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先生的这篇文章早就看过,算是质疑《后》表是伪作的文章中分析较为深入的一篇(至少要比傅斯年的那篇好),但其中所谓的“疑点”也多有牵强,不足以作为指《后》表为伪作的支持。
此后陶先生更进一步认为伪作《后》表者即为诸葛恪(找出伪作者及动机对否定《后》表真实性至关重要,陶先生显然明白这个道理),并对此加以论证,但若细读《诸葛恪传》,即不难看出,此论证难以自圆其说。
现将陶先生证诸葛恪为伪作者的一段文字节录于此,供诸位参考:
至余之意见,已较前更进一步。余意所谓后出师表,当即诸葛恪所伪撰。
据吴志诸葛恪传,恪於孙亮建兴元年(二五三)十二月大破魏军於东兴,次年春复欲出军。吴诸大臣以为数出罢劳,同辞谏恪,恪不听,中散大夫蒋延或以固争扶出,恪乃著论以谕众意。恪著论之外,当更伪撰此表,谬云亮作,以为己论根据。亮虽蜀臣,素为吴人所敬佩,假托亮之意见,足以折服众口,且亮死已久无对证,不忧众人不信也。恪所著论,大意可约为数点:
⑴与敌不可两立,
⑵不可任敌坐大致眙后悔,
⑶应及己力尚强之时图敌,
⑷不当惜目前劳费。
此与所谓后出师表大意若合符节。如恪著论谓天无二日,土无二王,此即后出师表所谓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之意也。恪著论谓六国之於秦,刘表之於曹操,吴之於越,均以纵敌致败,此即后出师表所谓刘繇王朗,不事~征战,使孙策坐大之意也。恪著论若不及早用众,端坐使老,复十数年,略当损半,此即后出师表所谓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之意也。恪著论谓众人或以百姓尚贫,欲务闲息,乃不知虑其大危而爱其小勤,即后出师表所谓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之意也。其出一手,至为显然。
余曩撰辨证,疑此表吴人之好事者本前出师表及恪所著论撰成,犹嫌未谛。张俨吴臣,卒於孙皓宝鼎元年(二六六)见吴志孙皓传。俨撰默记时,此表业已传布,故被载入。默记首载此表,东晋时习凿齿撰汉晋春秋复载之,刘宋时裴松之撰三国志注,更据汉晋春秋引入注中,此表遂俨若真为亮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