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三国武学和兵器的一些疑问
性别:未知-离线 赛仁贵郭盛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4
编号 50686
注册 2005-10-7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06-5-13 05:1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文学作品里的双剑(如刘备)、双刀(如扈三娘),虽然一向没有特别说明,但我觉得,应该是专门配备在马上使用的,其长度和重量为适合马战而设计,规格要大于佩剑或佩刀。

如果刘备是拿佩剑去格吕布的画戟,这在马战时无论是攻击范围还是力量都会占相当劣势。就是说,刘备出阵时,应该吩咐手下“抬双股剑来!”而非直接从腰间拔剑。

个人的推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赛仁贵郭盛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4
编号 50686
注册 2005-10-7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06-11-4 19:4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谁能讲述一下戟这种兵器的发展史?

我的了解是:春秋战国就有戟,但跟方天画戟不是一回事,而是在戈和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好象主要是为兵车作战而设计,随着西汉时兵车退出战场也没有了。史记中鸿门宴一段的“执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应该是戈状戟。

至于方天画戟,应该是指在枪头后侧加了月牙小枝的兵器,如三国演义中吕布的戟。但大家都说东汉其实还没有,那么是从何时开始出现,是否到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成书的元明时期才有?

关于其形状,双月牙和单月牙是否都称“方天画戟”?吕布的画戟在绘画和影视中有不同版本,有双月牙也有单月牙,不知以哪个为标准。另外“画”是否指戟杆上绘有图案?

还有象典韦和说岳全传中杨继周所用的双铁戟,以及太史慈的短戟,其形状与长的画戟是否相同,仅有长短的分别?

请哪位达人系统地讲解一下。

[ 本帖最后由 赛仁贵郭盛 于 2006-11-4 19:57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4 17:2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88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