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夏侯胜与汉武帝“庙乐”之争, 葛剑雄在影射什么?
性别:未知-离线 泡泡飞龙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23
帖子 771
编号 499
注册 2003-9-5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05-1-26 17: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反对汉武帝的政策是怜悯匈奴吗?否,是爱惜民力,反对穷兵黩武,穷奢极欲。

对匈奴用兵,这和穷奢极欲有啥关系?  
当然,对大宛用兵是错误的,但这是武帝对外用兵的主流嘛??

前期的战争还可以说是必要的,但后期的战争就很难说是必要的。匈奴退却以后,依然穷追猛打,超过了国家能够承受的底线。
“宜将余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唐太宗对突厥的穷追猛打,大概也是不必要的。  

何况,作战结果的失利,并不能说明必然就是战略上的失误。
唐朝对朝鲜半岛的用兵,也是一直到唐高宗时间才最终获胜,是不是之前的作战都是错误的?
如果对匈奴战争前期的战役也失利了,是不是就应该怪汉武帝整个的对匈奴反击的政策就错了?  

只不过侥幸的是,汉朝修养生息的时候,匈奴却发生内乱,并且分裂了,才会有匈奴的最终衰败。不要跟我说匈奴内乱分裂是汉武帝的功劳。
如果没有汉武帝前期给以的沉重打击,匈奴的最终衰败,恐怕还有待时日把?
什么叫内忧外患?什么叫内外夹攻?阁下高明,不须偶来解释把?

至于阁下的影射说,觉得你不生在清朝负责对文字狱的监管,确实满可惜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泡泡飞龙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23
帖子 771
编号 499
注册 2003-9-5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05-1-27 16: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并不是说对匈奴的战争是穷奢极欲,而是涉及他的其他方面的作为。你非要曲解我的意思,

反对汉武帝的政策是怜悯匈奴吗?否,是爱惜民力,反对穷兵黩武,穷奢极欲。

抱歉,鄙人才疏学浅,习惯根据原文来理解,跟不上阁下的跳跃性思维,见谅。  

至于说曲解嘛,呵呵,误导别人的思路又何尝不是某些人的一贯作风?  

我说的是为什么按中国的传统主流价值观,对汉武帝有很多负面评价,甚至负面评价占上风。

什么叫中国的传统主流价值观??我并不否认武帝在位是有很多错误的,
但是不是这些负面评价占了上风,就说明这些评价是正确的?

偶个人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必须把他们放在各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看其能否解决当时的主要矛盾,而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标准来衡量。

曹操的古今评价何尝不是大相径庭??  

(《史记》正义,谥法曰:“克定祸乱曰武”;《汉书》注,谥法曰:“威强叡德曰武”), 可见,尊称刘彻为武帝,本身就不是贬义的评价。

太仆王舜、中垒校尉刘歆议曰:“……孝武皇帝(汉武帝)愍中国罢劳,无安宁之时,乃谴大将军,骠骑(将军)……非攘匈奴,降昆邪十万之众,置五属国,起朔方以夺其肥饶之地……功业既定,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以大安天下,富实百姓,……至今,累世赖之。”
摘自《前汉书?卷73?韦贤传》


当然拉,作为皇帝大修土木,不注重民生,进行批评是无可厚非的,不过,以这个标准来评价的话,古今帝王不穷奢极欲的,倒实在不多。

正确的政策应当是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来削弱敌人。而汉武帝却是用了较大的代价。这就是他对匈奴政策的错误。

那么请问阁下,什么才是当时最正确的政策??

文景保持和亲政策,完全是缺乏实力。莫非终中国之世,就只能期待对方的分裂内乱,
来实现自己的长治久安?  

任何大战略的执行,都需要正确的战术策略来附注实施,如果战术失当,必然会导致战略企图的失败。我们并不能因为战术层面的失当,就质疑最初政策的必然错误。
何况,我并不否认汉武帝在战术运用和时机选择上的失当,以及对民力使用上的过度,但我认为他对匈奴保持进攻的政策总体上仍然是正确的。

一如中越战争的发生,当前朝鲜的局势,是否就证明我们当初的援越、援朝都是错误的?  

至于影射说,我觉得还是成立的。我还忘了补充一条,汉宣帝全家都受到武帝的迫害,这与本朝太宗文皇帝也很相似

恩,还好,只有阁下这样的高人认为是成立的,中宣部总算还没发疯,谢天谢地。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8 20: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31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