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我对大家讨论的曹和刘人品问题的个人看法, 我不是拥曹派也不是挺刘派
性别:未知-离线 风之子123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2
编号 47154
注册 2005-8-29


发表于 2005-9-20 16:2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高览之后人红丸于2005-09-20, 13:18:04发表
南四郡的资源当然是送到南郡了,刘备自己和主力都在那里啊。。那么他派诸葛这么个政治高人去南4郡干什么,视察兼游玩?南四郡是刘备没进益州时后方啊,一切当然是为了保障前线的南郡,刘备自己在南郡一线,派诸葛去南4,和高祖在前线,萧何留后差不太多啊~

让诸葛亮去荆南,是为了保证刘备在荆州的补给。刘备在益州是靠刘璋的资助。诸葛亮北伐从益州运粮常常都是运粮不济。你让刘备到益州后还靠荆州的补给,那他的人马都饿死N遍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风之子123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2
编号 47154
注册 2005-8-29


发表于 2005-9-23 17:4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曹操的屯田,官6民4,总体来说是件利官利民的事.但是谈不上对国家有什么发展.民4,对百姓来讲只是不用再吃野菜树皮,生活是好了一点.但是没有LZ那么夸大.LZ说得好象曹操治下的百姓生活在马克思笔下的美好的社会主义一样.也不是青蓝兄说的那么一无是处,至少百姓还有口饭吃.但是剥削确实严重.
至于说到2人的人品,就要根据事实说话,做了就是做了,没做就是没做.不用为做了的和没做的找借口.用现在的案子为例.警察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找到一些线索,经过推理确定犯罪嫌疑人,这叫根据.等到嫌疑人真的成了犯罪人的时候,这些根据才叫证据.如果嫌疑人不是犯罪人,那那些根据对于这个嫌疑人来说就是废料一堆.LZ通过揣度刘备或其他一些军阀的心理,推出刘备没有屠民是没有机会,但是刘备一生就没有屠杀过百姓,这就是事实.所以LZ的这些推理用在刘备身上就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了.屠民本来就是一件不人道的事情.没有必要为曹操找屠民的借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风之子123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2
编号 47154
注册 2005-8-29


发表于 2005-9-25 11:3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欧阳小小于2005-09-24, 19:37:47发表
屠10城能换来百年的安定,那是要  滴

MM这种想法是要不得的.乱世用重典,但是这个重典更多的是约束自己的部队,从而达到收买人心的效果.象MM这样主张君主大量屠杀百姓,只会让别人觉得这个人生性残忍.这样就会人人自危,再加上守城者的煽动,绝对会官民一心,誓死保城.这样君主攻城会花更大的代价.而自己底下的人做事也会小心翼翼,生怕动辄得咎.
作为一个君主还是实行仁政才是王道.你对百姓好,百姓自然记在心里.而且这个仁政是要有持续性的.因为记得一个人的好,只是一辈子,最多不会超过2代人,而记得一个人的坏,却可以生生世世.
象这样乱屠杀百姓的君主,他的江山根本就不可能有百年的安定,而是无基的高楼,任何一点事情都可以让江山随时倒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风之子123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2
编号 47154
注册 2005-8-29


发表于 2005-9-25 12:4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高览之后人红丸于2005-09-25, 12:24:35发表

QUOTE:
原帖由风之子123于2005-09-25, 11:33:08发表
MM这种想法是要不得的.乱世用重典,但是这个重典更多的是约束自己的部队,从而达到收买人心的效果.象MM这样主张君主大量屠杀百姓,只会让别人觉得这个人生性残忍.这样就会人人自危,再加上守城者的煽动,绝对会官民一心,誓死保城.这样君主攻城会花更大的代价.而自己底下的人做事也会小心翼翼,生怕动辄得咎.
作为一个君主还是实行仁政才是王道.你对百姓好,百姓自然记在心里.而且这个仁政是要有持续性的.因为记得一个人的好,只是一辈子,最多不会超过2代人,而记得一个人的坏,却可以生生世世.
象这样乱屠杀百姓的君主,他的江山根本就不可能有百年的安定,而是无基的高楼,任何一点事情都可以让江山随时倒塌.

阁下所言不错,但需知曹操虽然有残暴,其所行所谓仁政并不比刘备少,可查史料的举措比刘备要多。。。曹操成就功业也比刘备大。。

呵呵,我这话只是针对楼上MM的观点,不针对曹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风之子123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2
编号 47154
注册 2005-8-29


发表于 2005-9-25 13:1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欧阳小小于2005-09-25, 12:51:59发表
这个问题要自己去理解的

屠城不是要帝王去下命令:“给我杀光”才叫屠城。定义都不清楚

战火必定祸及百姓,下一城保证城中百姓安全的帝王偶看米有。

往往是尸横遍野,其中百姓不占少数。这和屠城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滴,只是史书上米记载罢了。

错了,屠城一般都是帝王或主将默许了的.没有哪个傻兵会在没有得到上级同意情况下去屠城.因为一旦引起民愤,百姓起来造反,那些兵就算有10个脑袋也不够丢.
下一城保证城中百姓安全的帝王偶看米有。
刘邦最喜欢的是钱财和女色,但是打下咸阳后约束自己的部队,不和百姓产生过节,还有什么几大条律.解放军不也有3大纪律8项注意.这些都是下一城保证城中百姓安全的例子.
看看历史上的屠杀,元朝屠杀汉人,清朝的留头不留发,嘉定3屠,扬州10日,这些都是君主或主将同意了的.有些事情不一定都要说出来.
打仗往往是尸横遍野不错,但是这个尸横遍野以士卒居多,祸及百姓的有,但是绝对不会太多.
打仗的时候百姓都会闭门不出,没有哪个百姓会傻到这个时候出来看风景散步.特别是敌方部队打进城后尤其明显.如果不是屠杀百姓的话,百姓不会死太多.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9 17: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40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