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潁潁 于 2015-3-3 15:39 发表
曹丕对刘晔的话是托词,因为后来曹丕想跟孙权闹翻就这么容易。
是托词不假,因为曹丕只想当一个名义上四方臣服的太平皇帝。
原帖由 潁潁 于 2015-3-3 15:39 发表
魏乃遣侍中辛毗、尚书桓阶往与盟誓,并徵任子,权辞让不受。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权遣吕范等督五军,以舟军拒休等,诸葛瑾、潘璋、杨粲救南郡,硃桓以濡须督拒仁。
------------------
可见曹丕不是不想利用这个机会伐吴,只是对于时机理解和刘晔不一样。刘晔认为应该趁火打劫,曹丕认为应该等他们两败俱伤。曹丕对于伐吴时机的看法,和他称不称帝没有任何关系。
说你没看过三国志与资治通鉴,这下就把底子漏出来了吧。
曹丕为啥伐吴?三国志里说的清清楚楚,孙权打败刘备后,对他又不恭敬了。
备军败退,吴礼敬转废,帝欲兴众伐之,晔以为“彼新得志,上下齐心,而阻带江湖,必难仓卒。”帝不听。
为了面子,他又不听正确的建议,所以说他志向并不大,懂吗?这段史料就在我上面引的裴注之下,可见,你压根就没读过三国志。否则不会出这个丑。
PS,我说过,文史是需要智商门槛的,你就别来凑热闹了。
[ 本帖最后由 杏花疏影 于 2015-3-3 15:5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