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昭烈论, 一个大孩子的观点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06-6-25 10: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昭烈论

我侄子今年上初二,从五岁开始,我和他父亲教他古代经典。前几天让他以三国和阴谋为题目写篇文字,他居然在十分钟内完成了这篇东西,虽然有一些历史小说内容混杂,不算是一篇严格的史论,但从文字上看也算不错了,贴出来博大家一笑吧。

古传太白,阴谋是成,伊尹入夏以观变,张仪说齐而连横。阴谋为计亦大矣哉!
然成大计者,未必尽为阴谋也。试言之:
季汉昭烈,起于陇亩,颠沛流离,十事九蹶,然关张一体,诸葛归心,天下尽以为长者。摄东海而东海怡,行中国而中国怀,次荆襄而荆襄从,居西川而西川安者,何也?无他,必顺民心而已矣。行什一而劝农桑,复五铢而理币制,筑汉乐而捕不道。是知民之疾而拯之水火之中者,是以民必以为后者也。伏龙凤雏,高卧荆襄,观天下之纷攘,以待时于诸侯。关张黄马,一代雄豪,英略奇谋,风闻于天下,然皆倾心昭烈,是知能尽其用,达其志,故士尽以为主者也。故阴谋不足恃,奇略不足贵,而独以正大光明行于天下,吏民归心,将士景从。
或曰:昭烈初附袁曹,复吞二刘,始信而终背,是以知昭烈小人也;掷亲子而爵许靖,是以知昭烈伪者也。然袁曹以天下为注,二刘受国重禄,割据观变,本非正人,取之者顺天而应人;为孺子而失忠臣,是仁人之所恶,尊一人而收士心,是智者之所为。以是观之,昭烈何有于伪哉?
夫白帝遗诏,堂而皇之,以国为寄,仁人所怀。是以开民主之先河,成推让之遗风。古者家天下者夥矣,然不为一姓一家之尊荣,斤斤唯士民之所怀,非唯明君,更为国士。仁者之风,久而弥长!
嗟夫!昭烈令主,古有定论,今贤推度,唯己所思。阴谋为上,仁义下之,智强者胜,力弱者亡。是以予慨然思怀,遥想昭烈英风俊朗,怅然久之。遂作歌曰:
岁月忽已逝,往事不可追。仁者怀天下,阴谋已自摧。英雄尚割据,万水竟东归。徜徉江汉上,鸿雁正南飞。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06-6-25 16: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小东西5岁从论语开始入手,十三经读完了十二经(只差尔雅),前四史和通鉴全部读完,老庄商韩和武经七书也读完,集部也读了一些,楚辞、李杜、韩柳、大苏集全部读完,一些著名的小说、文章、诗歌也读完了。王力的《古代汉语》是他10岁时读的东西。现在刚读完乐府诗集,正在读昭明文选和王力的《汉语诗律学》。
总体差不多十年,我觉得这还是能反映他的水平的。
现在他似乎对读完二十四史兴趣很大,幸亏家中有一套影印本,但很怕把他的眼睛看坏。也许要去买一些中华书局的本子了。
但是我们的计划也许要停止了,他的数理化很糟,最近居然都不及格。学习还是第一位的。不过他父亲还想坚持下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06-6-25 16: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是。我的打算就是不给他布置任务了,这方面任其自由发展。但他父亲不同意,准备还是坚持下去。
至于昭烈令主那几句话,其实也没什么,他只是听我们经常说一些网上的评价而已。他自己也上网,但有严格的时间控制。男孩子,对三国的历史感兴趣,喜欢上一些三国网站。
有个好玩的事情:他按照古代兵法打三国志游戏,成绩极好。每次有问题时,都弄本兵法看,然后大胜(最近主要在玩明朝孙承宗的《车营扣答合编》)。有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06-6-25 17: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哈哈哈哈......一件好玩的事情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06-6-25 17: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是三国群英传和三国志。
我也觉得他把精力放三分之一到学习上就天下大吉了,可他太贪玩了。不过他贪玩的是这些古书。没办法。他现在对这些西方来的哲学科学看不太起,认为我们的古书中都有。不过他有个观点有意思,就是中西知识分那么清楚怎么能用?要用时就都有了。
谢谢您对他的鼓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08-1-14 11: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旧帖子啦......
这确实是孩子的作品。至于他读多少书,在我争论儿童书单那个帖子中有说明。
现在舍侄正忙着学习医学,恐怕暂时无兴趣写。况且您的要求并无法证实您的猜测,要是我替他写一篇,以他的名义贴出,您又会怎样分辨?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3 20:5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15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