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驳《司马迁的无耻》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驳《司马迁的无耻》
问天贱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5
帖子
971
编号
489801
注册
2013-8-9
#1
发表于 2014-11-19 11:2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驳《司马迁的无耻》
一,《吕氏春秋》,5个字文化功德变面子工程,这个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羞不如”,我解释了,此处证明,该文作者若非没看过史记,就是看不懂,要么干脆就是阉割史料,人品可想而行,就不再说了。再说一下,“以具”。
原文: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作者认为是司马迁说吕不韦认为自己编撰的这个《吕氏春秋》囊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所有事情。什么书能够收尽天地万物古今之事?没有书能够如此。于是在读者的心里,吕不韦又成了夜郎自大的无知之徒。
这委实令人无语。这个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是根据《吕氏春秋》这本书而说的,其意思是《吕氏春秋》包括了天地万物古今的道理,并不是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所有事情,更不是什么心理描写。
首先,《吕氏春秋.序意》:“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天、地、人都包括进去了。
《吕氏春秋.有始》:“天斟万物,圣人览焉,以观其类。解在乎天地之所以形,雷电之所以生,阴阳材物之精,人民禽兽之所安平。”
《吕氏春秋.用众》:“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夫取于众,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
《有始》与《用众》这两段话说是对《吕氏春秋》的评价,其实也无不可。
其次,司马迁对《吕氏春秋》评价相当的高。
《史记.太史公序》还有这么一段话:“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戹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将《吕氏春秋》一文与《周易》、《春秋》、《离骚》、《国语》等书并列,更说“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如果象该文作者那样,说吕不韦夜郎自大,司马迁会把《吕氏春秋》列在这里?该文的作者要么就没有读全过史记,要么他连《吕氏春秋》是《吕览》都不知道。
人家太史公写了《吕氏春秋》之事,又用一字千金,来表明《吕氏春秋》是难得一见的好书,他可好,硬给歪曲成吕不韦自愧不如四君子,所以才要编撰《吕氏春秋》来争口气,又什么夜郎自大的无知之徒,只能证明该文作者心理阴暗,不学无术。
二,吕不韦辅佐秦庄王,好心不得好报。这个就更可笑了。用“此奇货可居。”就给司马迁定性了。
咱们先看一下《史记》:子楚,秦诸庶孽孙,质於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
大意是,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孙子,在诸候国里当人质,他生活困窘,很不得意。吕不韦到邯郸见到子楚后:“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屯积居奇。”。于是他就去拜访子楚说道:“我能光大你的门庭。”子楚笑着说:“你先光大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吕不韦说:“你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
这段话中,把“此奇货可居”拿下去,意思差别很大?后来“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另外,《战国策》对此事也有类似的记载。
《战国策》:“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秦之异人质于赵,处于(户卯)城。故往说之口:“子傒有承国之业,又有母在中。今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一日倍约,自为粪土。今子听吾计事,求归,可以有秦国。吾为子使秦,必来请子。””
虽然这里没有奇货可居,但这段话与奇货可居,差别不是很大。““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扬子法言》也有类似的记载:或问:“吕不韦其智矣乎?以人易货。”曰:“谁谓不韦智者欤?以国易宗。吕不韦之盗,穿窬之雄乎!穿窬也者,吾见担石矣,未见雒阳也。”
所以吕不韦对他父亲或家里人这么说,并不奇怪。更谈不上辅佐秦庄王这件事善恶颠倒。
该文作者,显然是不知道这段文字的,说他是井蛙不足以言海,并不为过。
三,吕不韦之死,六个字一箭双雕贬损两人。证据是“自度稍侵,恐诛”,真是可笑之极。秦始皇开始没有杀吕不韦,并不代表他不想杀。
《史记》:“王欲诛相国,为其奉先王功大,及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王不忍致法。”这就是不杀的原因。崇祯开始也没杀魏忠贤啊,难道他当时还不想杀吗?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又给他这样一封信,他自杀很是合理。
再看下面一条,吕不韦已成了负面典型了。
《史记秦始皇本纪》:十二年,文信侯不韦死,窃葬。其舍人临者,晋人也逐出之;秦人六百石以上夺爵,迁;五百石以下不临,迁,勿夺爵。自今以来,操国事不道如嫪毐、不韦者籍其门,视此。
至于这种“自度,恐诛”,再加欲之类的字也算著史者诛心的证据,那么史书大家就别看了。这就叫做,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汉书》:事下有司,上众女名,王氏女多在选中者。莽恐其与已女争,即上言:“身亡德,子材下,不宜与众女并采。”
《三国志》:绍见洪书,知无降意,增兵急攻。城中粮谷以尽,外无强救,洪自度必不免,呼吏士谓曰:“袁氏无道,所图不轨,且不救洪郡将。洪於大义,不得不死,今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败,将妻子出。”
《三国志》: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
史书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拿这个来说司马迁诛心,我看是此文的作者猪脑才对。
四,王翦攻楚,一段私语明君成暴君。此文的作者蜀犬吠日,用他的脑子想象古人。
他所质疑的史料如下: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他的推理:这段谈话十分危险,传出去有掉脑袋夷三族的可能,老谋深算的王翦怎么会把它轻易示人?如果秦始皇真狭隘多疑,王翦你怎么能断定问话的人不是秦始皇安插的眼线?
首先,当时是战国末期,不是明朝,没有什么锦衣卫之类的,这种脑补的东东就算了吧。而且这种话,在当时,说了算不了什么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没有后世那么多忌讳。
子产不毁乡校的典故,不知道该文的作者知不知道。连乡校都有,王翦之类的大臣说这类的话又算得了什么?
《新台》:
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这《诗经》里的一首诗,就是公然讥讽卫宣公抢儿媳之事。
照该文作者的思路,这怎么可能啊,这一定是假的。
即便到了三国时代,都没有象此文作者想象的那样,下面大臣对君主,私下里也天天叨咕着,今圣上英明之类的。
《三国志》:谯周曾说过:先主讳备,其训具也,后主讳禅,其训授也,如言刘已具矣,当授与人也;意者甚於穆侯、灵帝之名子。相比之下,王翦那个又算得了什么?
秦始皇的性格是多面的,他会礼贤下士,但他也一样残暴多疑。类似的说法可不是王翦一个人这么说。
《史记》: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缭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乃亡去。
《史记》: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然候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其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贪於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於是乃亡去。
而且他的残暴也一样有记载。
《史记》: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阬之。
多疑的例子。
《史记》: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後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
《史记》: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还有,此文的作者先说秦始皇是一个“敢做敢当,知错就改,心胸豁达,礼贤下士,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贤明君主”,然后为了证明司马迁胡说,又说这段话有有掉脑袋夷三族的可能。为了自己的观点,秦始皇都到朝令夕改的地步了。
至于王翦也不应该这么认为,并拿攻赵做例子,这两个有可比性?王翦攻赵时有重兵,请问这个重兵是多少?伐楚是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王翦。
《史记》:十一年,王翦、桓齮、杨端和攻邺,取九城。王翦攻阏与、橑杨,皆并为一军。翦将十八日,军归斗食以下,什推二人从军。
这都十选二了,能与伐楚相比?王翦十选二,该文的作者脑子也就剩下二了。
还有对王翦伐楚,言听计从,那是有原因的,当然秦始皇知人善任也是一个原因。
伐赵前有白起的例子,秦国没有听从,结果吃了败仗,伐楚又有李信的例子,又吃了败仗,这秦始皇就算不吸取伐赵的教训,伐楚可是在他执政期间吃的亏,难道他要在一块石头上,来来回回地跌到?就是这般的雄才大略?
实际上,通过《司马迁的无耻》一文,可以看出,此文作者浅薄不堪,似量石之升,举止荒谬,如跳梁小丑,不学无术,若红楼薛蟠,这种文章,可以读,但至少要有最起码的鉴别能力。
附原贴地址:
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 ... horuid=0&page=1
PS,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请有识者多多指教。
再PS,就这么一个破贴子,还让我费了这么多力码字,太不划算。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问天贱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5
帖子
971
编号
489801
注册
2013-8-9
#2
发表于 2014-11-19 14:1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百家争鸣表明当时的风气并不是后世想象的那样,如果是秦始皇一统天下,焚书坑儒之后,那么你这么说还有这种可能性。
一样道理,三国志中,陈寿是如何知道,谯周说的那番话呢?
PS。你要想证无,就得拿出证据,不能想当然。正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问天贱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5
帖子
971
编号
489801
注册
2013-8-9
#3
发表于 2014-11-19 19:3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朕即太阳
于 2014-11-19 19:35 发表
我也来,省的人说我阉割史料,早就回答过了,有人就是装糊涂,先说吕不韦第一个问题,那个帖子早就回复了
吕不韦原来是一个商人,由于帮助秦始皇的父亲秦庄王继位有功,当上了秦国的宰相。吕不韦掌权之后,决 ...
QUOTE:
原帖由
朕即太阳
于 2014-11-18 23:57 发表
很好 ,别让我失望,,听着, 我,无,耻!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问天贱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5
帖子
971
编号
489801
注册
2013-8-9
#4
发表于 2014-11-19 20:0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战国策》: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秦之异人质于赵,处于(户卯)城。故往说之口:“子傒有承国之业,又有母在中。今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一日倍约,自为粪土。今子听吾计事,求归,可以有秦国。吾为子使秦,必来请子。”
--------------------
战国策说的也很清楚,是吕不韦先见异人,然后回去与他父亲说的这番话。
你能歪曲到这个地步,我还能说什么?
昨个我就说了,你要是这么歪缠,我可没那么多时间。你的回答只看。
QUOTE:
原帖由
朕即太阳
于 2014-11-18 23:48 发表
我只要你一一洗白,把每个问题都能自圆其说,期间我只看,并且必须类似这个问题这般有理有据引经据典。哦不?
结果今天你就这样。确实言行一致。
QUOTE:
原帖由
朕即太阳
于 2014-11-18 23:57 发表
很好 ,别让我失望,,听着, 我,无,耻!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问天贱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5
帖子
971
编号
489801
注册
2013-8-9
#5
发表于 2014-11-19 21:0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别的,咱也不想说。咱引《诗经》,可不是象你这种活宝乱引的。
“国人恶之,而作是诗也”,这句话你肯定不知道的。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问天贱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5
帖子
971
编号
489801
注册
2013-8-9
#6
发表于 2014-11-19 22:2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朕即太阳
于 2014-11-19 21:04 发表
哈哈,歪曲,史记和战国策的描述明显俩个人,你还要多久才能中文毕业呀
接着暴露你的无知。
《战国策》: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王后悦其状,高其知,曰:“吾楚人也。”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王使子诵,子曰:“少弃捐在外,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于诵。”王罢之,乃留止。间曰:“陛下尝轫车于赵矣,赵之豪桀,得知名者不少。今大王反国,皆西面而望。大王无一公之使以存之,臣恐其皆有怨心。使边境早闭晚开。”王以为然,奇其计。王后劝立之。王乃召相,令之曰:“寡人子莫若楚。”立以为太子。
子楚立,以不韦为相,号曰文信侯,食蓝田十二县。王后为华阳太后,诸侯皆致秦邑。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问天贱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5
帖子
971
编号
489801
注册
2013-8-9
#7
发表于 2014-11-19 22:2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朕即太阳
于 2014-11-19 21:32 发表
内心有那么脆弱吗?一个小号出来找场子 ,哈哈哈哈
你就与你的文章一样,心理阴暗之极。正所谓文如其人。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问天贱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5
帖子
971
编号
489801
注册
2013-8-9
#8
发表于 2014-11-20 00:3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朕即太阳
于 2014-11-20 00:26 发表
别转移话题了,小盆友,来这回该我管你要证据了
《史记》: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缭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 ...
活活。
这些本身就是史料,你凭什么不算啊?
你要说是司马迁捏造,应该是你拿出史料来证明这一点啊。
[
本帖最后由 问天贱 于 2014-11-20 00:39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问天贱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5
帖子
971
编号
489801
注册
2013-8-9
#9
发表于 2014-11-20 00:3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朕即太阳
于 2014-11-20 00:28 发表
哈哈,又想到当初追你八条街让你正面回复的往事了,话说某人张嘴就来结果自己无法圆话只能四处逃窜最后逃不掉就装失忆,然后死不承认在倒打一耙,最后被我拿出证据了,终于脸红了开始撕破脸刷屏,哈哈,想起来就 ...
你歪曲事实已经成了本能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问天贱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5
帖子
971
编号
489801
注册
2013-8-9
#10
发表于 2014-11-20 10:0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楼上两位:
我实在没有想到有人会白纸黑字都不认账,什么叫做泼皮无赖,我终于见识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6 16:4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4833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