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努尔哈赤是否因宁远中炮致重伤而死, 跟天涯明月刀未完的讨论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08-6-20 15: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努尔哈赤是否因宁远中炮致重伤而死

关于努尔哈赤是否死于宁远中炮所致的重伤?

清史稿记录:
十一年丙寅春正月戊午,上起兵伐明宁远。至右屯,守将遁,收其积穀。至
锦州,戍将俱先遁。丁卯,至宁远。宁前道袁崇焕偕总兵满桂、副将祖大寿婴城
固守。天寒土冻,凿城不隳,城上放西洋炮,颇伤士卒,乃罢攻。遣武讷格将蒙
古兵攻觉华岛,夺舟二千,尽焚其军储,班师。
二月壬午,上还沈阳,语诸贝勒曰:“朕用兵以来,未有抗颜行者。袁崇焕
何人,乃能尔耶!”
夏四月丙子,征喀尔喀五部,为其背盟也,杀其贝勒囊奴克,进略西拉木轮,
获其牲畜。
五月,毛文龙兵袭鞍山驿及萨尔浒,戍将巴布泰、巴笃礼败之,擒其将李良
美。丁巳,科尔沁贝勒奥巴来朝,谢援师也。上优礼之,封为土谢图汗。
六月,上书训辞与诸贝勒。
秋七月,上不豫,幸清河汤泉。
八月丙午,上大渐,乘舟回。庚戌,至爱鸡堡,上崩,入宫发丧。

明史记录:
六年正月举大军西渡辽河,二十三日抵宁远。崇焕闻,
即偕大将桂,副将左辅、朱梅,参将大寿,守备何可刚等集将士誓死守。崇焕更
刺血为书,激以忠义,为之下拜,将士咸请效死。乃尽焚城外民居,携守具入城,
清野以待。令同知程维楧诘奸,通判启倧具守卒食,辟道上行人。檄前屯守
将赵率教、山海守将杨麒,将士逃至者悉斩,人心始定。明日,大军进攻,载楯
穴城,矢石不能退。崇焕令闽卒罗立,发西洋巨炮,伤城外军。明日,再攻,复
被却,围遂解,而启倧亦以然炮死。
……
八月中,我太祖高皇帝晏驾,崇焕遣使吊


通过上述两条主要史料可以看到:
天启六年正月爆发了宁远大战,结果是后金遭受起兵之后未有的失败,但《明史》《清史稿》《清太祖实录》中无任何记录或暗示,努尔哈赤在宁远城下中炮。同时,努尔哈赤死于同年八月,这八个月间努尔哈赤亲率军“进略西拉木轮”,取胜后回师鞍山驿并远征萨尔浒,击退毛文龙的袭击,直到七月,才觉得身体不适,到八月崩。
努尔哈赤此时68岁(当时的70岁怕不能和现在的70岁相比),年近70岁的老人横刀跃马与四五月间转战千里,应该不是受“致命”伤后的老人的能力。


[ 本帖最后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8-6-25 14:5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08-6-20 15: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说努尔哈赤死于宁远重炮的主要根据如下:
“炮过处,打死北骑无算,并及黄龙幕,伤一裨王。北骑谓出兵不利,以皮革裹尸,号哭奔去。” 《石匮书后集》

首先,该处与重要史料明显不符,如果皮革裹尸裹的是努尔哈赤,那么那个“亲征喀尔喀五部,杀其贝勒囊奴克,进略西拉木轮,获其牲畜。”难道是鬼魂不成?由此可见,该段史料恐非事实。


其次,想着重说下《石匮书后集》
支持此段记载的朋友可以多看看此书,不要只是断章取义光看这一段。

《石匮书后集》对袁崇焕的评论:
袁崇焕短小精悍形,如小猱而性极躁暴,攘臂谈天下事多大言不惭,而终日梦梦堕幕士云雾中而不知其著魅著魇也。五年灭寇寇不能灭而自灭之矣!呜呼秦桧力主和议缓宋亡且二百余载,崇焕以龌龊庸才焉可上比秦桧?

《石匮书后集》对己巳之变的记录:
崇焕与祖大寿率蒙古壮丁万余骑进援蓟镇,北骑至蓟镇与崇焕兵遇不战离城数里札营,次早直趋京师,崇焕尾其后亦至京师城下,即上疏请入城养病稍痊出战,上不许召崇焕。陛见劳以裘帽即命归营。是日,北骑绕城北,山海总兵满桂方到,兵未成列,北骑袭之,大败,全军覆没,满桂侄杀入阵救出满桂,满桂创重伏马上驰出阵,至城下请入陛见,遂言崇焕於女直主殂差喇嘛僧往彼议和,杀毛文龙以为信物,今勾引入犯以城下之盟,了五年灭寇之局。
上大怒,即遣中使二人召崇焕面议军事,崇焕欲无往而难於辞,乃以军中见疑请以二中使为质,上即以二中使留质军中,崇焕陛见,上命满桂与之面质,满桂见崇焕御前赐坐拉之下跪,尽发其通敌奸状并言其接济寇粮,凿凿有据,崇焕见满桂色变遂不能辩,免冠请死。上命锦衣卫堂上官拿送镇抚司,即令满桂往统其军,祖大寿闻崇焕下狱即引大队人马夺关而出径奔宁远,北骑以崇焕死饱掠去,满桂以创重毙。

《石匮书后集》表明袁崇焕故意引后金军南下,并且杀毛文龙为议和的信物。而且对袁崇焕的评论极低。
我不完全赞成《石匮书后集》这里的所有说法,请诸位仔细考虑下该书的真实性。


[ 本帖最后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8-6-20 15:4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08-6-20 15: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另一主要记载:
《春坡堂日月录》
“我国译官韩瑗,随使命入朝。适见崇焕,崇焕悦之,请借于使臣,带入其镇,瑗目见其战。军事节制,虽不可知,而军中甚静。崇焕与数三幕僚,相与闲谈而已。及贼报至,崇焕轿到敌楼,又与瑗等论古谈文,略无忧色。俄顷放一炮,声动天地,瑗怕不能举头。崇焕笑曰:‘贼至矣!’乃开窗,俯见贼兵,满野而进,城中了无人声。是夜,贼入外城,盖崇焕预空外城,以为诱入之地矣。贼因并力〔攻〕城,又放大炮,城上一时举火,明烛天地,矢石俱下。战方酣,自城中每于堞间,推出木柜子,甚大且长,半在堞内,半出城外,中实伏甲士,立于柜上,俯下矢石。如是层〔屡〕次,自城上投枯草油物及棉花,堞堞无数。须臾,地炮大发,自城外遍内外,土石俱扬,火光中见胡人,俱人马腾空,乱堕者无数,贼大挫而退。翌朝,见贼拥聚于大野一边,状若一叶。崇焕即送一使,备物谢曰:‘老将横行天下久矣,日见败于小子,岂其数耶!’奴儿哈赤先已重伤,及是具礼物及名马回谢,请借再战之期,因懑恚(mènhuì)而毙云。”

“翌朝,见贼拥聚于大野一边,状若一叶。”
这个记载和明熹宗实录里关于袁崇焕上表不符,这份八月的上表中袁崇焕称他是听说努尔哈赤好像在宁远受了气,然后蓄愠患痘死了(注意,不是中炮死了!!),但是他不确定努尔哈赤是否真的受了伤是否确实死了。
因为连朝鲜译官都清楚看到“贼拥聚于大野一边”,而且袁崇焕立即遣使过去查看过努尔哈赤的伤情,怎么会说努尔哈赤死于蓄愠患痘呢?

“及是具礼物及名马回谢,请借再战之期,因懑恚而毙云。”
这个时间也和《清史稿》、《清太祖实录》对不上,因为努尔哈赤是八月死的,他有能力发大军远征喀尔喀,为什么还能说当他“请借再战之期,因懑恚而毙云”呢?


上文提到的明熹宗实录袁崇焕上表:
辽抚袁崇焕复奏。......再行而回乡络绎,皆云奴酋耻宁远之败,遂蓄愠患痘,死于八月初十日。夫奴屡诈死懈我,今或仍诈亦不可知,若臣正惧奴之死,盖老奴暴失人心,多疑不轻发。


[ 本帖最后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8-6-20 15:4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08-6-20 15: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最后,不仅《明史》、《清史稿》无此记录,明朝同期的其他史料均无此记载。诸如,《国榷》、《明季北略》、《明史记事本末补遗》、《明熹宗实录》、《明实录》等等,而且此类书籍往往对袁崇焕评价极低。

其实窃以为《石匮书后集》中所记述的“并及黄龙幕,伤一裨王”并未明确指出所伤系努尔哈赤。

另有《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实录》记天启六年二月五日御史周应秋疏云:“酋大举过河,攻宁远,几震京师,幸仗皇上之威灵,袁崇焕之方略,将士奋击,贼负重伤遁去”此记载也未指出所伤系努尔哈赤。

因此,关于努尔哈赤死于炮伤的明确记录,仅仅见于《春坡堂日月录》,为什么明人清人均认为没有的事,我们要相信朝鲜人的记载呢?而且《春坡堂日月录》对于宁远之战的描述实在不像严谨的史书,更像小说(戏言)。
此外,《春坡堂日月录》另外一著名的记载是努尔哈赤死前密令多尔衮即位,代善辅政,且当时大妃阿巴亥知道此事,并因此而被皇太极赐死。这只能说明此书爱出惊人之语。

孤证不可取啊。。。


[ 本帖最后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8-6-20 15:49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0 15:4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72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