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红尘边上客 于 2013-3-17 11:17 发表
如此说来,太行为专名,汉室乃偏正,对仗也不工。此外,下比“太行”犯孤平,为诗钟硬伤。
紅塵兄也在此雲遊啊.
關於漢室這個詞....
漢, 在歷史上確實有幾個朝代自稱為 "漢".
然而, 後來的典籍詩作, 幾乎都是指劉邦一脈所創立的漢朝 (西漢, 東漢), 如:
汉室之隆。—— 诸葛亮《出师表》
夏兴汉室。
汉室倾颓。——《三国志·诸葛亮传》
汉室可兴。
《<尚书>序》:“ 汉 室龙兴,开设学校,旁求儒雅。”
唐 戴叔伦 《过贾谊旧居》诗:“谩有长书忧 汉 室,空将哀些弔 沅 湘 。”
明 刘炳 《寄许永明公冕昆季得夫先生》诗:“ 诸葛 有心扶 汉 室, 包胥 无泪哭 秦 庭。”
說是專名, 也勉強可以, 畢竟後人在使用上已逐漸成了專指.
當然啦, 除了西東漢, 其餘的漢室可拿來討論者極少, 上面這麼說是有些勉強.
此外, 獵人還有個另類的淺見.
三分漢室, 十里太行, 係 典故對典故.
漢室不再僅指於漢朝, 太行也不僅指於太行山. 它們背後是一段故事.
名鐘 : 知/我四唱
夜畏天知楊震四
月同風我子瞻三
若僅論字面, 恐怕也淪為不工之嫌吧.
然而, 之所以成為名鐘不被詬病, 是因為逢典故時可以視為一個詞來對仗, 然後在這詞當中再求這詞的結構相襯便可. 其道理有些類似於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