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请问大家对高仙芝印象如何
性别:未知-离线 larsen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6
编号 49377
注册 2005-9-21


发表于 2005-11-6 10:4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不论其他方面,仅从军事角度考虑
我感觉是个千载难逢的奇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arsen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6
编号 49377
注册 2005-9-21


发表于 2005-11-6 11:0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恩,没错,但是唐朝的时候,高丽是不是也是中国的一部分?我不是很清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arsen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6
编号 49377
注册 2005-9-21


发表于 2005-11-6 12:3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西晋羊牯于2005-11-06, 11:48:07发表

QUOTE:
原帖由我不是迭戈于2005-11-06, 11:41:12发表
[quote]原帖由西晋羊牯于2005-11-06, 11:34:42发表
个人穷兵黩武,贪财好利。
从军事上根本谈不上奇才,连名将都很难说上。

多谢楼上,迭戈收益非浅.......
他好像是中了埋伏死的吧?凭这一点就说明他军事水平菜的要命.  

无所谓呀,你要认为他是军神或者卖个泥像天天拜着也不关我事。 [/quote]
高仙芝应该说军事上还是很有自己一套的,在攻打小勃律的时候,他率军横跨帕米尔高原,行军路线平均海拔达到五千多米,深入敌腹,在作战的时候也是屡出奇计,一名英国探险家对他的行军路线实地考察之后,惊叹道"数目不少的军队,行经帕米 尔和兴都库什,在历史上以此为第一次,高山插天,又缺乏给养,不知道当时如 何维持军队的供应?即令现代的参谋本部,亦将束手无策。”又叹曰:“中国这一位勇敢的将军,行军所经,惊险困难,比起欧洲名将,从汉尼拔,到拿破仑, 到苏沃洛夫,他们之越阿尔卑斯山,真不知超过若干倍。”

另外恒罗斯之战,战败不应该是高仙芝的责任,这一战,高仙芝翻过帕米尔高原(葱岭),越过沙漠,深入阿拉伯境内,经过了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到达恒罗斯,这次高仙芝的兵力仅有3万人,而其中有1万还不是唐军,阿拉伯一方兵力达到十几万人,这样的以少打多,而且是大军经过长途跋涉之后,由于高仙芝的指挥得力,唐军与阿拉伯军大战5日,不分胜负,后来是因为盟军的反叛,才最终失败,就这样,当高仙芝聚集残兵败将后,发现还有1万人左右,居然还起了反扑的念头,手下人拼命阻拦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因此我想,把高仙芝称作中国古代的"山地战之王"应该当之无愧.

至于高仙芝之死,也不是中埋伏,安史之乱时,高仙芝集中了一些临时召集来的市井流氓,组成了一支军队,但是由于军队战斗力太差,败了好几次,于是高仙芝提出主动退守潼关,应该说这是一个相当稳健的主意,但是由于宦官的诬陷,皇帝偏听偏信.杀了高仙芝,杀高仙芝的时候,全军一起喊冤枉,可见高仙芝在士兵中的威信.

当然,在民族政策上,高仙芝处理得并不好,但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仅从军事角度来看,我还是认为高仙芝是千载难逢的奇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arsen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6
编号 49377
注册 2005-9-21


发表于 2005-11-6 12:4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至于高仙芝的民族问题,他是高句丽人,在他所处的时代,朝鲜一词没有任何现实的意义,高句 丽则一直是中原王朝属下的一个地方政权,在它被唐朝收复之前,其地位与五胡 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许许多多割据政权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它偏居一隅,残存较久而已,隋之所以要征伐高丽,正是要将南北的大一统进行到底,而并非对外扩张。高句丽是中国历史上的古国,其来源是夫余之一部及东北夷中之几支, 除了在地域上稍有重叠外,它与古代的朝鲜并没有什么继承关系,与现代的朝鲜在关系上就相离更远了。据通鉴记载,唐灭高句丽後,其国民大部被迁入内地, 只有极少数留在或进入今朝鲜境内,因此从人民的继承上来说,今天朝鲜与古代高句丽的关系也是微乎其微的。仅仅因为英文"Korea" 来自" 高丽" 之名,就轻易地在朝鲜和高丽之间划上等号,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至於新罗、後高丽之後的朝鲜已逐渐走上独立於中原王朝之外的道路,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在此不作详论。总之,把唐朝大将高仙芝称作朝鲜人无论如何是不正确的。如果是外国人,他们写书或读书时容易受到"Korean"一词的迷惑,那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是朝鲜人和中国的朝鲜族人,出於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那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历史的真实,则是不能抹杀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arsen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6
编号 49377
注册 2005-9-21


发表于 2005-11-6 12:4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附资料:“怛逻斯之战实力对比”

唐朝方面,主将是高仙芝,副将为李嗣业,别将为段秀实,监军边令诚,兵力为安西都护 府二万汉军,盟军拔汗那以及葛逻禄部一万人。高仙芝时代“凡镇兵四十九万, 安西节度兵二万四千”唐军虽说是 马步混合部队,但是唐军的步兵均有马匹,平时以马代步,作战的时候才下马作 战,战斗力极为强大。
阿拉伯方面的主将是阿拉伯的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 (Abu Muslim),手下大将为齐雅德。伊本。萨里(Ziyad ibn Salih ),兵力 为呼罗珊本部宗教战士(ghazi )四万人,加上已经被阿拉伯控制的阿姆河与锡 尔河流域的几乎所有属国的兵力十余万,总兵力当在十五万至二十万之间。在兵 力方面,阿拉伯联军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的。在素质方面,呼罗珊是是阿拉伯历 代经营的军事重镇,又是阿拔斯王朝起家的地方,呼罗珊骑兵的素质在阿拉伯帝 国中当属翘楚,都是精锐。

地理方面,观察地图以及结合史书我们可以看出。高仙芝翻越葱岭(帕米尔 高原),“深入七百馀里”,其实已经在阿拉伯的地盘上作战,阿拉伯在补给, 情报等方面占了绝对的优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arsen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6
编号 49377
注册 2005-9-21


发表于 2005-11-6 12:5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段历史是大唐在中亚最辉煌的一幕,后世却很少有人提及了,令后人也忽视了高仙芝这个旷世奇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arsen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6
编号 49377
注册 2005-9-21


发表于 2005-11-6 13:1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高仙芝之死:

监军边令诚每事干之。仙芝多不从。令诚入奏事,具言仙芝、常清逗挠奔败之状。玄宗怒,遣令诚赍敕至军并诛之。常清既刑,陈其尸于蘧蒢上。仙芝归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arsen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6
编号 49377
注册 2005-9-21


发表于 2005-11-6 13:1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监军边令诚每事干之。仙芝多不从。令诚入奏事,具言仙芝、常清逗挠奔败之状。玄宗怒,遣令诚赍敕至军并诛之。常清既刑,陈其尸于蘧蒢上。仙芝归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arsen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6
编号 49377
注册 2005-9-21


发表于 2005-11-6 13:1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令诚索陌刀手百馀人随而从之,曰:‘大夫亦有恩命。’仙芝遽下,遂至常清所刑处。仙芝曰:‘我退,罪也,死不辞;然以我为减截兵粮及赐物等,则诬我也。’谓令诚曰:‘上是天,下是地,兵士皆在,足下岂不知乎!’其召募兵排列在外,素爱仙芝,仙芝呼谓之曰:‘我于京中召兒郎辈,虽得少许物,装束亦未能足,方与君辈破贼,然后取高官重赏。不谓贼势凭陵,引军至此,亦欲固守潼关故也。我若实有此,君辈即言实;我若实无之,君辈当言枉。’兵齐呼曰:‘枉’,其声殷地。仙芝又目常清之尸,谓之曰:‘封二,子从微至著,我则引拔子为我判官,俄又代我为节度使,今日又与子同死于此,岂命也夫!’遂斩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arsen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6
编号 49377
注册 2005-9-21


发表于 2005-11-6 14:1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史书上的记载很简单,就是伪与其约降,不过话说回来,兵不厌诈,这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按照一般的推测,西域各国真正不满唐朝的原因是当时大食(就是阿拉伯)进攻西域各国,各国向唐求援,却屡次被拒绝,而一旦有反叛的迹象,唐却立即派兵征讨,应该说从这点来看唐的民族政策做得并不好.但是相比起大食来,唐在西域不断以册封各国国王及其亲属大臣和大量的物质赏赐来赢得其忠心,而大食却是先是武力征服,然后横征暴敛,但是由于唐离西域过远,各国屈服于大食的威力也不难想象.至于盟军为何叛乱,史书并无记载,我猜想应该是大食和他们进行了秘密接触,许以重利.至于说到国家战略,怕也是一个将军所无法左右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arsen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6
编号 49377
注册 2005-9-21


发表于 2005-11-7 18:1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不能这么说啊,汉尼拔最后也是失败,但是公认他是军事天才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arsen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6
编号 49377
注册 2005-9-21


发表于 2005-11-11 21:5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西晋羊牯于2005-11-11, 13:54:32发表

QUOTE:
原帖由larsen于2005-11-06, 12:39:44发表
[quote]原帖由西晋羊牯于2005-11-06, 11:48:07发表
[quote]原帖由我不是迭戈于2005-11-06, 11:41:12发表
[quote]原帖由西晋羊牯于2005-11-06, 11:34:42发表
个人穷兵黩武,贪财好利。
从军事上根本谈不上奇才,连名将都很难说上。

多谢楼上,迭戈收益非浅.......
他好像是中了埋伏死的吧?凭这一点就说明他军事水平菜的要命.  

无所谓呀,你要认为他是军神或者卖个泥像天天拜着也不关我事。 [/quote]
高仙芝应该说军事上还是很有自己一套的,在攻打小勃律的时候,他率军横跨帕米尔高原,行军路线平均海拔达到五千多米,深入敌腹,在作战的时候也是屡出奇计,一名英国探险家对他的行军路线实地考察之后,惊叹道"数目不少的军队,行经帕米 尔和兴都库什,在历史上以此为第一次,高山插天,又缺乏给养,不知道当时如 何维持军队的供应?即令现代的参谋本部,亦将束手无策。”又叹曰:“中国这一位勇敢的将军,行军所经,惊险困难,比起欧洲名将,从汉尼拔,到拿破仑, 到苏沃洛夫,他们之越阿尔卑斯山,真不知超过若干倍。”

另外恒罗斯之战,战败不应该是高仙芝的责任,这一战,高仙芝翻过帕米尔高原(葱岭),越过沙漠,深入阿拉伯境内,经过了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到达恒罗斯,这次高仙芝的兵力仅有3万人,而其中有1万还不是唐军,阿拉伯一方兵力达到十几万人,这样的以少打多,而且是大军经过长途跋涉之后,由于高仙芝的指挥得力,唐军与阿拉伯军大战5日,不分胜负,后来是因为盟军的反叛,才最终失败,就这样,当高仙芝聚集残兵败将后,发现还有1万人左右,居然还起了反扑的念头,手下人拼命阻拦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因此我想,把高仙芝称作中国古代的"山地战之王"应该当之无愧.

至于高仙芝之死,也不是中埋伏,安史之乱时,高仙芝集中了一些临时召集来的市井流氓,组成了一支军队,但是由于军队战斗力太差,败了好几次,于是高仙芝提出主动退守潼关,应该说这是一个相当稳健的主意,但是由于宦官的诬陷,皇帝偏听偏信.杀了高仙芝,杀高仙芝的时候,全军一起喊冤枉,可见高仙芝在士兵中的威信.

当然,在民族政策上,高仙芝处理得并不好,但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仅从军事角度来看,我还是认为高仙芝是千载难逢的奇才 [/quote]
你的资料有点乱。
我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上量了一下从怛逻斯到安西的直线距离是980KM。
行军三个月,按九十天计算的话,每天才走十一公里???高原反应? [/quote]
在高原地带行军,绝对不可能做到直线前进,况且是一支毫无后勤补给的大军,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下行军,不说打仗,恐怕这种行军世界史上能做到的将领也不是很多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3 03:2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08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