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宋高宗的千秋功绩, 为大坏蛋赵构说公道话,不喜勿看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1 13: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宋高宗赵构不是南宋创始人,而是北宋的最后一位君主。

绍兴和议,内容大体如下:(1)宋向金称臣,金册封宋康王赵构为皇帝;(2)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南属宋,北属金,割唐州(今河南唐河)、邓州(今河南邓县),以及商州(今陕西商县)、秦州 (今甘肃天水)的大半予金;(3)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从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送 至泗州交纳。
自此,宋成为金国的附属国,宋皇帝成为金国的臣子,当然,是金国里面除金国皇帝之外官儿最大的一个。

自此,宋灭。

隆兴和议内容:(1)南宋对金不再称臣,改称叔、侄关系;(2)维持绍兴和议规定的疆界;(3)宋每年给金的「岁贡」改称「岁币」,岁币为每年银绢各二十万两匹,比绍兴和议时每年少五万两匹。(4)宋割商州(今陕西商县)、秦州(今甘肃天水)予金;(5)金不再追回由金逃入宋的人员。
自此,宋从金的统治下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国家,宋复国。
宋孝宗为南宋第一任君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1 14: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naniwa 于 2013-7-11 13:11 发表
南明缺乏一位有本事的领袖,上台的个个都是儿皇帝,没能力 ...

百度:儿皇帝:【释义】五代时期石敬瑭向契丹借兵建立后晋,在与耶律德光的国书中自称儿皇帝。后泛指投靠外国,建立傀儡政权的统治者。

南明三位被承认的皇帝,一位不被承认的皇帝,两位存疑的皇帝,两位监国王,三位执政,一位宗室之长,一位太子。
一个一个说。
1、安宗简皇帝(弘光帝):执政期间未向任何势力称臣。战败被俘,第二年被杀。
2、绍宗襄皇帝(隆武帝):执政期间不仅未向任何势力称臣,而且出兵北伐,兵败身死。
3、昭宗匡皇帝(永历帝):执政期间未向任何势力称臣,战败后被南明附属国出卖执送敌军,被杀。
4、广州唐王(绍武帝):执政期间未向任何势力称臣,战败后坚贞不降,被杀。
5、南太子(王之明):安宗出逃时被扶立执政,仅来得及发布一条组织抗敌的命令即被俘,第二年被杀。
6、韩王(定武帝):坚持抗敌十七年,兵败被杀。
7、监国潞王:安宗出逃时被任命为监国,当日被俘,第二年被杀。
8、监国鲁王:以亲王身份起兵,光复浙东。辗转海上,苦战清军,力尽依延平武王,忧郁而死。
9、延平武王(国姓、朱成功、郑成功、郑森):绍宗命以驸马体统行事,昭宗封为延平王。纵横海东,为南明两大支柱之一。昭宗崩殂后,以执政身份统领天下兵马,随即去世。
10、延平文王(朱锦、郑经):继承延平武王统领天下兵马近三十年。多次与清谈判,然终不屈。
11、延平幼王(朱克塽、郑克塽):继位后,清军立即发动进攻,主力部队经激烈抵抗被全军击溃后,请降,后被清人送到河南安插。
12、昭宗太子(永历太子):南明诸帝唯一的太子。与昭宗一起被南明附属国出卖执送敌军,始终不屈,被杀,临死怒骂不绝。
13、宁靖王:延平武王以为宗室之长。延平幼王投降第二天,衣冠祭祖后从容自杀,从死夫人五人,明亡。

以上十三位南明领袖,确实有战败投降的,有战败被俘的,但哪一位也沾不上“儿皇帝”三个字的边。反倒是有骨气的真不少(当然,未必有本事)。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3-7-11 15:2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1 14: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0 司马光 的帖子

内部纷争我不反对这样说,但是绝大多数不是这些领袖自己造成的,而是大臣造成的。
1、安宗与王之明的争斗,其实是左良玉与马士英造成的。
2、绍宗和鲁王虽然不和,但是只不过是各管一摊各打各的,因客观原因互相无法配合,你只能说他们不能协力进取,但不能说他们互相削弱。何况绍宗的兵权本来在郑氏手中。
3、昭宗和绍武的争斗确实是互相削弱,这个我也不给他们辩解。但是当时绍宗突然崩殂,又没有太子或者遗诏,短时间内必然造成那种混乱,即使没有这争斗,广州桂林还是守不住。
4、延平王远在海东,昭宗远在云南,这个配合不上也不能怨谁。

因此,明朝的灭亡不能全怪这些领袖,而更应当指责那些实权人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1 14: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1 慕容燕然 的帖子

所以我一直不承认高宗是南宋第一代皇帝。
他是北宋(定都东京,高宗以杭州为行在)的最后一代皇帝,然后他做了金国的官儿----金国册封的附属国宋国的皇帝。从绍兴和议之后,宋灭。
而宋孝宗则起初为金国的官儿----金国册封的附属国宋国的皇帝,然后宋孝宗率领部队开始了独立战争,把江南地区从金国统治下独立出来,重新建立独立的宋国。
因此,宋孝宗是南宋的第一代皇帝。
宋在灭亡20多年后,通过独立战争,与金国签订隆兴和议,宋从此复国。

我不得不遗憾地说,韩世忠、刘琦......这些我最敬佩的人物,绍兴和议之后,都成为金国附属国的官员。
诸将中,唯一全始全终,堂堂正正的宋臣是----岳飞。

金人的指令:岳飞死,和议成。

因此----岳飞在,宋不灭。

岳武穆就义,随即北宋灭亡,这也是自古以来,中国首次全部沦入戎狄统治之下。
在中国灭亡中起到最重要作用的人物,第一个叫赵构,是当时的宋皇帝;第二个叫秦桧,是当时宋掌握实权的丞相。
至于岳武穆----一人死,随即一国亡,随即天下亡。这个人,已经不能以民族英雄来称呼。
他是擎天巨柱,是“万里长城”(《宋史》是这样评论的吧?),是中原之魂,是中国的保护神。

事实上,他死后一直被作为中国的保护神。他守护的不是皇帝,不是政权,而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所有人和他们的祖先、他们的孩子。
他对这块土地上的人的那种挚爱,我们把这种挚爱称为----精忠。

精忠岳飞。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3-7-11 16:3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1 14: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5 naniwa 的帖子

请拿出出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1 14: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7 司马光 的帖子

走不了。
当时威宗考虑过这件事,但是李自成来的太快,大家都措手不及。
其实威宗还考虑过自己南迁呢。
李自成这个双峰贯耳打的又快又狠,一切动作都来不及。可见李自成对时局的把握能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1 14: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naniwa 于 2013-7-11 13:11 发表
郑成功再有本事,一样被满清剿灭。
...

延平武王没有被满清剿灭。
延平武王在绍宗败亡之余,收拾残部,以农民、渔民和海上豪杰为主,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和陆军,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多次击败已经拥有天下八成的清军,逼的清廷不得不下禁海令,甚至以一隅之地,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全线反击,大军直逼南京。虽然实力不如终究失败,但我请问,中国历史上谁能以漳泉一隅而威震天下的?
延平武王纵横海上二十余载,痛惜于内争,愤慨于天王北狩,抑郁而死。
满清不用说打延平武王,就是远远不如武王的延平文王,它能不能有啥办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1 15:0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9 KYOKO 的帖子

你可能不了解当时的情况。
去找些书看。
李自成那一下发力是很突然的,不管从他的兵力还是经济能力,其实是都做不到的。
而且他来的很快,情况恶化的又突然很严重----短时间内,明朝的兵全投降啦,他也就在周将军手中吃了点亏,其余的都是长驱直入。至于刘芳亮一路,也是一直在接受投降,来的太快......
谁能想到自己的兵和官儿投降的这样利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1 15: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4 naniwa 的帖子

但是他必须自身有这种组织的权力。
事实上,这些人绝大多数是被拥立,没有充足的权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1 17: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3 慕容燕然 的帖子

何止这一位啊。
那简直上起督抚下至县令那是是连滚带爬地投降啊。
不止威宗蒙,我估计李自成恐怕也有点蒙。
估计换了谁也要蒙。
“谨具大明江山一座,崇祯夫妇二口,奉申贽敬。”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1 17: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4 首席屠宰官 的帖子

宋高宗是一位十分聪明和机智的皇帝,而且在短时间内就拥有相当强的行政经验。
他有做一个好领袖的一切素质。

可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1 18: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7 naniwa 的帖子

估计谁都是这样想的。
他有做一个好领袖的一切素质,唯独一点的是----他做了一个亡国之君,他亲手埋葬了宋。
他把自己的国家亲手交到了敌人手中。
他把这块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也亲手交到了敌人手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1 18: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9 naniwa 的帖子

条约在那里摆着。

宋高宗在绍兴和议之前,是独立国家宋国的皇帝,是这块土地上当之无愧的领袖。

宋高宗在绍兴和议之后,是金国的一名官员,是金国附属国的皇帝,金国皇帝成为这块土地上的领袖。他接受金国的委托,代表金国皇帝来对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进行统治。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3-7-11 18:2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1 18: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31 慕容燕然 的帖子

恐怕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么顺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2 09: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35 小陆伯言 的帖子

第一句话我完全同意,不过我也只能劝一句左良玉“相忍为国”。
第二、三句话我完全同意。
第四句话我也同意......嗯,我全同意你的观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2 09: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39 naniwa 的帖子

这句话我没必要反驳了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5 11: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看见宋高宗一本楷书字帖,真喜爱。

犹豫了半天,没买。
因为看不起这个人。
能容忍赵孟頫、甚至能买宋徽宗、董其昌和王铎的字帖,但最终还是决定不买他的字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5 19: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naniwa 于 2013-7-15 18:57 发表
那宋高宗守住半个江山,还不算有千秋功绩?

...

他没守住啊,他给送人啦。
为此还杀了一个大将呢。

我只知道绍兴和议之后,金国一统天下。
江南地区有个金国册封的国君,称号是皇帝(嗯,这个名称比人皇王、国王啥的带劲。),名字叫赵构。其实是叫宋皇帝还是齐、楚皇帝都无所谓,反正是人家大金的地盘儿。
这不是金国册封的第一个----前面还有一个在河南地的,叫刘豫。再前面还有一个张邦昌。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3-7-15 19:1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5 19: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78 naniwa 的帖子

北宋基本扫清天下(因为还有燕云十六州)的时间是固定的,就是北汉灭亡那一天。

北宋要求江南国主进京朝见,但是遭到江南国主的拒绝。为此北宋中央政府立即发兵讨平不服从中央的地方政府首脑。宋皇帝赵匡胤明确声称:卧榻之下不容他人酣睡----既然是卧榻之下,就是一间屋子里----也就是一家子。
同时,吴越国主天下兵马大元帅按照皇帝诏书同时率军攻击江南。

江南没有得到任何援助。为啥?是因为宋在平乱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5 19: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80 naniwa 的帖子

名不正则言不顺。

春秋首重正名。

天下没有“外交臣属”这个说法,既然是臣属,就不是敌体之国,就没有外交,只有朝贡。

绍兴和议到隆兴和议之间的宋,对于金国的关系,是朝贡关系而非外交关系。
隆兴和议重要一条就是改岁贡为岁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6 09: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naniwa 于 2013-7-15 20:39 发表
为什么历史上占据南方的王朝都喜欢割据自守,不喜北伐中原,难道南方统治者全部都是 胸无大志 贪生怕死吗

陈王、义帝、项梁、楚霸王横扫中国,诸葛亮六出祁山,姜伯约九伐中原,东吴屡次北伐,刘裕收复两京,南宋孝宗发动复国战争,宁宗开禧北伐,理宗北伐灭金,韩宋打到辽东,大明朱元璋统一中原逐北塞外,南明绍宗在实力不足情况下依然北伐,太平天国刚定都就北伐......好像南方的王朝都喜欢北伐中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6 09: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岳光寒 于 2013-7-15 20:57 发表
不光是能不能收复北宋的问题吧,即使要和,这种和法,也真算得上是脸都不要了。

既然你也认同双方谁也吃不掉谁,北宋有个现成的例子,也是谁也打不过谁,最后双方拜了把子指天发誓,总比这强。

同意。
其实宋孝宗那种和法应该是坚持抵抗后最后的结局。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3-7-16 09:1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6 09: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05 阿巽 的帖子

别的不说,记得诸葛亮北伐就不是南征的回应。当时诸葛亮打出来,人家都蒙啦......蜀汉居然还敢北伐?!

何况一家南征,就不许另一家北伐啊?
韩林儿刘福通,朱元璋,洪秀全杨秀清谁不是主动北伐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6 15: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的观点是。没有必要讨论金宋谁占上风。

能战而后能和。

现在是宋高宗在已经建立了一条比较稳定战线的情况下,自行杀掉一个方面军的司令,然后撤掉防线请求投降,并最终投降亡国的问题。
宋朝投降就是投降,也不用说的那样好听----绍兴和议后的南宋无论事实上还是形式上,就是刘豫伪齐的地位。

1141年,当时的情况是已经有一条防线。在此种情况下,正常的思维是以战求和,在和议中尽量减少损失,比如第一目标是和议中通过谈判和武力威胁收复河南地,第二目标是收复河东河北地。退一步想,即使要维持现状,至少不能敲掉自己的牙,砍断自己的手臂----也就是说不能自己杀无罪的大将。当时是“能战”,而不是连“战”的能力都没有。再万不得已,也不能在能打的时候全线把自己的武装解除,等人家来玩弄。结果宋高宗走的比万不得已还要远----
整肃自己的百战功臣、割地、纳贡、称臣。----说个实话,要是这个条件,谁不能和啊,还用得着打这些年啊?
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亡国。宋成为金的封国......金从此有了被称为“金朝”的资格。
这可能是历史上取天下最容易的一次----还没怎样打,这边先杀岳飞后解诸将兵权然后自己投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6 15: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12 KYOKO 的帖子

没有----我记得大理尚未对金称臣,西辽是肯定没有称臣。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3-7-16 15:4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7 08: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3-7-16 19:31 发表


都开始整文字狱了,也太不要脸了。

没啥可说的啦。
别把人想的那样无知。都是读过书的,谁比谁差多少?

其实区区一个岳飞,为啥会引发这样大的攻击,必扳倒之而后快呢?
无非就是岳飞的存在(事实上岳飞已死,就是岳飞影响的存在),挡人家的道呗。

想想这个就知道为啥人家一定要这样说啦。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3-7-17 08:5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7 14: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58 xiaguangming01 的帖子

其实不止成仙呢。
岳武穆这一首:“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要是按照某些人的想法:连万户侯都不放在眼里,比万户侯更大的是什么?再加上“还车驾”三个字,整个一个心怀叵测,有废立之心啊!
----那些玩文字狱的,怎么就没看过这首诗呢?

其实,要对付岳飞还用得着文字狱吗?当初赵皇帝秦丞相直接杀岳飞,特别是秦丞相一句莫须有成为千古名言,比现在这些玩文字狱的有担当多啦!

有些人无耻高于秦桧,胆量小于秦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7 18: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lhl704625 于 2013-7-17 16:56 发表
但有些事我真不能忍。 我对 三红和老虎的印象挺好的,但看看他们又在楼上说了什么!
...

因为有人实在太过分啦。
不以事实为根据,而是根据一句诗或者一句话就可推理出各种所谓“背后的思想”,从而下结论,这东西对于我是有很深感触的。
三红应该比我年龄略小,但是不会小很多,也可能与我相当。
因此,他的感受与我应该大致相同。

这种思维,触及了底线。

但即使在此种情况之下,我依然没出恶声、没有点名;记得三红也是(懒得前翻去找)没有点名。
说个实话,我觉得我已经十分克制、十分文明啦。但是,请允许我一时的不宽厚----在此种情况下,如再加以宽厚,就是对不起祖宗。
无论您理解与否,我觉得我本人对此类触及底线的言论实在做不到宽厚地容忍。

我认为,在议论中至少有两种行为,是触及底线的行为:
1、不以事实为根据,而是根据一句诗或者一句话就可推理出各种所谓“背后的思想”,从而下结论。
2、通过各种手段为对方假设事实上非对方所持的观点,然后批驳这个观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批驳倒对方本人。
对这两种行为,我都实在无法容忍。不过,君子相交不出恶声----这一点是我一直支持的。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3-7-17 18:4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8 08: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lhl704625 于 2013-7-17 18:58 发表
你往前翻就是了,看看135 138楼是谁在骂人,谁在扣帽子?
   你觉得你十分克制了?我还觉得我十分克制了呢!  
   1 没主动骂人 2 没问候他人家属 3 没带脏字
   你身为人夫、人父有人问候你的妻、子 你没感 ...

您认错人了吧。我不是三红,我是老虎。我和三红是两个人使用两个不同的id,而非一个人使用两个id。
既不是135楼,也不是138楼。
我既没骂过阁下的父母,也没骂过阁下的妻子。
不仅如此,我根本没提到阁下的父母妻子,甚至没有提到阁下您。

我连您的名字都没点,我指责的只是那些搞文字狱的人,谁觉得自己是,自动对号入座,那我没办法。

对于阁下的失误,我能谅解。
----------------------
加一句:另外,我不是版主,不是管理人员,因此我不是必须对任何可能违反版规的事情做出评价的。

----------------------
继续补充:关于文字狱的话,老虎只说过一次,是160楼,全文如下,而且是针对 xiaguangming01 兄言论发表的:
“回复 #158 xiaguangming01 的帖子:
其实不止成仙呢。
岳武穆这一首:“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要是按照某些人的想法:连万户侯都不放在眼里,比万户侯更大的是什么?再加上“还车驾”三个字,整个一个心怀叵测,有废立之心啊!
----那些玩文字狱的,怎么就没看过这首诗呢?
其实,要对付岳飞还用得着文字狱吗?当初赵皇帝秦丞相直接杀岳飞,特别是秦丞相一句莫须有成为千古名言,比现在这些玩文字狱的有担当多啦!
有些人无耻高于秦桧,胆量小于秦桧......”

全文如上。这段话首先是回应 xiaguangming01 兄的,其次是仅仅对用文字狱陷害岳飞的事情做了感慨,并对使用文字狱的人做了嘲讽。全文没有点名,仅仅是泛指。我看不出这里何处骂过阁下或者问候过阁下的父母妻子。
我不知道阁下从何处看过我在这里骂阁下,或者问候阁下的父母妻子----我上述所有内容,连父母妻子这四个字都没提到。
查158楼全文:“其实岳飞岂止是有私心,岳飞还做梦想成仙呢,你没见他《满江红·遥望中原》最后一句是“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xiaguangming01 兄也没有提到阁下就是玩文字狱的人,更没有提到阁下的父母妻子。


查我的关于对您的答复170楼全文:
“因为有人实在太过分啦。
不以事实为根据,而是根据一句诗或者一句话就可推理出各种所谓“背后的思想”,从而下结论,这东西对于我是有很深感触的。
三红应该比我年龄略小,但是不会小很多,也可能与我相当。
因此,他的感受与我应该大致相同。
这种思维,触及了底线。
即使在此种情况之下,我依然没出恶声、没有点名;记得三红也是(懒得前翻去找)没有点名。
说个实话,我觉得我已经十分克制、十分文明啦。但是,请允许我一时的不宽厚----在此种情况下,如再加以宽厚,就是对不起祖宗。
无论您理解与否,我觉得我本人对此类触及底线的言论实在做不到宽厚地容忍。
我认为,在议论中至少有两种行为,是触及底线的行为:
1、不以事实为根据,而是根据一句诗或者一句话就可推理出各种所谓“背后的思想”,从而下结论。
2、通过各种手段为对方假设事实上非对方所持的观点,然后批驳这个观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批驳倒对方本人。
对这两种行为,我都实在无法容忍。不过,君子相交不出恶声----这一点是我一直支持的。”

在这里面,我依然没有点名骂阁下或者阁下的父母妻子。

总之,我关于文字狱的一切言论,表达了我对文字狱的愤慨和使用文字狱的人的鄙视,但是没有指出是阁下甚至连暗示都没有,更没有涉及阁下的亲族,而且里面也没有脏字。我觉得在现在这个时代,我表示一下对文字狱的愤慨和使用文字狱的人的鄙视,特别是这句话是专门对158 楼xiaguangming01 兄言论的回应----这并未伤害到别人。

我真的不知道您何处来这样大的火气。如果您认为这个帖子是您自己的,不许不同意见的人进来说话,则请明示。我在我自己的帖子中经常声明----本人不接受任何的质疑(这是在很多本人关于太极拳的帖子中),大家也都理解(当然如果大家硬要说其实我也没办法----其实我预想到的办法就是别人一定要说我就沉默呗)。我想您可以效仿我。
另外,关于“文字狱”的事情,我起初并未与您说话(事实上我除跟您解释“文字狱”的事情外,也就说了160楼一次话,还是对xiaguangming01 兄说的),也没有指您就不如秦桧----不知道您是如何理解的,难道您理解成了我那句“有些人无耻高于秦桧,胆量小于秦桧”是暗指您?我完全没有这样的暗示。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3-7-18 09:3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7-18 10: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96 lhl704625 的帖子

可是我说的话是跟xiaguangming01  兄的回应并非回应三红啊,158楼xiaguangming01  兄也没有“引用”或者“回复”三红的话,可见那只是他的一个感慨。
您是否有点多心或者对号入座啦。

我从未把与我观点不同的人比成秦桧。
我憎恶的是搞文字狱的人。
请看我那句“无耻高于秦桧,胆量小于秦桧”,明显的是从这个范围顺下来说的。
至于对搞文字狱的人,我觉得他们还比不上秦桧。因为秦桧至少还会很强硬的说句“莫须有”,搞文字狱的人连这点魄力都没有。
所以我说:有些人无耻高于秦桧,胆量小于秦桧。

我觉得这不叫侮辱,而是对他们很公允的评价。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3 03:5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506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