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说说王安石及其新党集团吧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2-11-3 10: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最近看仁英神时期的宋穿书比较多,受作者影响比较大

一、宋朝到了仁宗时期,由于祖宗家法的制约,到了非变法不可的地步,庆历新政就是一次尝试,但是由于仁宗的不坚定导致新政失败,这时期的变法干将韩、富后来都成了保守派,畏惧抵抗变法

二、庆历新政中,欧大炮轰出《朋党论》,开党争之先河

三、无论庆历新政还是熙宁变法,肯做事的人总会受到各方面攻击,而道德攻击是最常用的手段,所以常说新党都是小人,无非是积毁销骨,像苏洵就直接对王安石人身攻击,然而旧党中冯京外号“锦毛鼠”、文彦博构陷狄青,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是旧党把清流和自己绑在同一战车上,借助了清流的名声,本来是清流颇有操守,偷换概念成了旧党都是君子。

四、旧党的军事战略极度保守,达不到神宗的野望,新党投神宗所好,积极进攻,收复河湟,一方面讨好了军方,同时也为失败埋下祸根——边臣“妄开边衅”(交趾),掏空国库

五、宋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答道:“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王安石变法的矛盾也在这里,靠新晋士大夫去挖老牌士大夫的墙角,终究是一场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2-11-3 18: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陆伯言 于 2012-11-3 14:06 发表


说的很好!
庆历不算什么变革,旧党也谈不上什么军事战略吧,只不过墨守成规,不轻构衅。。。。。
收复河湟的意义谈谈吧,正面的负面的。。。。

司马光在麟州坑了庞籍一把之后,不愿再论兵事,反对任何扩张军队战争决策,基本上可以作为旧党军事上的指导方针,像富弼年轻时因出使契丹,以增加岁币为条件,拒绝割地要求而名声大噪的强硬派,沦为旧党后,一再要求神宗“愿二十年口不言兵”,甚至至死还要上书神宗割地于西夏,已达到修兵息民。

神宗自己又是个外强中干的恐辽症患者,被辽使一讹诈,就割了“七百里地”给契丹(苏辙在元祐元年弹劾韩缜说:“缜昔奉使定契丹地界,举祖宗山河七百余里以资敌国,坐使中华之俗陷没方外。敌得乘高以瞰并、代,朝廷虽有劲兵良卒,无所复施。”),旧党把黑锅扣在当时主政的新党头上,小说中为新党洗白,把黑锅还给旧党大佬,说是他们威胁神宗,为辽国张目。但无论如何,神宗才是割地的最终拍板者。

王韶收复河湟,一步登天,官至枢密副使,位列宰执,激发了很多人的幸进之心,章惇收峒蛮,熊本平泸夷,这还算是平定内部隐患。挑衅交趾,引发大军出动,这就是完全不必要的了,短短几年间,内外多处用兵,虽然一方面反映了变法卓有成效,但是毕竟还是增加了老百姓负担,一定程度上造成民怨沸腾,给了政敌攻击借口。

收复河湟后,本来占据对夏战略主动的神宗一时脑热,竟然五路伐夏,妄图一举平夏,将大好局面完全丧失,这与变法关系不是很大了。

两宫太后反对变法,无非是家族利益罢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2-11-3 21: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陆伯言 于 2012-11-3 19:34 发表
司马光割让横山,富弼“二十年不言兵”,对西夏方针有必要这样吗?富弼至始至终感觉算是个厚道人,他为什么从强硬派转变为保守派呢?
割七百里我也认为神宗是主要责任人,但说到恐辽还是有些过了。小说?。。。 ...

旧党基本上是北人,新党基本上是南人

据说太祖有南人不得为相的祖训,党争还附带地域攻击

像章惇吕惠卿这些福建子,家族在沿海多山地区,对商业的认识比更北人深刻,这是有客观原因的

两宫太后的家族利益指的是宗室不是外戚,宋朝对宗室控制很严,宗室在政治上得不到发展,转而走官商勾结的道路,一心求财,王安石变法,触动的就是这些大商人大地主的利益,宗室有便利条件,直接入宫向两宫哭诉,两宫耳边充斥的都是新法如何残民的说辞,自然就偏信了

司马光割横山是在他执政全面撤销新法之后的事,我说的是他早年间犯的军事错误,这老先生有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

[ 本帖最后由 阿巽 于 2012-11-3 21:2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2-11-3 21: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张方平对奏神宗:“宋与契丹大小八十一战,惟张齐贤太原之战,才一胜耳!”,这种睁着眼说瞎话,神宗居然也信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2-11-3 21: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河湟开边要结合地图来看






[ 本帖最后由 阿巽 于 2012-11-3 21:5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2-11-3 22: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宋神宗时,王韶上“平戎三策”,说“欲取西夏,当先复河、湟”,在宰相王安石的支持下,熙宁五年(1072年)五月,由王韶主持熙河开边,吐蕃腹地熙河、青唐落入北宋朝手中,羌人俞龙珂率部属十二万内附,为了表示忠心,俞主动提出,“平生闻包中丞朝廷忠臣,乞赐姓包氏”,神宗依他的心愿,赐姓包,赐名顺。包顺遂引导王韶深入诸番部。

熙宁八年(1075年)宋廷在熙州(今甘肃临洮)、河州(今甘肃临夏)、洮州(今甘肃临潭)、岷州(治所今甘肃西和)、永宁寨(今甘肃甘谷)等地设州、买马,进行民族贸易,此举受到了边境各族的热烈欢迎,史载“熙河人情甚喜”[1]。朝廷以王韶为经略安抚使,“通远军自置市易司以来,收本息钱五十七万余缗”[2],吐蕃政权逐渐瓦解。王安石下台后,熙河开边事停。


利:战略上断了西夏一臂,并反过来包抄西夏,取得稳定的军马来源,打通丝绸之路,取得新的财源

弊:政治上的党争,导致了自身外事政策的反复不定

得:王韶在洮河流域,收复熙、河、洮、岷、叠与宕州等地,建立熙河路并威胁西夏右厢地区。

失:未能持久开发河湟地区,导致对青唐的直接占领总是难以持久,最终不但没起到南北夹击西夏的战略意图,反而因为与青唐政权的两败俱伤,为西夏吞并河徨扫清障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2-11-26 18: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弱势群体 于 2012-11-26 17:42 发表

北宋就是因为富国强兵而亡

富国就是压榨人民,强兵就是穷兵黩武

燕云十六州的人民生活的好好的,你吃撑了去恢复汉唐故地啊

恢复汉唐故地是口号,目的还是为了拓展战略空间,恢复长城防线

没有燕云十六州,北方防线无险可守,最终结果就是冗兵

三冗问题不解决,宋朝必定会被拖垮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2-11-29 12: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说市易法破坏商品经济太搞笑了

变法之前是商品经济吗?宋朝一直实行的是买扑和榷货结合的一种制度,实际上还是垄断,不过垄断权在大商人手中,商人富得流油而国库穷的见底——当然,在现代人眼里,民富国穷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然而,搁八百年前三冗压身外忧内患天灾连连的宋朝皇帝眼里,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之所以市易法出现之后效果极差,无非是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遭到大商人们的一致抵抗。

王安石养望三十年是手段,但这手段并没有不光彩的地方,仁宗并不相信他,他当然不会去浪费时间

司马光、范纯仁当然无可挑剔,不做事的人永远不会出错,只有他们挑别人毛病的份,旧党是整个北方地主商人阶级的总代表,端谁的碗当然替谁说话,这就是文彦博那句“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的出处,谁是士大夫,换句话说,就是官僚资产阶级

吕惠卿章惇王韶曾布的共同点是什么——南人,南方地主商人到北方开拓市场来了,北宋年间的闽浙是什么地方,差不多是现在的广西贵州,老少边穷地区,幸好当时他们有个特产——进士

[ 本帖最后由 阿巽 于 2012-11-29 12:1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3-4-4 09: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巴卡斯博士 于 2013-4-4 09:52 发表

每个人自己的心。
真性情

我说他是奸贼他就是奸贼,反对我的都是无心无情之人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 23:5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42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