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建文帝要的是活叔叔还是死朱棣?, “勿使朕有杀叔父之名”这句话何解?
性别:男-离线 落叶聚还散
(风月词人)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4
帖子 5422
编号 499284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9-4 15: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朱四有反意是很早的了。建文帝刚刚上位,对那些个叔叔们有戒心是很正常的。在齐泰等人的撺掇下,出了这些昏招,实属正常。要知道齐泰还是顾命大臣呢。

至于朱四不能控制北京,那是建文帝又派人来了而已。

建文帝是不是好苗子,不太好说,要讲仁厚吗,终归比朱四要强得多。李景隆他都没杀。

杀几个叔叔,那是他认为是威胁到他的地位与性命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落叶聚还散
(风月词人)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4
帖子 5422
编号 499284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9-4 15: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4-9-4 15:33 发表
我就不信他先下手的那五个王都威胁到他的地位和性命。
第六个是燕王,也是他先动手。
其实第七个就该是宁王,因为他在燕王反后削了宁王护卫。

我也不信朱元璋的眼光和手段那样差,根本想不到他一死,就有至少五六个王会威胁嗣皇帝的地位而不管。

其实我觉得朱元璋完全可能是看错了建文,因为他毕竟所有心思都在朱标身上,没太注意孙子的问题,结果朱标一死,皇孙装的比较好,他已经没有时间来了解啦。再加上爷爷总是惯孙子的----儿子不好当爹的能看出来,孙子不好当爷爷的一般看不出来。

朱元璋看差建文是肯定的了,否则建文也不会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被朱四翻盘。但朱元璋与朱允炆不一样的,朱元璋在,谁敢不听他的,他主要是防备外姓人,而朱允炆接位时,功臣杀光了,担心就是自家的叔叔。而且那些王的权力又比较大。

至于那五个王是不是都威胁到他的地位和性命,不能单从这五个王来看。

建文帝一定要削藩,必须把权力收回来,而这些个叔叔,只怕对他都会不服的,如果朱四一反,只怕就会起到连锁反应,他必须先下手为强,先削这五个王,还是燕王或宁王,其实都可以,关键看执行力。

其实朱四在奔丧时,建文就应该把他拿下软禁。

[ 本帖最后由 落叶聚还散 于 2014-9-4 15:4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落叶聚还散
(风月词人)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4
帖子 5422
编号 499284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9-4 16: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4-9-4 16:03 发表
汉景帝和清圣祖削藩这两件事我都觉得做得不对。

汉景帝太着急,结果要是没有梁孝王和周亚夫,他就麻烦,而且是......这两个人缺一个,他就麻烦。幸亏老天开眼,这两个事先他没特别重视的人,发挥出了旋转乾坤 ...

汉景帝削藩是对的,但行动有问题。康麻子削藩整体上就是一个弱智行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落叶聚还散
(风月词人)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4
帖子 5422
编号 499284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9-4 16: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4-9-4 15:57 发表
他应该做的是不让朱棣反,而不是逼朱棣反。
其实我总觉得朱棣的造反,是皇帝逼反的。
很简单,吴三桂有一个省当根据地,两个省受节制,还要等皇帝逼反,安禄山有三个节度使头衔,还要等皇帝先死,最后被杨国忠 ...

所以说建文政治上还太嫩,加上齐黄都是书生,这么好的局面,都能被翻盘。

朱棣的造反,有建文帝逼的原因,但他有反心,也是肯定的。他有些首鼠两端,因为他不反还是一个王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落叶聚还散
(风月词人)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4
帖子 5422
编号 499284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9-4 16: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4-9-4 16:41 发表
有反心不等于要反啊。梁孝王也未必没有反心,结果是以贤王的身份死的。

作为一个没有那么多经验也没有那么强势的皇帝,应该是设法让他们反不起来而让时间来慢慢收拾,而不是干脆立即逼反再收拾或者防患于未然 ...

梁孝王在七王之乱有大功,还有太后帮忙。

这些,明成祖可没有啊。对于明成祖而言,带上老小,在京城里当个富家翁,建文这才可能放心。

建文帝政治上差就差在这里,他一边给了成祖反叛的借口,还想要牌坊,“不能让我背上杀叔叔的罪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落叶聚还散
(风月词人)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4
帖子 5422
编号 499284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9-6 20:1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陆伯言 于 2014-9-6 20:10 发表


是的,如果按照当初的思路来,在政治上是有很大先手的。结果搞得清君侧还是有市场的。

其实我觉得这些书生团也怂,明明一直想动燕王,却胆战心惊不敢动手,要我是朱棣,气势上早也把他们秒翻了。

其实朱元璋死了,不让奔丧,就是一个极2的做法。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落叶聚还散
(风月词人)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4
帖子 5422
编号 499284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9-10 10: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reambe 于 2014-9-10 09:04 发表


我觉得,这是朱允炆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大概他觉得只要有几个强势的叔叔来了,就可能夺走他的皇位,所以干脆假传老朱遗旨,不许藩王进京奔丧。等到他得到百官拥戴,皇位稳固了,在做他想要做的事。

以朱元 ...

本来就是建文假拟遗诏。

这就是他2的地步,这些叔叔来了,胆敢不敬,就抓起来,正愁没借口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落叶聚还散
(风月词人)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4
帖子 5422
编号 499284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9-10 11: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4-9-10 11:06 发表
据说这还真是明太祖的意思。
其实想一想也对,特别是边塞诸王担负守边的指挥责任,要是都来啦,北边入侵还真麻烦。
燕王是自己跑来的,叫他回去也对,否则大家有样学样,并不好。

其实燕王第二年还是进了一 ...

我觉得这不应该是明太祖的意思。

遗诏说“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按这个说法,只怕他已经意识到诸王尾大不掉了,与他分封的初衷不符。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6 09:3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31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