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真的很厉害吗?
性别:男-离线 邓仲华
(卧云居士)

秦国公
江南路经略使
★★★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2830
帖子 19978
编号 5065
注册 2004-2-7
家族 现视研


不管在哪一个时代,光就战争的艺术而言都是以同一套原则为基础,因此古之名将的将道对我们现代人才具有了价值的启示。不过这些原则的应用,都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因为科技在发展。如约米尼认为内线作战有优势,但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铁路的应用让他难以做出解释。
     西方军事家多将亚历山大、汉尼拔、凯撒、拿破仑作为西方四大名将,而又以亚历山大为首,陶奇更云以后的西方名将只是将亚历山大的将道发扬光大而已。
     按理这些比较也全是关公战秦琼,亚历山大的骑兵碰到古德里安的坦克兵团也哪有不被碾成粉末的道理,那亚历山大肯定打不过古德里安嘛。但我们比较的都是在那个时代的科技情况下对战争原则的应用,即”治道“与”将道“的应用,发挥其将道的精华,因此亚历山大居首。如果想比较亚历山大和拿破仑,认为亚历山大在滑铁卢有什么表现,我们也必须把拿破仑当时手里的筹码全交给他,且他懂得当时武器的威力,根据他的一贯作风和将道进行推测,而不能只给他马其顿的方阵军团而已。
    总之,小生以为光对名将的比较根本上是对他们将道的比较,对将道的比较也就要撇开武器的作用,若让他们身前指挥的军队PK一下定胜负,那给颗原子弹基本就天下无敌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邓仲华
(卧云居士)

秦国公
江南路经略使
★★★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2830
帖子 19978
编号 5065
注册 2004-2-7
家族 现视研




QUOTE:
原帖由 本因坊秀策 于 2007-9-16 17:33 发表

拿破伦的步兵+炮兵战术运用的得心应手,但放到今日,他未必就能把大规模机械化部队运用的出神入化。同理,隆美尔也未必能将马格鲁克骑兵的精髓运用的比他的坦克作战更好

每个将领都有他善于运用的某些兵种 ...

在对将道和战争史的研究中就是经常运用这种的对比。把不同的人物和时代做一对比,这种比较法恰恰是做战争史研究的重要方法,借以得到更多的启示。还是以滑铁卢而言,用亚历山大代替拿破仑,我们得到的假设是:亚历山大会亲临战线,亚历山大会运用“联合兵种战术”,从而获得拿破仑的某些败因,但是从不考虑亚历山大会不会、用不用得好当时的法国军队。今人也常把自己代入古人的角色中,即如果我在那种情况下我会怎么办?却不说我没指挥过骑兵,不能这样代入云云。当做这种比较从不要求什么"速成"另时代的兵种。而是已经认为他就会指挥那个时代的兵种,而且运用得很好,根据他在其战争时表现出的军事思想做出假设。《DA师》里有个E5W系统用古之名将模拟他们会选择什么方式进行准备打响的演习的情节,虽为电视剧情节但并非完全不合理,基本原理即是如此,不能说没见过不会用,或者未必用得出神入化,就不能做这种比较。我们代入的是名将军事思想,即“将道”,而不是将他本人本身所真正拥有的知识代入进去,那样才真是关公战秦琼了。
     还是那句话,名将的比较是“将道”的比较,诸如大战略、战术、后勤、行政等等,根本是“将道”的优劣。孙子之所以被某些人称为“兵圣”,也正是因为《孙子兵法》表现出的军事思想。重要而正确军事思想多不会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淘汰,否则我们还读《孙子》做什么?

[ 本帖最后由 邓仲华 于 2007-9-16 20:40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1 17:2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70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