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读史札记----历史的误会, 结集,申精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06-10-26 19: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觉的楼主写的挺好的,要坚持写下去啊,我每次都等着看。呵呵

就一点提一个我的看法:在宋那一部分,
“但是之后没有一点把握的“端平入洛”却给了蒙古以开战的口实。”和“然而徽宗毕竟不是个有魄力的人,曾经在得知辽国获悉宋金秘密会谈后扣留金国使者,先给了金国一个攻宋的借口。“
其实不算是宋的错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金和蒙古想顺势灭宋肯定不是一时的冲动,就算你不给他借口,他也会主动寻衅找借口打你的。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06-10-26 19: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公平的说,单级社会的秩序要更稳定,多级的世界更容易出现不理智的危险的对峙结盟甚至战争行为。

只不过现在的单级社会,中国不是高高在上的而已。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06-10-26 20: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按理说,乌江亭长的话是极力为项羽着想,以激励项羽再战的,可是项羽听后,却毅然决定死战,不渡乌江,这是为什么呢?
==============================================================================
我觉的项羽先突围后自刎从情理上也能说的过去。

项羽不过乌江我觉的来源于他的好面子(他说”富贵不归故乡犹如锦衣夜行“就能说明他好面子),话说重点是来源于他的懦弱。项羽是不承认失败的,而亭长的话却不小心触及了项羽那高傲的自尊心。

项羽的懦弱来自于他无法正视失败,在失败面前选择逃避,他习惯生活在荣誉下却不能鼓起勇气面对荣誉的褪去。就像二桃杀三士里的三个莽夫一样,是懦弱的选择了逃避。

所以项羽比不过勾践、孙膑、韩信。勾践是给夫差尝过粪便又卧薪尝胆才有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灭吴的;孙膑是在猪圈里装疯卖傻才有了围魏救赵,马陵道上击杀庞涓;韩信更是先经历了跨下之辱才成就了明烧栈道,暗度陈仓的伟业的。

[ 本帖最后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6-10-26 20:20 编辑 ]
推荐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4 03:4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92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