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倾心奉孝于2006-01-01, 5:15:16发表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2-02, 17:24:39发表
你很搞笑啊 “不杀刘备”、“劝曹操拦阻刘备”出自两个完全相左的史料中 明显只能有一个也许是他有过的事迹 生拉硬扯出两个来充数 而且“佯攻刘表”与“二袁之乱”有什么差别? 从新写一下
荀攸 郭嘉
征张绣 下邳征吕布
劝曹操征吕布 十胜十败
下邳征吕布 猜孙策死
攸画策斩颜良 佯攻刘表
攸画策斩文丑 征乌丸
用徐晃击故市运车 击刘备(官渡之前)
劝曹操击乌巢 轻兵兼道
劝曹洪受张颌 辟召青、冀、幽、并知名之士
劝曹操受辛毗乞降
还是不如荀攸 另外荀攸还有未传世的奇策十二 郭嘉怎么比?
我觉得这个没有可比性。。。
荀攸的计策更偏向战术,解的是临阵军事。
而郭嘉更多的是在宏观战略上,帮助曹操定夺战略方向。
虽然荀攸也有战略上的意见,但这大多数时候谋士都有相同的见解,如征吕布。
郭嘉在战略上的意见更有奇谋,能力排众议,看到别人想不到的结果。事实也证明郭嘉几次战略见解是正确的,而且在时局上有更深远的意义。
这点上郭嘉确实超出了曹操身边的其他谋士。
"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於人。"
"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
"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
郭嘉投曹操的时候荀攸已经是他身边的军师了,而且也比郭嘉长寿,所经历的战事比他多。只可惜郭嘉没有太多时间发挥才智。
这两位谋士类型不同偏向不同,不能完全将二者比较,试问一个能帮你打赢一场仗的谋士和一个能帮你明确战略目标的谋士,谁比较重要呢?
荀攸的奇策十二我也很好奇,作为谋士虽然有很多计策但都不是可以随便公之于众的。但是计策写在书上是死的,谋士更重要的是临机应变,也就是靠其头脑。
佩服之至啊!
要说宏观根本比不了荀于,郭嘉善于把握心理
你就看他的功劳吧,没有一个不是从心理上取胜的,
郭嘉最重要的就是镇静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