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还我文化--满清之惊世谎言的揭露, http://han5000.com/viewthread.php?tid=477&extra=page%3D1
性别:男-离线 ptcn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570
编号 52547
注册 2005-11-5


发表于 2006-11-15 15: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在文化、文明的意义上,“先进”、“落后”都是相对意义上的。问题是,“先进”的标准是什么????

《老子》崇尚“朴”,认为一个文明的出路在于“复归于朴”,并认为维持“小国寡民”的状态才能保持“朴”。

努尔哈赤兴起之初,满清的社会形态介于氏族制和军事民主制之间,这个比“小国寡民”还要“朴”(后来似乎发展到了军事寡头制)。而明朝的中原则已经进入了君主专制近2000年了。社会发展的一般形态顺序是氏族制、军事民主制、城邦制、封建制、君主专制。

打个比方,明朝时君主专制的中原已经是80岁的老人,而关外还未完全脱离氏族制的女真则是不到20岁的青年。80岁的老人和20岁的青年,无所谓谁先进谁落后,但谁衰落谁有朝气则是毫无疑问的。

但文化又终归不是老人小孩子,老人小孩子不可能相互融合,但文化可以融合和同化。女真人跑到中原,其上层对中原的君主专制情有独钟,甚至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女真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跨越了通常需要千年以上的文明发展历程,从氏族制末期一跃进入了君主制末期,这就是满清被“同化”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似乎这种“同化”就是网上流行的术语“酱缸”?)

如此的酱缸文化,能和“先进”联系起来吗?实际上,明朝的中原文化腐朽到如此程度,以至于无法形成一个政治领导力量,去抵御总共只有区区十几万兵力的女真。这是五千万以上人口的中原被小小的女真征服的深层原因(也是宋末中原被蒙古征服的根本原因)。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 06:5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184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