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想找个《红楼梦》导师,教俺读红楼。, 能说说周汝昌汇校本的最好。
性别:男-离线 陆逊{伯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1
帖子 2108
编号 50093
注册 2005-9-30
家族 云水兰若


关于畸笏叟和脂砚斋的一些看法

其实自从庚辰本和甲戌本胡适等人发现后,人们就开始为朱、墨色的批语感到惊讶不已。署名:脂砚斋、畸笏叟、松斋等人。无论如何,这些人经过证明与曹雪芹的关系算是非比寻常的。现在统称脂批或脂评,可以说这些批语对了解红楼梦有相当大的价值,甚至“自寓”等直言不讳的批语成为考证派的得力证据。直接打击了当时的占据主流的索隐派。再加上诸多理由,世人基本知晓,不赘述。因此,有必要出现脂学。

同样,一群署名也弄的大家云里雾里,甚至某位先生认为脂砚斋就是曹雪芹。但脂砚斋到底是何方神圣呢?不才略有愚见。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并非新奇之观点。

可以说,脂砚斋与曹雪芹是相当亲密的。只有熟悉了脂砚斋的批语大家才能更仔细的了解红楼梦。 例如脂砚斋说到:“凡看书人从此细心体贴,方许你看,否则,此书哭矣。”这就从开始就摆明了脂砚斋的重要性。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世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
今而后,唯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
这两批怎么看都是脂砚斋的绝批。时间则是甲申八月。当然了,这只是个人俗见,谁知道是不是甲午呢?既然是愚见,就请继续听听。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脂砚斋绝非曹雪芹。另外二十六回,旁批“玉兄若见此批,必云:老货!他处处不放过我,可恨,可恨!回思将余比作钗颦等,乃一知己,余何幸也!一笑。”等等,尽露女子之态,要说是男子,恐怕没人同意吧。

不过这里咱又可以说,曹雪芹是乾隆年间人,脂砚斋必然与之同期。语气亲密之状可见一斑。这里就明了,脂砚斋是死于乾隆三十九年(甲戌,公元1774年)。

但后来有没哦有批语呢?有,谁?畸笏叟。先略过批语,凭这个叟字恐怕就绝非是脂砚斋。

另外, 十分感谢悼红狐,省了我好多打字时间。 二十二回,庚辰眉批,“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聊聊矣,不悲乎?”丁亥之年,畸笏叟作批云:“前批“今知者聊聊”,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乎?”可以说,畸笏叟绝非脂砚斋。

另外从语气态度可可见一斑。例如“旧族后辈,受此五病者颇多,余家更甚。三十年前事,见书于三十年后,今余悲痛,血泪盈面。”等等,另外还有命曹雪芹删去哪里等等一系列话语,可见这人应该不是脂砚。

另外脂砚的一些话语也充满了女儿之态,与畸笏叟语气全然不同,如果说畸笏叟是脂砚恐怕似有不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陆逊{伯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1
帖子 2108
编号 50093
注册 2005-9-30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2-1 19:20 发表
至于二十六回的批语,俺觉得是理解有误。
正文:贾芸连正眼也不敢看,连忙答应了。又进一道碧纱厨,只见小小一张填漆床上,悬着大红销金撒花帐子。宝玉穿着家常衣服,靸着鞋,倚在床上拿着本书。
甲戌侧批:这是等芸哥看,故作款式。若果真看书,在隔纱窗子说话时已经放下了。玉兄若见此批,必云:老货,他处处不放松我,可恨可恨!回思将余比作钗、颦等,乃一知己,余何幸也!一笑。
在批语中被称为等芸哥看,故作款式的乃是宝玉,而非批书人。而倚在床上拿着本书在看正是钗、颦等的常见举动。也就是被比作钗、颦等,是贾宝玉,非批书人。而将宝玉比作钗、颦等,当然是宝玉的知己,宝玉称幸并不奇怪。
也就是老货,他处处不放松我,可恨可恨!回思将余比作钗、颦等,乃一知己,余何幸也都属于玉兄所说,而不是只有老货,他处处不放松我,可恨可恨半句。至于一笑一语,可能是宝玉见评而笑,或者是批书人说了个笑话以后的说法。
这里的玉兄也不是曹雪芹,而是小说中的宝玉而言。比如俺说,假如曹雪芹能看到霍氏姐弟的书,非活活笑死不可,曹雪芹当然看不到,同样宝玉也看不到,只不过假设一下可能的反应而已。

这说不过去。回思将余比作钗、颦等,乃一知己,余何幸也。并且总观红楼,也并非一处玉兄,阁下的解释本身就不太符合逻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陆逊{伯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1
帖子 2108
编号 50093
注册 2005-9-30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2-1 21:03 发表


陆兄,
正因为总观红楼,也并非一处玉兄,俺才做此判断。
第十五回:
水溶见他语言清楚,谈吐有致,【庚辰眉批:八字道尽玉兄,如此等方是玉兄正文写照。壬午春。】
宝玉听了,因点头叹道:“怪道古人诗 ...

我怎觉得是对曹雪芹。
反而更觉得宝玉是曹雪芹的“替身”了

不过多参与讨论了,但觉得看红楼还是先看几遍,猜测猜测再说吧

[ 本帖最后由 陆逊{伯言} 于 2007-2-1 23:19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4 23:0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18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