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阿青并不比郭靖张无忌们强, 顺便驳斥所谓的时代越早武功越强论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2-19 15: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你没考虑到闪躲问题。
要是郭靖面对骑兵,以高速与骑兵相对直冲,在骑兵长矛发力刺出的同时实行垂直于刺杀方向的位移,那骑兵就只有挨打的份儿啦。

这,就是中国武术不同于其他国家武术的显著特点----敌进我进。

中国武术之所以能在世界武术之林上占重要位置,就是因为它的强烈的特色----一是敌进我进,二是避青入红,三是着肉分枪。

我说的是现实的武术,也是金庸知道的武术----金庸不是一点武术也不知道的,他描写的有很多是真实的武术,比如《书剑》的达摩剑、少林六路拳,《飞狐》的太极拳、六合拳,《倚天》的太极拳,全是按照正经的武术典籍来的,尤其是太极拳,直接取材于金庸好友吴派太极拳代表人吴公仪的讲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2-19 15: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而且,人有很多地方是怕打的,一点点力量就能打坏,比如最常见的----眼睛、裆部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2-19 16: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你根本不懂武术,不仅不懂中国武术,也不懂西方武术,而且从未跟别人打过架,对吗?
你根本不知道我那三个术语是什么意思,对吧?

那就真的没法说啦。
我要是跟学生们,只要一比划,他们就懂啦。但是在纸上写出来,真的很难。

现实生活中,再好的步兵打骑兵也是很难的,但不意味着借助一些工具还不能打。比如借助蒺藜、大枪、弩箭等等。
在金庸的描写中,郭靖那个等级那种变态的杀伤力度和灵活度以及速度,打一般骑兵是没问题的。
原理是一样的,只是金庸给那些大侠们的等级太变态啦,所以徒手打骑兵成为可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2-19 17: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3 zhangjf 的帖子

彻底晕。

还真有算这个的。

好吧,算我错啦。咱们完全不是一种思维。

不过我的观点也是阿青并不比郭靖强,原因是一个人要突破包围并不难,难在一个人要击倒包围他的所有人----这是两个概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2-20 16: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8 风精之羽 的帖子

一齐围攻不是几千几百个攻击都能打进去的。
因为一个人的受攻击面积有限,所以现实一个人最多只能同时承受三个人的攻击,换一句话说,就是三个人同时打一个人(当然是能自由移动的),都能打着;要是四个人同时打一个人,就有两个人在自相攻击。
所以说,不管多少人,最终始终是一对三的局面,人数的多少只是决定这个局面能维持多长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2-21 11: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2 西歪 的帖子

晕,电视剧也算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2-21 11: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1 慕容秋 的帖子

这个是真的。
鸳鸯阵长短结合,左右分进,是多人打一人的极限阵法,所有高手遇到都无法对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2-21 12:1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7 feiyue1206 的帖子

在一对多的技击过程中基本不可能。因为大家都是在运动的。
除非那个“一”静止下来,而那个“多”步调一致到很默契的程度。
但是一对多,那个“一”怎么可能静止下来呢?唯一的办法是被人从后面抱住......然后大家才能冲上去打乱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2-21 12: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嗯,想一想,也许是我有些事情没说清楚。

一打多的前提原则,就是“一”不停的移动,完全主动的进攻,走间接路线,对其他人实施奇袭等等。

我自己知道这一点,我的错误在于我认为别人也知道这一点。

就像楼主,只要他知道这个原则,他就不会认为郭靖跟骑兵的打法是正面用掌力拼长矛。
22楼那个也是这样,这种情况是在“一”位移速度下降甚至静止时造成的。

但是,实战中,“一”一旦静止,就是失败。
八卦掌是玩这个的典范,他们有个说法叫“游身”,就是战略游斗、步法游走、身法游动,发力点游离的意思。
因此,八卦掌成为中国武术中最善于游斗的武术,也是最善于一对多的武术。
董海川开创了这个思想,而尹福、程廷华各自在“打倒的手段”这个问题上有了发展。
向董海川、尹福、程廷华三公致敬。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2-21 15:0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打架是要有个圈子的。不然怎么说跳出圈外啊。但是这个圈子的大小,就要看情况啦。

徒手格斗中,这个圈子的大小已经被现代科学研究出来----最大为散手擂台边长为直径的圈子----散手擂台的大小,就是根据这个定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2-22 10:5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32 西歪 的帖子

彻底晕。
根本就不辩驳啦,你打打就知道。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2-25 14: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35 郭文 的帖子

金庸这个地方处理的最狡猾。

这个传说是真有的。但是不同的是----在武术界传下的是白猿的剑法,而不是越女的剑法。也就是说,传下的是白猿剑。越女是模仿白猿的击刺,最终战胜白猿。所以,越女是白猿的第一个传人。
武术中,还真有白猿剑法,传说的也就是那个白猿留下的。
可以查《峨眉剑》(张培莲著,四川科技出版社----大概是),这个套路就是张培莲修订白猿剑法后的产物。
在北方,白猿的传说与通背拳关系密切。

金庸在此地方处理的很狡猾,以越女代替白猿,从而创造出了似乎越女剑在白猿剑之上的印象。但实际上,越女学的就是白猿剑法,只不过她练到了比白猿强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2-25 17: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38 西歪 的帖子

我觉得即使是高手,单纯靠移动方式的变化,对于十个普通人实施连续攻击,也是十分困难。

我觉得这必须综合起来----移动步子不能乱,下手力度要重、打击部位要准确、下手要狠,动作要利索不能拖泥带水,心里要清楚,要善于利用地形......这一切都算上,才能打成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3-3-4 09: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44 恐龙3 的帖子

是的,即使打近百人的群架,其实只需要打倒五六个就足以溃围。
要是下手又狠又快,直接就能打倒不动的话,只要能打倒三两个,别人绝不敢与你对打。
大致有个比例可以参考----一般来说,两军交战,只要不能继续作战的比率达到五分之一,或者重伤以及死亡率达到十分之一,一般的队伍就应该溃散啦。如果在此种情况还能坚持有指挥的抵抗,那么可以被称为“铁军”。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1 16:5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16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