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郭嘉死得晚两年三国的历史要改写吗?
性别:女-离线 倾心奉孝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8
编号 56449
注册 2005-12-31


发表于 2005-12-31 19:3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楼上的说笑,该不该打这场仗,是最高决策人所定的,也就是曹操,非郭嘉所能决定,他是谋士做的不过是建议而已,而连“该怎么打”他都不知道的话,何来军祭酒的职位,“水演下邳”“兵贵神速”是谁献计的,你可曾知道?


郭嘉是战略型的谋士,他身前所主张的几场战事皆无败绩。从全面分析袁曹的十胜十败,到东禽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丸,震威辽东,以枭袁尚....勋实由嘉。
尤其是他大胆建议的虚国远征,北伐乌丸,实在是帮曹操除去内外患,巩固北方基业,对将来的魏国此战有很深远的战略性意义。

而且郭嘉"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於人。"他能够很准确地分析出各个割据势力的利弊关系和首领的性情为人。从攻袁绍先取吕布、断定孙策此人轻而无备必遭枉死、刘表刘备互相牵制大胆使出“虚国计”。这一些计谋皆是在整个时局上着眼为曹操大军把握战略的大方向。此处二荀程皆不能胜。

观于赤壁之败,曹操此战在各方面都过于急功近利,缺少郭嘉这种战略分析的谋士,使曹操打了一场不该打的仗。曹操回忆郭嘉道:"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郭嘉在身前就预见下江东之隐患,可惜曹操没有得到重视。

曹操和奉孝是知己,在为人处事上都有相似处,曹操识时务奉孝为俊杰。曹操和郭嘉均是体任自然之人,不是拘泥于礼教之辈,这点就与二荀不同。曹操道"唯奉孝为能知孤意。" 二人军旅十一载"行同骑乘,坐共幄席" ,可见为智谋道同者。

赤壁之败后曹操悲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实为真情流露。以曹操之识人慧眼初见奉孝就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如此赞誉,曹操身边又能以容阿谀奉承之鼠辈?曹操对郭嘉有莫大之期望,甚至说"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可见非常器重。赤壁战后,曹操反省给荀彧信中还提到郭嘉之言。如此托以重望之人,不幸在早亡,此后不到一年曹军大败江东,造成三国格局,曹操能不为丧失奇佐而扼腕叹息,毒恨之吗?

悼念郭嘉并不是说曹军的智囊团是一群庸臣。荀彧是否则后方政务的总理大臣,对前线不能临阵应变。荀攸和程昱皆是擅长战术型的谋士,虽然看出连环计火攻的隐患却难在大势上驾驭整体战略的走向。郭嘉在的时候,几位谋士在这些方面都有互补性(这点我非常同意上面某位仁兄的见解)。只可惜郭嘉身先亡。。。

在下绝不同意那些说曹操悼奉孝是推卸责任的虚情假意之言,甚至某些诬蔑奉孝阿谀奉承为人不检之辞,此乃侮辱历史之小人鼠辈之见!!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19 10:2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39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