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古代武圣人的悲剧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古代武圣人的悲剧
格瓦拉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2
编号
46323
注册
2005-8-22
#1
发表于 2005-8-22 20:1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小时候常听老人言每年的阴历五月十三这天都会下雨,这是关公往人间倒下的磨刀水;所以常常留意这一天是否真的会下雨,结果真的很灵验,几乎在这一天都会天降甘露,即使现在环境变坏了或在干旱的时候,在这一天的前后还是致少会下一场雨水的。不过今年蒙关老爷抬爱,近日在俺这地方多倒了一些磨刀水,结果到处洪涝和塌方,伤亡了好几个。
在中国的每个地方,几乎都有文庙和武庙,文庙中的孔夫子是读书人启蒙第一课必须祭拜的祖师爷,而武庙却是除了军人崇拜外,更多的是得到老百姓的崇信。由于关羽被历代帝王一路由侯王追封到大帝,又因为他的忠勇信义的品格,不仅是军人必需的品格,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渴望有这种人品才可靠。加上其武艺高强,那一把青龙偃月刀剁敌人的脑袋像切西瓜似的,老百姓更是把降妖除魔升官发财的重任寄托在他的身上,所以关羽不仅是武圣人,更由于他得到广大老百姓的拥戴,为了扩大统一战线,中国的传统宗教都把他当着发展争取的对象,封为他的护法神,倒是把他主要作为军人榜样的作用忽略了,成了黑社会中拜把子的见证人和庇护神,变成了对老大的忠诚对兄弟义气宁可舍去自己的生命,对敌人无情地挥舞青龙偃月刀的榜样。
关老爷与孔夫子相比,儒家的思想除了一些历史局限性的陈腐东西外,至今仍闪耀着伟大的正确的光荣的万丈光芒,如果儒家思想是钙的话,如今的中国人普遍缺的就是骨子里的这东西,中国人的素质从何而来?不仅仅是遵章守法、高学历高涵养,也得有个儒家智仁勇的硬骨头才对,我想要补钙就要从关军爷武士的气慨补起吧。因为他的文化理念更朴素更实用也更好理解,不用掉书袋。
作为树立军人的榜样,历代统治都更注重的是军队对自己的忠诚,和战斗的勇敢。忽略了对世界军事思想有巨大贡献的人如孙武吴起,创造性的战例足以标炳军事史册的人如孙髌的围魏救赵、韩信的背水一战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那些人才是真真正正的大军事家啊,然而他们却没有得到武圣的荣誉却是为何?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为人处世不合乎统治者的要求,孙武乃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在吴国显得片甲只鳞后就剩下那一部影响后世兵家的《孙子兵法》了,从此以后不知所终,只管自己全身而退,不去为主公鞠躬尽瘁。吴起杀妻求将给人有奶就是娘的印象,韩信更是落得谋反的罪名而遭杀身之祸,这些人从才华上来说都是顶尖的将才,而为人却不如能杀身成仁无怨无悔的将士更合统治者的要求和切身利益。
关羽最辉煌的战例就是水淹七军,然而接着就败走麦城,被俘不屈而死,使原有的战果化为灰烬。而他真正的让老百姓敬为天人的还是《三国演义》中描述的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诛颜良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等等出尽风头的个人英雄主义。青龙刀赤兔马、丹凤眼卧蚕眉、枣红脸五昝须,成为永远的英雄形象。故当王朝走向衰弱时期,统治者就希望有这样的将领以供驱使,也为麾下的将士们树立一个精神榜样,故把关军爷提拔到了和他们自己一样的地位——帝王:“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羽赞宣德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同时另外一个将军也被统治者看好,他就是岳飞。岳飞的战绩也同样不如孙吴等人,但他却也成就了武圣这一称谓。而岳飞的个人悲剧其实也就是封建时代中国军人的悲剧。
从中国处于分裂状态的时代,总是军人起事篡位居多。如南北朝与五代十国时代,特别是盛唐转衰的直接的导火线就是边将权力过重,行政与军事不分,一旦中央无法控制地方,他们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甚至比中央更为强盛,大有取而代之之势。
宋朝的建国,也是因为军人的阴谋搞了个“陈桥兵变”,另立政府,拥立赵匡胤为皇帝,而赵匡胤本人就是一个位高权重的军队首领,看似被动的黄袍加身,实际上就是演一场戏给天下人看罢了,所以他深知“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签于军人的立场是举足轻重的,又是变乱的源头之一,所以便来个“杯酒释兵权”,在不伤感情的基础上罢去了功高震主的军事将领,从此牢牢地控制了国家军队。
立更戍法从军事制度上制约了军人,但从此也蔽端凸显,将领频繁的调动,士兵缺乏强将的带领也只是一盘散沙,须知一个将帅就是一支军队的灵魂,正所谓的将熊熊一窝的道理。故西夏人会这么说:小范老子(范仲淹)胸中有数万甲兵,不似大范老子(范雍)可欺。”
宋朝从建国之初就定下了重视文治的国策,有人说是重文轻武或重文抑武,其实不尽然,从每个改革者的方案中都明确地说明要强化武备,就说明宋朝对军事的重视,只不过对军队有一套以防军事将帅功高震主权重骄逸的制度罢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也并非坏事,至少从根本上预防了军人的不稳定因素,战斗力主要还是从民心军备上得到的。北宋也出现了很多皇帝信任的名将,只是碍于制度而没有破格任用,正是这样的制度,使得终北宋之朝军人对内政的干预是微不足道的,这也为后世的军事制度起了参照的作用。
所以历朝历代统治者对军功显赫者除了倚重之外,更多的是防范于未然,许多将领因为猜疑被杀缕缕有之。岳飞就是最典型的一个,有人说岳飞是坚持主战迎接二圣或大将而干预内政(指建议立储)而遭杀身之祸。其实不尽然。我认为岳飞被杀主要是他是一个拔于行伍的将领,从修养和从政方面都不如文官来得滑头,一些做法自然就不如宋高宗的意愿了,虽然赵构对岳飞有识人提拔之恩,但岳飞把军队搞成家族化的所谓岳家军,正是犯了宋朝开国以来的大韪,而岳飞由于是士兵出身性格桀傲不训的一面也是掩饰不了的,如他酗酒打死军官,因被解职后几次三番的起用他时,可他却推故不出,最要命的是以他的威望可能会成为朝野主战的旗帜,这会直接威胁到主和的皇帝和丞相的地位。
也许从一开始,赵构和秦桧只是借口有人告他谋反下狱给他一个警告,最好是查出些小辫子让岳飞今后有些顾忌,但最后查无实据,只能说是“莫须有”,前面巳有军人叛乱的教训,君臣最后想到了缚虎容易纵虎难的道理,生怕岳飞出狱后会心怀怨望,做出对己不利的事来,所以只好一杀了之。制造了千古奇冤。
从明朝开始,由于岳飞的精忠报国的精神和抵御外敌的战绩配享武庙,与关羽同称为武圣。然而岳飞似乎与冤案有缘,在清朝初年又被皇帝撤出武庙,理由很简单,就是岳飞当年把皇帝的老祖宗女真人打得落花流水。
其实关羽和岳飞两位竞选武圣的话,我会投岳飞一票的,军事才华不用说了,单为从忠义来说,关羽忠的不是国家元首,而是忠于老大,因义可以不顾国家利益。而岳飞虽说忠的也是皇帝,但他忠的是国家的象征国家的元首,这是理所当然的。更重要的是他讲的义不是个人小义,而是民族大义。
作为武圣,我悲哀关羽的名不其实,但他毕竟作为一个军人能够不屈而死,也算是维护了军人的荣誉。我亦悲哀岳飞的生不逢其主,作为军人是宁肯战死沙场也不愿看到挨这背后一刀的。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4 12:0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85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