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凯坦尼古斯基 于 2006-8-26 15:31 发表
klause这个观点未免是偏激了。这不取决于音乐流派问题。
诚然,瓦格纳、贝多芬的作品更多表现人和命运的冲突(要溯源至北欧神话时代),与法西斯主义在美学和哲学上有天然的共鸣——但勃拉姆斯那么深沉、理性 ...
纳粹问题,远比我们这些今天的人观察所复杂的多,那是一个整体民族性的东西,不但是部分音乐受到影响,其他比如道德,伦理,哲学,等等都不可避免的受到极右观点的反动。法西斯是主义?这是斯基兄自己定义的吧?法西斯顶多是一种主张,因为他是意大利的产品,不可避免带有十分的局限性。而纳粹,则是发展了外延的一种主义,这2者是不同的,请注意。
19世纪末,德国哲学和美学只要的集大成者就是WAGNER,其人有明显尼采和叔本华的影子,是一种偏向高于一切自我膨胀的哲学,适合于19世纪末德国崛起的大环境。纳粹上台后,不过是以ww1的不公和德国受到的制裁包装其称霸的野心,说实话,这和beethoven,Brahms连边儿都不搭,这种宣传类似于我国建国后革命样板戏的形式,只重一家。而非是你转贴中全部的古典音乐都和纳粹发生关系。
haydn和mozart就很招希特勒讨厌,认为那是“轻音乐”,更不用说波希米亚乡下搞姐弟恋且血统不纯的门德尔松了,现在知道的,招魂幡用的最多的不过是我说的3B+w,很简单,因为元首当时喜欢,所以下面的人就一定喜欢。哪里有那么多道德和哲理上的来自一个外邦人士的“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