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朱元璋的长子死得太早了!!
性别:未知-离线 慕容十二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365
编号 54306
注册 2005-11-30


发表于 2006-1-31 23:5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長子死了,老朱不能改變主意,傳給次子嗎?非要傳給嫡孫?中國歷史上這種事情不多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慕容十二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365
编号 54306
注册 2005-11-30


发表于 2006-2-1 21: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私掠者于2006-02-01, 18:16:29发表
五次出征漠北,大修紫禁城,郑和七下西洋都是劳民伤财的壮举!!!耗空了朱元璋花了近40年时间积累起来的家业!明朝从此逐渐衰败!他大量重用宦官,给后朝刘谨、魏忠贤等人大肆利用厂卫特务残杀大臣,埋下了祸根!!!这是明朝的毒瘤!直到崇祯时代!

貌似漢武也是這麽做的,可使某些人卻把他捧到天上去了

QUOTE:
正统的做法当然是皇太子死了,传位子给皇太孙!法律上讲,这叫代位继承!如果皇太孙过于年幼,次子则可以成为摄政王!就好像清朝顺治与多尔衮那样!

  戊午,立皇孙重照为皇太孙。上欲令开府置官属,问吏部郎中王方庆,对曰:“晋及齐皆尝立太孙,其太子官属即为太孙官属,未闻太子在东宫而更立太孙者也。”上曰:“自我作古,可乎?”对曰:“三王不相袭礼,何为不可!”乃奏置师傅等官。既而上疑其非法,竟不补授。方庆,裒之曾孙也。名,以字行。——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三卷.唐纪十九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下永淳元年

您所說的那種“主幼國疑,威柄不一,亂亡之形”可以稱爲正統做法的話,中國的封建社會可能會早結束數百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慕容十二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365
编号 54306
注册 2005-11-30


发表于 2006-2-1 22: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私掠者于2006-02-01, 22:19:19发表
正统的做法当然是皇太子死了,传位子给皇太孙!法律上讲,这叫代位继承!的确是这样的呀!当然,具体让谁继位,这要看当时具体情况了!不是每个皇帝都是嫡长子,像李世民,就不是长子!

代位继承,您堅持要用現代民法規則來規範古代中國帝王的傳承,我無話可説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慕容十二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365
编号 54306
注册 2005-11-30


发表于 2006-2-1 22:5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私掠者于2006-02-01, 22:49:16发表
古代那叫“嫡长子继承制”

众所周知,皇位嫡长子继承制并非秦汉以后统治阶级的发明,而是从先秦承袭上来的旧制。

根据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嫡长子继承制源于西周时期周公的创制,是周公“制礼作乐”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王国维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在署名的《殷周制度论》中指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其中“周人改制最大者”,就是“立子立嫡之制”。他根据《史记殷本纪》及地下出土文物的记载断定:“殷以前无嫡庶之制。……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于。自成汤至于帝辛,三十帝中,以弟继兄者凡十四帝,……其以子继父者,亦非兄之子而多为弟之于。”只是到了周成王时期,才由摄政的周公创制新制,立嫡立子之制“实自周公定之”,并从此成力“百王不易之制”。也有的学者对于王国维的上述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在商朝帝王继承中已经存在区别嫡庶的迹象,周公创制嫡长子继承制的说法并不确切。不过,目前这种质疑似乎还不具有颠覆性的意义。因为严格说来,任何一种制度的创立都要在既定的条件基础上进行。从某种意义上说,创立制度无非就是把以前不系统、非制度化的一些做法加以系统化、正规化和制度化。从这一角度理解周公制礼作乐,应当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至于周公所定嫡长制的具体内容,《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条下有这样的概括:“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汉代何休对此又作了更为详细的解释:“嫡谓嫡夫人之子,尊无与敌,故以齿;子谓左右媵及妊姊之子,位有贵贱,又防其同时而生,故以贵也。《礼》:嫡夫人无自立右媵,右媵无子立左媵,左媵无子立嫡妊,……皆所以防爱争。”另外,《春秋左传》对于嫡长子继承制的解释略有不同:“太子死,有弟则立之,无则立长,年均择贤,义均则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慕容十二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365
编号 54306
注册 2005-11-30


发表于 2006-2-18 17: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change于2006-02-18, 12:43:50发表
燕王可是历史少的几个明君之一。和朱元璋的无德无能相比,我甚至怀疑燕王的DNA是否与朱元璋一样。

《明》裏面說永樂有黃金家族血統,不知是真是假?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3 15:4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21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