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有些怀疑史书所记事情的真实性了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4-6-10 15:2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个很简单,大胆怀疑小心求证,只要能拿出事实证明即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4-6-10 15: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另外,提醒楼主一句----能改变的命运,那还叫命运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4-6-10 15: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6 路遇 的帖子

孔子的《春秋》本来就不是历史书籍啊。分类是在经部的。
孔子也从没把《春秋》当作自己写的历史书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4-6-10 15: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0 路遇 的帖子

子是有提示的。子曾经曰过:知我罪我惟春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4-6-10 15:5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0 路遇 的帖子

另外,这书自古以来就是经书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4-6-10 16: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历来史记均列于史部。
春秋从未列于史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4-6-10 16: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5 西门飘烟 的帖子

春秋列在经部,自然是经书。

鲁春秋现在不存,而现在说到的春秋是孔子的春秋啊。

你想想,子曾经曰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只做过鲁司寇,又不是太史,凭什么去写史?
既然写了,那就不会是当作史书写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4-6-10 16: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7 cmy77 的帖子

史记天官书明确记载了星象的变化和人们认为这种变化预示的结果。
所以这个观察星象而推导结果的行为,至少是司马迁以前就有了。但是准不准就难说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4-6-10 16: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9 naniwa 的帖子

同意有取舍和观点的说法。
但是,如果要说服别人或者说让别人接受,必须以事实为核心,以逻辑为准绳。
当然,要是只是为说给自己听,你爱怎么说都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4-6-10 16:4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1 naniwa 的帖子

未必。
你试着把你的史料拿出来,用逻辑套上去,说不定会说服人家的。
关键是史料的问题。这个史料可是要实打实的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4-6-10 17:2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3 天宫开发商 的帖子

无论是不是鬼话,史记天官书上写的一清二楚。
所以即使是鬼话,至少在司马迁之前,有过这种方式,而且是很流行甚至是官方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4-6-10 17: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4 阿巽 的帖子

至于孔子做春秋本意到底是不是做史,由于没有资料,不好乱说。
但是传统上,春秋放在经书内。这一千年来都是这样。
但是,孔子曾经说过知我罪我唯春秋的话。古代史家的原则是根据史实忠实记载。如果孔子做的是史书,孔子不会说知我罪我这种话的。
另外,孔子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做史书确实不是孔子这个职位的事情。他以前做过司寇,死后被鲁公称为“国老”,没有做史书的权力。以孔子说过的话来推断,我的观点是孔子是不会做史书的。
至于后人认定是孔子还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还是那句话,要确凿证据。如果没有确凿证据,就只能存疑。

另外,我总觉得我们没必要得出一个确定的结论。
正如我练太极拳,我从来就觉得太极拳是张三丰还是陈王廷创造的,对于研究太极拳的技术毫无用处。
春秋也是这样,它反映的思想是孔子还是鲁国史官的,甚至是再后人的,都无所谓。只要能从阅读春秋中得到知识和启发,就很可以啦。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4-6-10 17:4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4-6-11 17: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4-6-11 00:34 发表

曹睿曾经问黄权:“当今天下鼎足三分,谁是正统啊?”黄权回答:“天象说谁是谁就是。想当年荧惑守心,主天下大凶,可是蜀、吴两国都好好的,只有你爹草皮驾崩了,这说明我大魏就是正统啊。”事实上经当代天文学家计算,草皮死的那年并没用荧惑守心,黄权这显然是胡说八道,可架不住这么说有说服力啊,反正曹睿也不知道那年到底怎么样。 ...

这马屁拍的真成了气候啦。
黄权这人啊......刘备对他不错,曹丕对他重视,司马懿对他器重......估计本事不错,再加上见机行事的眼光和如此炉火纯青的马屁......
不过回过头想一想,也未必是马屁,曹睿这句话怎么听,怎么觉得多少暗藏一点杀机呢?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4-6-11 17:45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7 13:0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36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