当然也应该知道,否则他就不会在前言中写道:因想当年宋江,并没有受招安、平方腊的话,只有被张叔夜擒拿正法一句话。

既然明知道这段正史的对象就是宋江,就应该在书中去掉这一段叙述,否则就成了“一气化三清”般的笑话了。整个书就是在写张叔夜平宋江,怎么可能在之前已经平了宋江一次?!这种历史类型的笑话,书中可不止这一处。更大的笑话是,俞万春明明写了张叔夜的精忠大节,也提到了二帝北狩的靖康之耻。却在书的最后让某某天师来了一个“亿万年太平无疆”的大预言,全书的历史局势以大盛世、大团圆收场。这就是俞万春对史料的运用!

正常的小说不乏对历史的虚构和歪曲,但一般不会自相矛盾,决不会像俞万春这样,一段史料既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拿来当正面例子用,又可以在不需要的时候一脚踢开。如果说陈希真的“忠义强盗”是这部书的最大矛盾,这个“靖康之耻”就是第二大矛盾了。

之后,张叔夜被调到刚刚收复的曹州出任知府。刚一上任,就遇上了盘踞麟山的妖人刘信民聚众谋逆。张叔夜拜访高平山的徐溶夫,徐溶夫向张叔夜介绍了邪教组织的情况,并向张叔夜推荐了隐居在他这里的杨腾蛟。张叔夜和杨腾蛟去满家营点兵,并依靠杨腾蛟的个人英勇剿平了妖人刘信民一伙。从此张叔夜、金成英、张伯奋、张仲熊、杨腾蛟盘据曹州,梁山自此再也不敢觊觎曹州了。

既然张叔夜的精忠大义高高在上。所以,为了不损害他的形象,就只能尽量的虚化张叔夜。其实就算曹州有了这五位英雄,实力仍然弱于云、陈。但俞万春宁可让宋江再次火拼陈希真,也决不让宋江和张叔夜提前交手。后来又把张叔夜调开,让他去远程方腊(历史上是辛兴宗的事)。一直拖到全书的最后,才让张叔夜正式出兵征讨梁山并一举拿下,以维护他高大全的形象!

所以,首席雷将张叔夜虽然在书中戏份并不多,但仍是这部书的第一主角。毕竟“真理”越描越黑,俞万春煞费苦心,把黑锅都扔给了其他人,用这种远香近臭式的写法保存了张叔夜在各类读者心中的“完美”形象。

亮相武将:

张叔夜,名臣张耆之孙

军S-武A智S-情S名S
特技:[箭术],A+

书中形象太虚,军事能力难以估计。情、名均为S,应无争议。箭术高明,最后射倒卢俊义,而且正史中有记载:使辽,宴射,首中的。辽人叹诧,求观所引弓,以无故事,拒不与。

张伯奋,张叔夜长子,使两柄赤铜溜金大瓜锤

军B武S智B情B名B

张仲熊,张叔夜次子,使两口旋风雁翎刀

军B武S智B情B名B

张叔夜的两个儿子同样戏份过少,形象太虚,战绩只有协擒卢俊义、激战鲁智深。但足以评为S。

徐和(徐溶夫),隐居高平山的世外高人

军S-武B智S-情B名B
特技:[医术],S-

博古通今,凡一切天文、地理、礼乐、术数之书,无不精究,虽未出兵打仗,而战阵攻取之法,了如指掌。

叶勇,满家营防御使,使刀

军B武A-智B情B名B

极其平凡的官军武将,谢德、娄熊的水平。

斩将擒将记录:



[ 本帖最后由 林冲 于 2007-12-20 18:0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12-20 18: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12-20 10:47 发表
张氏父子不属于三十六名雷将之列。
首席雷将应该是云天彪

但张叔夜是雷声普化天尊座下大弟子雷霆总司神威荡魔霹雳真君降生,日后统领雷部上将,扫荡世上妖魔,大昌吾宗。汝等不可轻视!

是雷将的统领总没错,我把标题改成雷将统领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12-20 23: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无为楼主 于 2007-12-20 18:53 发表
我觉得老俞搬出张叔夜平江贼三十六人倒并不算闹笑话,而是有意为之,所谓“江贼三十六人”,是在影射大宋宣和遗事里提到的宋江一伙三十六人。


老俞死后第二年,太平天国起义开始,想来老俞死前数年,类似太 ...

整部书就是平宋江,他又影射一遍干吗?对老俞来说,逻辑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浪费每一个正反面史料。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12-21 18: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规定,我每更新一篇,八爪和老萧必须回帖,否则我就不更新!
八爪还没有对第十二篇的回帖呢!

[ 本帖最后由 林冲 于 2007-12-21 18:3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12-23 07: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十三、沂蒙条约

宋江按照俞万春的意愿,果然不去进攻曹州,却意图再次攻打蒙阴。这次吴用决定先攻取汶河上的莱芜。当时正值连日大雨,吴用设计让梁山水军从城门水窦进入莱芜城,莱芜遂为梁山所得。于是宋江得陇望蜀,接着攻打莱芜南边的新泰,这次吴用利用敌军雨天疏于防火,借风势用涂了松油的火箭火攻,又取了新泰。新泰的南面就是蒙阴了。吴用先派鲁智深、武松、李逵带领三千步兵去牵制召家村,其余人攻打蒙阴县城。蒙阴知县胡图、防御符立索性直接投降宋江。宋江于一月之内连得三城!

曹州刚刚失去,纵使张叔夜有天大的本事,重夺残破的曹州也应该是梁山的上策。但是俞万春就是不让宋江去碰张叔夜,甚至无限抬高张叔夜的威名,让宋江从心理上就惧怕张。更何况曹州后面有个笋冠仙,打了也是白打,只好东向争夺蒙阴了。

一月陷三城,算是书中梁山最大最快的一次扩张了。不管后来的发展如何,这次的成功都为梁山争取了一定的战略空间。不过俞万春并非好意,他只是嫌梁山灭亡的速度太快,想先给点甜头,然后慢慢剐罢了。

不料这时召村那边出了岔子。鲁智深、武松再次大战召沂、高梁,精疲力竭之际,李逵加入战团,召沂等人退却。李逵冲入召村,进入史谷恭布下的九宫法坛,跌落一个丈余深的大泥潭后被擒。鲁智深随后跟入再战召沂,却被高梁的三把飞刀所干扰,脚下中了绊马索后,也被擒了。武松大怒,力战召沂、高梁。花貂、金庄加入战团,四人合力又将武松也擒了。梁山的三千步兵却都被史谷恭用奇兵挡在了村外,召村大获全胜。

这次在召村的失利,看起来好歹比上次舒服一些,毕竟是三个莽撞的英雄遇上了书中第一布阵高人。不过我不明白是,战前吴用明明想牵制而不是进攻召村,却偏偏派了这样三个嗜血的人去,不是明摆着去中计吗?

吴用只好用计,让蒙阴县令胡图去赚开召村。张清、李俊、张横等人得以攻破九宫法坛,却发现村内竟然还有一座碉楼。梁山连攻了三日也奈何不了那座碉楼,双方陷入僵局。

九宫法坛已经被破,俞万春却弄出来一个炮楼来顶住梁山的进攻,这就令人无语了。俞万春让梁山用水计破了莱芜,火计破了新泰,到这个时候,却去掉了梁山的天时,让这三日来了个天气清明、风和日暖,火攻水战都不得用。可费解的是,梁山这时为什么不让凌振用炮轰呢?一个村子的碉楼能有多大?

既然陷入僵局,俞万春当然会重施故技,让陈希真来个内外夹攻了。这次陈希真派女儿女婿为前部,陈丽卿听了祝永清的建议,不救召村,反而直捣蒙阴。蒙阴守将龚旺、丁得孙竟然在这个时候轻视陈丽卿,双双出城与她武斗,结果陈丽卿单枪刺双虎,夺回了蒙阴。

龚、丁是什么斤两,难道他们自己不知道?如果死守,祝永清、陈丽卿手下只有两千人,武艺再高又能怎样?龚旺被挑杀后,陈丽卿来追丁得孙,丁得孙手中竟然连兵器都没有,俞万春写成这样,不如让他们直接自杀献城算了。

腹背受敌,又陷了三个上等头领,这时云天彪突然起兵,倾全力攻打清真山。祸不单行,宋江急得小便顷刻失了三次,无奈之下用五十万金珠换回了三个兄弟,并与陈希真和召沂签订了耻辱的沂蒙条约:

梁山义士宋江,与猿臂寨义士陈希真、召家村义士召忻,共昭告于天地神明日星河岳:自今日以往,既盟之后,宋江因厌弃蒙阴,兵马车徒不复涉蒙阴之境。如违此盟,明神殛之。

俞万春借机会又羞辱了宋江一回,小便居然能顷刻失了三次?!云天彪就在附近,起兵攻打清真山,来牵制宋江进攻蒙阴应该是能预料的事情,提前派一支军队去牵制云天彪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更令人不解的是,梁山上次兵败蒙阴后,曾让杨雄、石秀去清真山协防。可本次出兵前因为云天彪久久不来进攻清真山,俞万春居然让梁山取消了这支援军!

宋江退出蒙阴,陈希真却派兵牵制莱芜、新泰,不许他救援清真山。于是清真山终于被云天彪所破,马元、皇甫雄投降。清真山已失,莱芜、新泰又受云天彪的牵制,从此宋江永远失去了攻取蒙阴的可能了。

第二次蒙阴战役,俞万春把他的军事细节处理逻辑发挥的是淋漓尽致。

从整体优势和局部优势上来说,梁山此时猛将只折了关胜、董平、索超,整体优势仍然占优。不过到了局部,劣势就很明显了。好多智勇之士如卢俊义、秦明、花荣、杨志、徐宁、史进、朱武、凌振坚守梁山不出,只派出一支不大不小的部队被召沂拖住,然后被陈希真和云天彪轮流痛击。

从能力的稳定性上来看,吴用这一战虽然攻取了三城,但居然忘了派分队牵制陈希真和云天彪,智谋表现的极其局限,毫无战略眼光。一个小小的碉楼的出现,吴用居然只能傻傻的硬攻,毫无应变能力。

攻打召村碉楼时的天气变化,显然是俞万春从意外情况上给召村助的一臂之力。而按俞万春的一贯作风,双方的平衡局势在陈丽卿攻下蒙阴、云天彪出兵清真山后,也就“正常”的产生了急剧的倾斜,直到宋江耻辱收场。

宋江失去蒙阴,又失去了清真山,虽然得了莱芜、新泰,实际上却等于让陈希真和云天彪同时向梁山逼近了一步。但这样带来的版图缩小未必对梁山不利,因为补给线缩小,梁山诸据点之间的救援也就容易多了。可俞万春从一开始就没给梁山“支援”、“情报”这些概念!前面的曹州被破就是一个例子。就算毗邻的濮州没实力救援,总会向梁山传递消息吧?金成英攻城五日,梁山总部总应该来得及派援军了吧?蒙阴之战当然也逃不出这个怪圈。诸据点、诸部队之间毫无支援,虽然得了三城,其实是越打越分散,单个部队的实力越打越弱。在不懂得支援的前提下,只能是被各个击破了。

这部荡寇志,可能是为了写的更精彩些,俞万春放大了三个概念。即人数、时间和空间。首先是兵力人数上的放大,荡寇志里动辄几万人、十几万人使得战争看起来够气势,打起来也足够热闹,但这根本就不符合实际情况。而且兵力在俞万春那里不过是可以随时编造的数字而已。人数上的放大,必然导致时间上的放大,毕竟人多了,杀起来也就自然慢了。梁山从大聚义到灭亡,俞万春竟然荡了整整七年。这样一来,空间上也自然要放大,否则几十万人挤在半个山东省的范围里,怎么能施展的开手脚?俞万春当然不能改动城镇之间的距离,只好把战争细化到村庄和山头的级别,变相的放大了战争地图。

三个概念的放大,的确壮大了战争的气势,把民兵土匪之间的战斗升级成了三国演义那种千军万马级别的战争。但是这样一来,距离上就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当俞万春把半个山东省想象成全国大小时,宋代州与州之间的距离就变成了汉代州与州之间的距离。关羽在荆州出事,益州来不及救援;所以宋江在沂州出事、董平在曹州出事,郓州的卢俊义也就自然来不及救援了。在赤兔马保守估计一日一夜能跑五个来回的距离内发生这种情报空白,读者该作如何想?更离谱的是,这种规律只对梁山有效,在雷将那边的距离仍为实际的距离,情报系统也从来就没有瘫痪过,读者又该作如何想呢?

亮相武将:

史谷恭,蒙阴召家村人

军S武B智A情B名B

为人最有细心,深晓太乙壬遁,及游都穿地之术。从书中看,其实是阵法高明,归于统军一类。

花貂,蒙阴召家村人

军B武A智B情B名B

金庄,蒙阴召家村人

军B武A智B情B名B

二人有一定的武艺,但没有单挑的纪录,评A。

马元,清真山首领

军A武A智B情B名B

对抗云天彪两年,应有一定的统兵能力。

皇甫雄,清真山副首领

军B武A智B情B名B

能力一般的草莽英雄。

斩将擒将记录:

陈丽卿斩花项虎龚旺、中箭虎丁得孙
哈兰生斩清真山头目铁城墙周兴
沙志仁斩清真山头目烈绝大郎赫连进明
欧阳寿通斩清真山头目鬼见愁来永儿
清真山头目锦鳞蟒马元、飞廉皇甫雄投降云天彪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12-23 08: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ylh2004 于 2007-12-23 08:07 发表
史谷恭这名字粗看总觉得与史文恭有关系.

以后不指望八爪鱼了,只要老萧回了帖,我就继续更新。

史谷恭、高梁这种高人居然不属于36雷将,也不属于18散仙。

[ 本帖最后由 林冲 于 2007-12-23 08:1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12-23 08: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ylh2004 于 2007-12-23 08:18 发表

确实如此,连徐槐家养的两个娘儿都有位置,属于18散仙,超强的高梁与史谷恭却没位置.
老俞的思路,只能用"诡异"来形容之.

如此更说明了梁山的敌人数量之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12-24 03: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344 陶心 的帖子

不过我到不认为兖州之战是最大的拐点,我认为最大的拐点是后来白瓦尔罕的奔雷车被刘慧娘所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12-24 04: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无为楼主 于 2007-12-23 18:48 发表
梁山攻占莱芜,靠的是水,所以后来官军收复莱芜,用的是水攻计;
梁山攻占新泰,靠的是火,所以后来官军收复新泰,刘慧娘“纵火烧新泰”……

俞万春因果报应玩得倒好。三大兖州就是三打祝家庄的报应。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12-29 18: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大家少安毋躁,顺便等等八爪。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1-2 05: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圣诞长假结束。从明天开始,远离史区无谓、无聊的辩论,一心一意地继续这一系列的评论。

[ 本帖最后由 林冲 于 2008-1-7 07:2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1-2 23: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十四、三打兖州

俞万春痛恨梁山自不必多说,而有一件事是他最为痛恨的,那就是三打祝家庄了。为此他不仅在书中多次提及此事,还安排了不少祝家庄的余孽、裙带成为雷将。最后先特意将登州系八将、李应、杜兴、杨雄、石秀、时迁等一干当年与祝家庄息息相关的人物安排到了兖州,后让陈希真也来了一个三打兖州,好来彻底算清这笔血债。

三打兖州在书中是五回的内容。一打和二打之间还穿插了公孙胜和陈希真的一段斗法,而二打和三打之间则穿插了吴用和刘慧娘的一段斗器械。堪称是书中的一段高潮了!这篇先分析三打兖州的部分,斗法斗器械部分则留到下一篇中再分析。

第二次蒙阴战役之后,祝永清和陈丽卿去承恩岭竹林采办箭料,偶遇了祝永清的故友魏生,引出了他的父亲魏辅梁。这魏辅梁也是书中一大高人,智谋与陈希真相当。避战乱隐居到了兖州附近的甑山,李应曾屡次请他出山都被他所拒。这回他却答应了陈希真的邀请,决定出山相助夺取兖州。

魏辅梁反复强调他并不愿伤害李应,理由自然是为了报答李应对他的知遇之恩。不过这点把戏放到荡寇志的大环境中去,总觉得太假,顶多是卖友不求荣罢了。

辅梁愕然片刻,笑道:“道子兄欲用我乎?我非不屑为君用,不过我恬退多年,世务生疏。”希真道:“足下若不忍于李应一人,而置山东数百万生灵于不顾,未免妇人之仁。总而言之,须看朝廷面上,吾兄决不可辞。”辅梁道:“也说不得了,欲报朝廷不得不灭梁山,欲灭梁山不得不取兖州。日后辅梁见李应于地下,辅梁亦有以藉口。然有二事,道子务要应允。”希真道:“愿闻。”辅梁道:“一者,事成之后乞留李应一命,望勿快心歼戮。二者,阁下勿为辅梁叙功邀赏,以使天下后世,知魏辅梁之除李应非为一身求荣,实为朝廷除患也。”希真知其意不可夺,一一应了。

魏辅梁是一个比陈希真还要闲云野鹤的人物,这从他兖州之战后飘然而去就能看出。可陈希真劝说魏辅梁,用的却是“报效朝廷”这个理由;而最后魏辅梁答应出山,说的也是“欲报朝廷不得不灭梁山”的说法。

我的疑问是,一个无意功名的人,真的会去在乎朝廷吗?这类避世的高人,骨子里一般都不会看得起所谓的“朝廷”,天下百姓在他们眼里,倒是有可能重要的多。所以陈希真真正能打动魏辅梁的一句话,按逻辑应该是那句“而置山东数百万生灵于不顾”。可惜俞万春本人并不是这样一类轻朝廷重百姓的文人,他是个从骨子里想谄媚朝廷的人。所以他笔下的人物,境界始终高不起来,始终难脱俗气。如果再考虑到魏辅梁和祝家庄的裙带关系,连“报效朝廷”这个理由都显得假了。

这时,猿臂寨的磁窑内挖出一个宝贝:众人同进西厢房,只见一张磁床,高六尺,长七尺,阔四尺,一体浑成,毫无接笋。五福攒寿,四角花藻,玲珑剔透的天花顶。前檐垂着一带参差玉柱,中嵌十二面磁镜的床额,六枝羊脂白玉也似的大圆柱,西洋柱的栏杆,卷云床脚。里面细花装出湘纹席模样的床面。浑身淡描细画,端的界线分明,花纹清刻,实是希有之物。

这样的宝贝居然是天然生成的!猿臂寨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天上也能掉下馅饼。这个磁床,陈希真自然会利用到攻取兖州上面了。可惜俞万春不知道特洛伊之战的故事,否则变出一个木马让李应上当绝对是他的风格。更可气的是,猿臂寨只是用磁床作了一个幌子,俞万春根本没舍得让梁山哪怕只是摸一下那磁床。

猿臂寨的主要财政来源是他们的磁器。因为卖的比朝廷便宜,所以梁山也私下与他们交易。魏辅梁成功混入李应麾下后,陈希真也按约定开始行动。先故意在买卖上挑衅,引李应发怒。然后用磁床为诱饵,让李应得到了一个陈希真给张叔夜的“密信”:

下士陈希真,久思报效朝廷,今得一奇计,数月之前,已于兖州城飞虎寨安排停妥。现拟择吉兴兵,日内必取兖州。祈大人檄知曹州知府张,俟士一破兖州,便同力进剿梁山。伏乞恩准。

李应居然乖乖的按照俞万春的设想,误认为已经有奸细混入了兖州城或飞虎寨内,于是整个兖州一片混乱。陈希真趁乱夺取了飞虎寨,然后李应在魏辅梁的“妙计”下,又夺回了飞虎寨。

不料,邹渊、邹润急于夺寨,中了刘慧娘埋下的高科技地雷而死。

看官,原来这巧法亦是刘慧娘的,名唤“钢轮火柜”。其法用五寸正方铜匣一个,下铺火药,上有一轴,轴上一轮八齿,每齿含一片利锋玛瑙石,旁有一枝钢条逼近玛瑙尖锋。那轴一头有盘肠索连着一个法条大轮,又一头有小捩子捺住,旁设机轮,与自鸣钟表相似。走到分际,拨脱了捩子,那法条轮便牵动盘肠索拽得轴轮飞旋,玛瑙尖锋撞着钢条,火星四迸,火药燃发。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定时炸弹”吗?看来双方的武器差距不止差了一个时代。

由于二邹没有完全听魏辅梁的安排,冲入飞虎寨被炸死。李应反而更加敬重魏辅梁了,他传令道:“自今日之往,有不听魏先生吩咐者,定以军法治之。”魏辅梁在兖州的军师位置从此就牢固了。是为一打兖州。

飞虎寨虽然失而复得,但梁山付出了让魏辅梁成功混入兖州高层、二邹阵亡、飞虎寨被夷为平地的代价。这就是俞万春的笔法,雷将一方完成一个像卧底这样艰难的目标,可以不付出任何的代价,还能让对方替自己买单。

俞万春之所以痛恨三打祝家庄,是因为三打祝家庄的成功,核心原因是孙立出卖了栾廷玉。他抓住这一点大作文章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这是梁山“不义” 的最好例子。但重施故技,用出卖、卧底的方法来以牙还牙,未免降低了这次报仇的档次。

魏辅梁虽然卧底成功,但他毕竟是一名文官,还需要一个武将来支援行动。于是真祥麟的同曾祖堂兄,张魁的好友真大义及时的出现了,上演了第二场无间道。这之间公孙胜和陈希真的精采斗法,以后再细说。

单说斗法失败后,杨雄落单,被祝万年追上。二人单挑,杨雄渐渐不敌。这时真大义出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点拨了杨雄两手,杨雄得以逃脱。如此一来,真大义就给了梁山一个好的印象。等真大义见了陈希真后,就自然地答应了作卧底的请求。于是他独赴甑山道,以张魁好友的名义投入了恰巧在兖州的宋江麾下。为了让宋江、李应信任真大义,魏辅梁先故意不和真大义来往,还暗中打他的小报告,揭示了他和真祥麟的关系,让宋江对他先有所猜疑。然后利用双方斗将,让真大义的形象在宋江的心中来一个彻底的转变。

于是斗将开始。陈丽卿暗箭伤人,射中了孙新,孙新因此被真祥麟所杀。这时真大义出马,一片混战中真大义冲入敌军阵中。不多时,真大义提着真祥麟的人头冲杀出来。由于报了杀孙新的仇加上大义灭亲,从此真大义得到了宋江、李应的绝对信任。

这里俞万春早在陈希真大战高封之时就留下了一个伏笔,高封男宠阮招儿的样貌居然与真祥麟十分的相似,所谓真祥麟的头也自然是阮招儿的了。这样深远的伏笔,的确说明了俞万春对这场祝家庄复仇战的重视,但未免太过荒诞。这么一个相似的代替品,怎么就偏偏出在卧底弟弟真祥麟的身上?

之后,宋江与陈希真再次斗将。陈丽卿再施暗箭直接偷袭宋江。幸好黄信挡箭及时,宋江才免于一死,但左眼已被射瞎,只得回梁山养伤。是为二打兖州。

荡寇志正常的作战看着不爽,斗将看着就更不爽了。俞万春为何不用暗箭把梁山好汉都射死算了?宋江成了独眼龙,形象上被俞万春成功地塑造成了一名标准的山贼头目。

这样陈希真就拥有了一文一武两名卧底。更可怕的是,真大义本来就是兖州人,在兖州认识的人不少,必要的时候可以一呼百应。与一打兖州相同,俞万春又成功的混入了一名卧底,而吃亏的还是梁山一方,雷将们仍然没有付出任何代价。

前两次兖州之战,俞万春故意让吴用远离兖州,失去了识破魏辅梁和真大义的机会。飞虎寨快速的、戏剧般的失而复得,吴用未必不能识破魏辅梁;而斩真祥麟的过程并非透明,吴用更有可能识破真大义。可惜作者把他扔到了莱芜、新泰,等到吴用攻打新柳失败回到兖州之时,已经没有动摇二人地位的可能了。吴用攻打猿臂寨新柳城事件,我以后再谈。

两名高级卧底成功混入后,三打兖州已经是水到渠成了。但不能理解的是,吴用竟然轻易被魏辅梁的一句恭维话所骗,与李应去守兖州的天险镇阳关,将兖州的防务拱手交于魏辅梁、真大义全权负责。

钥匙都交给陈希真了,兖州岂有不破之理?于是在一连串的调度之下,杨雄、顾大嫂、孙立、解珍、解宝、石秀依次中计被杀或被擒,陈希真遂得兖州。这样镇阳关被两面夹击,吴用等人又误认刘慧娘的假磷火是妖法。关内大乱、镇阳关也被陈希真拿下。吴用、时迁乱军中逃得性命,李应被魏辅梁“义释”,乐和战死、杜兴被擒。是为三打兖州。

通过三打兖州,俞万春用卧底的方法狠狠的回报了梁山的三打祝家庄。事后更用极其凶残的手段虐杀了祝家庄事件的第一卧底孙立。手段令人发指,目的也昭然若揭。至于说,兖州对梁山的战略如何如何重要,失去后梁山的形势如何如何被动,完全不重要。因为书读到这里,我完全可以得出关于俞万春写作目的的一个结论,如下所述。

俞万春的荡寇志,里面的许多战略战术战斗的逻辑关系根本不必细究,也究不出什么道理来。他写这本书,抛开最大的目的,是想把他认为的梁山恶人一个个的清算,梁山恶事一笔笔的算清。所以,什么战略战术、人心向背、胜败分析其实都可以统统扔掉了。俞万春想算三打祝家庄的账,自然会创造出一个事件来算,所以梁山不会速亡,好汉们也不会速死,账总是要慢慢算清的,而慢慢算才来的过瘾。

亮相武将:

魏辅梁,祝永清的世叔,徙居兖州甑山

军S武C智S情S名A

除武艺外的全能人士,兖州之战的核心人物。

真大义,兖州人,使刀

军B武S-智A-情B名B

做得卧底,有一定的应变能力。武艺乍看不错,但后来被武松费了武功,只给S-。

魏生,魏辅梁之子

军B武C智B情A名A

书中无甚表现,但俞万春说他后来出仕,官至徽猷阁学士,颇著才名。

杨雄,祖贯是河南人氏

军B武A+智B情B名B

武力略不及祝万年,给A+。

石秀,祖贯是金陵建康府人氏

军B武A+智B情B名B

武艺相当于杨雄,全书中比较倒霉的人物,一次被划伤手腕,被擒时被砍断手臂,最后被凌迟处死。

孙立,登州提辖,使单鞭

军B武S-智B情B名A

除了最后的被剐,并无详细地描写。但与栾廷玉多次单挑,武艺不分上下。

斩将擒将记录:

真大义乱箭射死病关索杨雄
真大义擒拼命三郎石秀,后被祝万年凌迟处死
栾廷芳斩两头蛇解珍
祝万年斩双尾蝎解宝
栾廷玉擒病尉迟孙立,后被栾廷玉凌迟处死
王天霸斩铁叫子乐和
范成龙擒鬼脸儿杜兴,后被祝永清凌迟处死
出林龙邹渊、独角龙邹润中飞虎寨地雷而死
陈丽卿、真祥麟斩小尉迟孙新
陈丽卿斩母大虫顾大嫂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1-3 17: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既然八爪回归,那还按老规矩,八爪必须给出对第12、13、14篇的评论,否则不更新。
八爪快写评论,否则tjjtds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1-5 08: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睡前飘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1-7 07: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十五、另类战争

除了一般古代战争的通常要素之外,俞万春在这部书里还加入了许多非人力武器和超时代武器,这使战争的场面变得热闹非凡。他在第一回就给宋朝引进了鸟枪、大炮,并且对自己的目的十分的坦诚:今稗官笔墨游戏,只图纸上热闹,不妨捏造,不比秀才对策,定要认真。热闹就是他的目的,小说也有可能会变得更好看。

但热闹归热闹,却改变不了俞万春对枪炮火器的无知,同时也侧面地反映了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对热兵器的普遍无知。欧洲一进入火器时代,尤其在大炮出现后,砖土城墙这种防御工事的作用就立即降低了。可在同样进步到热兵器时代的荡寇志里,到处都是城墙碉堡,城墙修的比游戏里还快。攻城时只听见双方的火器乒乒乓乓地一顿乱响,丝毫看不见实质的作用。的确是挺热闹的,火器都当成鞭炮使了,能不热闹吗?

除了热兵器之外,法术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和一些奇技淫巧般的怪器械也占据了本书相当大的军事比重。本篇借三打兖州之间的两场战争,说一下荡寇志中的另类战争。

首先说说法术。法术这东西,在水浒传中就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般规律是:只有对方出现会法术的人,公孙胜、樊瑞才会出手,否则一切战争均以常规方式来解决。可荡寇志打破了这种潜规则,陈希真经常肆无忌惮的把法术用到“凡人”的头上,平衡因此被严重破坏了。如果再把法术这东西放到俞万春的时代背景上去看,就更可悲了!关于所谓法术和洋枪洋炮的关系,我在第二篇陈氏父女中已有分析,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却说上次梁山被九阳神钟所败后,公孙胜就回到蓟州二仙山罗真人处,去求取能破九阳神钟的纯阴至静之宝玄黄吊挂。不料罗真人也袒护陈希真,反劝公孙胜收心,公孙胜因此被留在了二仙山。有一日,公孙胜在蓟州听到了种师道征辽得胜归来的消息(俞万春又无视历史了),重新激起了下山之心。最后借助道友东方横的帮助,求得了玄黄吊挂。

一打兖州之后,河北的盐山被邓辛张陶四将围攻,又折了两名附属头领。幸好得到了刚从蓟州返回的公孙胜的帮助,盐山才得以解围。公孙胜立刻着手破九阳神钟,书中提到三个可能的破钟条件:一、将玄黄吊挂直接挂在九阳神钟之上;二、在一百八步以内,用一人,在钟响之时对钟念一句口诀;三、一百八步以外、三百六十五步以内,须步斗布罡,持咒掐诀,许多禁法方可破得。

最宽松的一个条件也需要离钟三百六十五步以内。陈希真又对九阳神钟的周围作过一番布置,钟楼立于禹功山上,钟楼周围一百四十四步,都是红墙拦住,前两种方法肯定是行不通了。而三百多步左右,都有稽查,不能混入。破钟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但俞万春最后还是放弃了九阳神钟,因为只有这样,梁山才能正式的进攻猿臂寨,从而才能导致更大的失败。否则,梁山打死都不会进攻猿臂寨,俞万春就无法利用梁山的贸然进攻占便宜了。从这一点上来说,九阳神钟这种极具威摄力但十分笨重的超级武器,反而十分的不实用,至多只能带来一次成功。放起就放弃吧,反正与俞万春的神笔相比,区区一个九阳神钟又算得了什么呢?

俞万春为了让公孙胜破九阳神钟,给出了一个物理上十分荒谬的结论。公孙胜道:“望见钟楼逼明,其近可知。山高虽有二里,然因其陡峻直上并非平地,若计其平距当不过三四百步。又坡上尚可进去,定当在三百六十五步界内矣。”也就是说,所谓的多少多少步是按经纬度计算的,不是按实际的距离计算的。那岂不是说,公孙胜可以通过挖地道破钟了?而公孙胜在破钟的时候,似乎并没受到神钟的影响,难道九阳神钟的作用范围反而是按实际的距离计算的?

一个是按经纬度算步数,一个是按实际距离算步数,这就给了公孙胜可趁之机。再加上陈希真远在兖州,不能及时回来阻止公孙胜。结果九阳神钟被破、守钟的苟英被杀。

虽然破了九阳神钟,梁山却不能进一步攻破新柳营。俞万春让梁山屡攻不下,一直拖到陈希真回援新柳。陈希真回到新柳后,便于公孙胜展开了一场斗法。本来两人倒也势均力敌,不料陈希真拥有另外一个更便于携带的法宝——乾元镜。他用乾元镜直接驱散了公孙胜的金甲神兵。然后在己方将士先洗了双眼,大雾中视物如同青天白日的前提下逼起了大雾,因此大胜无防备的宋江和公孙胜,宋江等败回兖州。

这次是两位法师的第一次交锋,公孙胜虽败犹荣。梁山没有实质的损伤,而猿臂寨则失了九阳神钟、折了苟英。但陈希真的乾元镜显示了其强大的威力,二人早晚会再次相遇,等待公孙胜的又是什么结果呢?

陈希真失了九阳神钟,从此梁山拥有了再次进攻猿臂寨的可能。二打兖州后,为了分散兖州的压力,在莱芜、新泰休养了很久的吴用,带上了凌振、李云、汤隆这些技术型将领,浩浩荡荡的杀向新柳,展开了一场高技术含量的城池攻防战。结果五次攻城,无功而返。

第一次,吴用、李云造出攻城的器具——铁穹庐,也就是一种原始的坦克。梁山利用铁穹庐不怕千斤石、鸟枪、弓箭的特点,可以平安的到达城墙根下,然后通过埋地雷炸毁城墙。但不知为什么,可能是为了美观(也许是别的原因),铁穹庐两端装上了翅膀!结果这一点被刘慧娘利用,将大小石子雨点般的打下来。时间一长,两个翅膀积满石子,里面的人就会被压死。吴用只好退军。改装铁穹庐,去掉了两翅。

第二次,吴用采用无翅的铁穹庐,攻到城下。正要埋地雷时,被刘慧娘用早准备好了的水龙,轻松的将地雷的火药浇灭。

这种埋地雷的地炮方式彻底破产。俞万春为什么不让刘慧娘第一次就用水龙,还能免了吴用改装铁穹庐的折腾。既然吴用、李云能造出这么精巧的东西,将圆顶木驴改成尖顶防止千斤石,将铁梁换成猫竹减轻重量,却居然想不到火药怕水这个常识!更何况这种举着盾牌,冲到城下,挖坑填火药炸城墙的攻城方式,想想都令人喷饭。

这时凌振献计,放弃这种地炮的方式,改用更可笑的天炮的方式。仍是利用铁穹庐冲到城墙边,然后用一根竹竿把火药盒子举到城墙上去,再用药线点燃。为了防止上面的人割断药线,吴用设计,在穹庐内藏四十名鸟枪手,以便对整个过程进行掩护。

第三次攻城的确打了猿臂寨一个措手不及。但刘慧娘突发奇想,利用陈丽卿、桂花、薄荷、佛手、玫瑰等一干擅射之人,远远的将大部分药线射断。导致梁山此次只损坏了新柳的一部分城墙。

这方法太可爱了,也亏俞万春想得出来。挑竿放炮,怎么看怎么都是在放鞭炮!

谁料城墙损坏后,刘慧娘利用整枝粗竹扎成竹笆子苫盖城上。竹梢软而滑,火药盒子就搁不上去了。而且竹墙参差不齐,利用云梯也不好爬城墙了。吴用只好听取石秀的建议,用火箭试图烧掉竹墙,又被刘慧娘的水龙浇灭。这算是第四次攻城了。

折腾了这么久,吴用才想到用古代石炮(也就是投石机)的方法发射火炮。这回刘慧娘应对的方法更令我目瞪口呆。她用竹扇一千副,其法用粗竹编成,状如掌扇,柄短扇长,下用神臂弓张开绊脚,另有机括小枨。当炮弹轰过来之时,就利用这种竹巴掌,一个一个的把炮弹扇了回去!!!然后在梁山那边爆炸,猿臂寨大军冲出,吴用大败。这时云天彪派来云龙的援军赶来,乱军中斩了周通。此次器攻新柳也就彻底失败了,吴用退回兖州,正好接前面的三打兖州下文。

我不明白俞万春为什么到了最后才让吴用、凌振用最正常的火炮方式攻城?早在宋江第一次进攻猿臂寨,也就是中了九阳神钟的道那次,凌振就已经会劈山铜炮这种火炮技术了。结合俞万春一贯的写作手法,这一点疑问也就罢了。但更精彩的是,火炮能用竹巴掌扇回去!俞万春真是太有才了,他没去打鸦片战争真是一个遗憾。

不过考虑到作者的时代局限,还是不能过多的苛责他。毕竟这几次器械战也算是荡寇志的出彩之处,而作者的想象力虽然与实际有一定的偏差,但与同时代的人相比,仍算是佼佼者了。

亮相武将:

桂花、薄荷、佛手、玫瑰,蒙阴召家村人

军C武B+智B情B名C
特技:[箭术],A+

四名陈丽卿的丫鬟,擅长箭术。

斩将擒将记录:

云龙斩小霸王周通
辛从忠斩蛇角岭头目铁臂熊万俟大年
邓宗弼乱箭射死虎翼山头目搅海大将赵贵

[ 本帖最后由 林冲 于 2008-1-7 23:4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1-7 19: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其实涌来烘托气氛,竹巴掌扇火炮也无可厚非。现在中国人的电影里甚至能用手直接接炮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1-7 19: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388 巴孤 的帖子

这就是你对第十五篇的评价?我这篇说的是科技战,不是打电脑。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1 23:2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4762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