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为什么诸葛瞻这么蠢?
性别:未知-离线 江山笑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458
编号 514953
注册 2015-6-8


发表于 2016-4-27 21: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当阳侯杜元凯 于 2016-4-26 16:04 发表
邓艾偷渡阴平后不久姜维从剑阁撤了,但不是去成都救驾,而是去江州(半道被刘禅勒令投降)。按道理这个举动很反常,唯一能解释的是,剑阁本来也不是姜维预订和魏国对抗的地点,而是汉中失手后被迫在那里对抗的,应该无存粮,要靠后方补给。邓艾入蜀后补给线即使没有立刻被切断(可能性很大),至少姜维认为没有把握能保住了,因此退兵而且去了有粮食的江州,想以此为立足点再图谋什么。除非把邓艾消灭了,姜维休想能安心在剑阁稳守。几个月,还不知道姜维能不能撑几个月呢。

另外邓艾是有后续部队的,一般认为邓艾入川后能作战的部队有一万,还有些部队负责后期补给。从他野战能轻松消灭诸葛瞻看,兵力应该不太少,否则就算能力有差别也很难这么顺利。至于诸葛瞻没有前进至涪江河谷谷口(即德阳亭),当时他距离德阳亭有四百里的平原,而邓艾是两百里的山路。虽然邓艾更难走些,诸葛瞻也没有把握能先行占领。他停留在绵竹也算以逸待劳了,都被邓艾轻松干掉,长途跋涉万一争地利不成,疲惫不堪之下不更是要完蛋了。
.

这位仁兄第一段不太赞同,三国志记载,姜维当时不明成都情况,想去探听消息,当然如果成都未失也有去救援的意图,至于行军路线应该和细节策略有关,不应认为不是去救成都

第二段甚是赞同,邓艾本部有三万人,万人只是开路先锋部队,而且三国志记载,钟会派部将田续配合邓艾一起偷渡,田续不可能不带人马,以此算之,邓艾可能达到四万甚至更多。诸葛瞻部队我推算不会多于一万人。加上新手老手水平差异,被秒杀无可避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江山笑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458
编号 514953
注册 2015-6-8


发表于 2016-4-27 23: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9 当阳侯杜元凯 的帖子

成都被端,剑阁补给立马断,姜维当然守不住

至于行军路线,打仗不是赛跑,有各种情况,未必一定走直线

三国志的记载是,姜维在剑阁知道成都有难,但摸不准是投降了还是在坚守,还是逃走,我认为他去江州可能一方面是筹集粮草物资,同时探听成都情况,如果发现还在坚守,必然去救

另外,三国志钟会传里也记载,姜维大军四五万人想去救成都,结果被钟会大军围追堵截不能成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江山笑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458
编号 514953
注册 2015-6-8


发表于 2016-4-27 23: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另外那些演义看多了,认为只要在阴平埋伏几百人就能饿死邓艾的,多去读读三国志。

会遣将军田章等从剑阁西,径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遂长驱而前。

                                三国志 钟会传

钟会派将军田章和邓艾一起西出剑阁袭击江油,行进不到百里,田章击破蜀军伏兵“三校”,这个“三校”可以翻译成三支部队,也有翻译成三千人。

由此可见,蜀军在阴平绝非没有军队把守,三千人凭险据守也不算少,只是被魏军击败了。根本没出现所谓可以“饿死”邓艾的事情。

诸葛瞻即便凭险也未必能守得住,何况如上面仁兄所说,诸葛瞻距离险要地形有四百里,邓艾只有两百里不过是山路,去争地利如果不成死得更快。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2 06:4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37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