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大勇者韩信, 大勇若怯(等倒信者砖)
性别:男-离线 ptcn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570
编号 52547
注册 2005-11-5


发表于 2006-11-24 16: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韩信?算了吧。

LZ看《蒯通说韩信》后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ptcn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570
编号 52547
注册 2005-11-5


发表于 2006-11-24 17: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shuixinglei 于 2006-11-24 16:39 发表
韩信喟然长叹曰:“先生所言极是。然心系天下百姓者,汉王也,非吾也;施三章之法于关中者,汉王也,非吾也;立张耳为赵王、吾为齐王者,汉王也,非吾也。吾乃乡野小儿,不敢受用先生大志。且汉王遇我甚厚,吾实 ...

不背汉,为何后来被杀了(似乎还是夷族了)。

而且韩信在封地时,还出卖过一个人,那个人对他说:刘邦现在不来整你,是因为有我在你这里。你把我交给刘邦吧,那样你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韩信还是把这个人交给了刘邦,刘邦杀了那个人后,立刻剥夺了韩信的封地,把韩信搞到中央监控起来。

而且,韩信临死居然还把蒯通给卖了,要拉蒯通来垫背。

[ 本帖最后由 ptcn 于 2006-11-24 17:2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ptcn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570
编号 52547
注册 2005-11-5


发表于 2006-11-25 00:4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lyonbeck 于 2006-11-24 23:44 发表

那个人是钟离魅吧

查了一下,是钟离眜。

过程是这样的,钟离是项羽旧部,“素与信善”,项羽被灭后投奔了被封为楚王的韩信。刘邦知道钟离的下落后,要韩逮捕钟离。后来又有人告发韩信谋反(等于是刘邦自己向自己告发,韩信不会连这个都不懂吧),于是刘邦就以巡狩的名义到楚,计划趁韩信朝见是抓住韩信。

韩信也猜疑到了刘邦的计划。本来应对的方法很多,毕竟这是韩信的地盘。可韩信同学这时表现出了“英雄本色”:他竟然想用钟离眜的人头来向刘邦表白自己的清白!!!!!!!!!!!!

他跑去和钟离眜商量这事。古人这样的事情大概是可以商量的,因为毕竟还有“舍生取义”这类的理由嘛(类似于现在倡导的“舍小家顾大家”吧)。愤怒的钟离同学就说了那番话,大意是:刘邦现在不来整你,是因为有我在你这里。你把我交给刘邦吧,那样你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说完后,我们的英雄钟离同学就以自杀成就了韩信同学的心愿:我的人头给你了,拿去向刘邦表白吧!(其他时下常见的“祝你好事成双”、“财色双收”等钟离同学讲了没讲司马老头没交待)

话说回来,钟离同学这一自抹脖子,固然成就了自己的历史英名,但却着实大大地害了我们的大英雄韩信同学。试想,假如钟离同学拒不交出自己的项上人头,韩信未必会真杀钟离同学,毕竟这极其有损自己的声誉;没有钟离的人头,韩信同学就要被迫想别的应对招数,结果或许很可能逃过这一劫。现在人头一落,韩同学连是否假惺惺地哭了两声都没值得司马老头说地就提着钟离同学的人头去见刘邦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越是满以为自己可以过这一关,就越是载在这到坎上,完全没了警惕性的韩同学一见到刘邦就被绑了起来。如梦方醒的韩信同学这时倒是有点明白了,发了一通“兔死狗烹”的宏论,而已经手到擒来的刘邦同学只是轻飘飘地回了句“有人告你谋反”,这简直比千多年后的“莫须有”还过分,因为“莫须有”好歹还是借着属下的嘴说出,而这“有人告你谋反”可是皇上老儿自己赤条条上阵亲口讲出的。

这次韩同学倒是没有被杀,可是从一个威震一方的诸侯被整成了一个毫无势力的淮阴侯。

但韩信最后还是被夷了三族。这是后话,还有故事。

韩信在政治上极其短视,在智略上缺少谋断,对友不讲义,对亲不保家。如此之人,当何评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ptcn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570
编号 52547
注册 2005-11-5


发表于 2006-11-25 14: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shuixinglei 于 2006-11-25 09:33 发表
韩信在政治上极其短视,在智略上缺少谋断,对友不讲义,对亲不保家。如此之人,当何评价?!

政治短见,你说的是对的
错,他不缺谋断,而是由于他相信刘邦,不肯忘恩义。对刘没有用什么谋
对友不讲义,也许 ...

其实在蒯通游说的时候根本无所谓“反”,刘是汉王,项是楚王,韩是齐王,平起平坐的。这点蒯通也说得很明白。蒯通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现在一味帮助刘打项羽,你将来会反受其害的。蒯通说的很好理解,也没有让韩反刘,只是让韩注意策略。韩没有听,而且毫无道理(什么“解衣衣我”,就这还嘲笑项的“妇人之仁”?)这表现了韩缺乏政治理解能力。

然后一个失败是韩在项被灭后被刘邦袭夺了兵权。具体《史记》里也没多说。给人感觉韩够笨。

第三就是钟离眜/韩被执事件。他肯定是不想被执的,否则说什么“兔死狗烹”。不想被执却又想不出办法,最后出了那么一个损着,即卖了朋友还卖了自己,不是无谋是什么?

最后是他被杀那次,自己都那样了(等于被变相监管在京城),还策划什么谋反?这时候倒是不忠了。可即使不忠此时也得要做个忠的样子呀。他韩老可好,要策划造反,他有什么实力谋反呀现在?结果还被吕后、肖和涮得一愣愣的。

[ 本帖最后由 ptcn 于 2006-11-25 14:0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ptcn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570
编号 52547
注册 2005-11-5


发表于 2006-11-25 23: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中庸 于 2006-11-25 19:50 发表

那个人是钟离沫(怎么找不到这个字)。总觉得他是不是夸大自己的作用了?

我也考虑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如下几个方面:

1)钟离作为项的旧部,手下有些部曲;
2)钟离对项羽的残余势力有一定号召力,一旦有事,这些残余可以重聚,图谋再起(想想陈吴起事时六国残余的能量)
3)韩杀钟离,不仅和1)、2)的势力彻底决裂,而且和其他非刘邦势力彻底决裂。这是肯定的,而且非常致命。还没有开打,就先向所有的盟友和中立势力宣布:如和我结盟,我韩某随时会出卖你们。

所以唯一的解释只能是韩当时犯了什么精神错乱的毛病,总之是陷于一种极度弱智的状态。

可以想象刘邦看到韩信献上钟离人头时心里那个乐。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6 01:1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27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