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大明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大明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1
发表于 2009-9-15 14: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吴元叹
于 2009-9-15 14:18 发表
宋朝成功得把辽养残了联合金灭了辽,然后又成功的联合蒙古灭了金
可惜的是,策略的胜利不能掩盖其军事实力的衰弱
最终的结果则是,军事上已经完全不堪一击的宋,还没来得及腐化蒙古,就已经被蒙古消灭了
从燕山退到黄河、从黄河退到长江……宋是用空间换时间啊~
可惜中国土地有限,如果还有战略纵深,说不定也能腐化蒙古。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2
发表于 2009-9-15 14: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09-9-15 14:30 发表
空间换时间的根本是自身要变强,否则只能是苟延残喘
可惜,封建王朝决定了其没有这个能力
是啊~南宋就是在苟延残喘,最终拖死了金~
中国式的王朝,但凡有个2、300年,就已经病入膏肓了~不推倒重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3
发表于 2009-9-15 14:5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吴元叹
于 2009-9-15 14:40 发表
这个宿命似乎无法打破……
原因之一,应该就是制度的僵化吧
最大的问题是权力的过分集中和监督制约机制的缺失。
经过王朝初期短暂的和睦团结之后,贫富会分化,既得利益集团在统治权力的帮助下越发膨胀,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约束力和向心力逐渐减弱,远离中央的基层政治变得越发黑暗和混乱,最终导致整个王朝的统治崩溃。
这个宿命还在继续么?
[
本帖最后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9-9-15 17:15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4
发表于 2009-9-15 17: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9-15 16:10 发表
古代人对疆域和国家的概念没现代人这么强烈,现代人知道没有国就没有家,但古代人自汉代以来的世家门阀心目中,家是优先于国的。现代人对疆域的渴望来源于资源的争夺,现代人深知地球资源的紧缺,有地盘就有了资 ...
土木堡之变,明朝还处在强盛期,民众对王朝有信心,社会矛盾不突出,党争没太存在,官员腐化程度不特别严重,大家都有心跟着于谦死守。宋朝开封城里也有李纲之流,但问题是军心民心均失,朝政混乱,心气儿散了别的都没戏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5
发表于 2009-9-15 18: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9-15 17:22 发表
多数大臣都想逃的,只有于谦坚决抵抗。
多数大臣都。。。只有于谦。。。
这个您说的绝对了~如果让您证起来肯定会很困难的。当然,这个无所谓,不影响咱们继续讨论。暂且不提了
我们来对比一下宋与明:
宋:
完颜宗望首次攻开封,李纲力排众议坚持抗金,并取得初步成功,李悦出使懦弱,李邦彦更是罢免李纲,好在军民请愿,留李纲守城,并击退金兵。但金兵退去不久,朝内争斗便起,李纲被排斥,离开开封。金兵再攻开封,最终导致北宋灭亡。
明:
土木堡之后,景帝即位,虽有徐珵建议南迁,但于谦能及时喝止,率军守京师。当时,明朝群臣耿直,如王竑之流不少,整个朝廷同心同德,最终可以成功抵御也先。
结论:李纲、于谦,都能劝说君王抵抗,并也都获得了头次抵抗的胜利。
然而差别出来了,先看朝臣举措:
宋朝是
“上遣李棁,纲曰:“安危在此一举,臣恐李棁怯懦而误国事也。”上不听,竟使棁往。金人须金币以千万计,求割太原、中山、河间地,以亲王、宰相为质。棁受事,自不措一辞,还报。”
“金使来,宰相李邦彦语之曰:“用兵乃李纲、姚平仲,非朝廷意。”遂罢纲,以蔡懋代之。”
明朝是
“而振党马顺者,辄叱言官。于是给事中王竑廷击顺,众随之。”
“吏部尚书王直执谦手叹曰“国家正赖公耳。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
”居民升屋,号呼投砖石击寇,哗声动天。王竑及福寿援至,寇乃却。“
再看战后态度:
宋朝是
“时北兵已去,太上还宫,上下恬然,置边事于不问。”
,然后是李纲被排挤。
明朝是
“论功,加谦少保,总督军务。”“乃益兵守真、保、涿、易诸府州,请以大臣镇山西,防寇南侵。“
。
可见,明朝朝臣更同心,居民起用力,战后防守意识坚定。宋朝朝臣倾轧、战后贪图安乐。
[
本帖最后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9-9-15 18:39 编辑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6
发表于 2009-9-21 16: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9-21 15:24 发表
其实其他地方都差不多,主要区别就在于宋徽宗自己想逃,结果传位给太子,让他去接这个烫手山芋,而明朝皇帝是不敢逃,后来的崇祯也不敢公开议和。
徽宗1125年让位并出逃,但次年4月,金退兵了。
关键的问题还是在宋的腐败与混乱已经到了一定程度,而明当时还算是方兴未艾,民心还未失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7
发表于 2009-9-21 16: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9-9-21 16:25 发表
这个不能解释南明的问题,我觉得立国百年后,当时的宋和明的内部腐败程度都相当,尽管如此,却仍处于集权国家的上升阶段,这才是宋南撤站得稳,而明站不稳的原因,因为明朝南撤时立国已逾两百多年,不可能站稳了。
老大。。。
我们讨论的明,是于谦时代的。
难道您指土木堡是百年之后的时代?
论时间,明朝到土木堡不过80年而已,而宋朝到南迁已经有160年了~差一倍呢!
论政治,明英宗时代刚刚经过仁宣之治,北宋的相对应时间应该是英宗神宗时期吧
[
本帖最后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9-9-21 16:32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8
发表于 2009-9-21 16: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云中野鹤
于 2009-9-21 16:53 发表
从朝臣同心角度上看,
“靖康”的不幸在于北宋内部经历了一场激烈而持久的党争
“土木堡”的幸运在于明朝的党争还要等一百多年才到来
是的~
变法与否,其实就是一场换了形式的党争。
李纲固有于谦之能,但一旦金兵退了,他就被党争吞噬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9
发表于 2009-9-21 17: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于谦被搞定都是哪一年的事儿了?
也先的主力也未受到多大的损失,也可以算是主动撤走的。
关键还是在于,明朝当时的调动能力和团结能力远高于宋朝。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7 02:1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94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